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0-01-03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李白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22. 两首诗所写的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3. 赏析两首诗中“月”的不同。
    【答案】22.     (1). 暮春    (2). 秋天   
    23. 《闻》诗中的“月”,是诗人对友人思念的寄托物,《与》诗中的“月”,有期待团圆美好之意。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理解诗歌内容做到五必看: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第一首,“杨花落尽”可见是暮春时节;第二首,“雁引愁心去”中有“雁去”,可见是秋天来临。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代诗歌意象与思想情感的比较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要借助诗歌中的“注释”“标题”“意象”“诗眼”以及“景与情的关系”来理解诗词意象的含义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或主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赠友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是登楼咏怀诗。两首都选择了“月”这一意象。由于两诗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月”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也不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的月,是诗人对友人思念的寄托物,月亮分照两地,诗人期待能把因飘零与思念化作的愁绪,通过明月带给友人。《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写“月出山口”,一方面是为了衬托楼高,另一方面也写出了月亮带来了团圆美好之意,写出了超脱豁达,豪情逸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