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西江怀古 杜牧 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①投棰更荒唐。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范蠡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 【注】①魏帝、苻坚:魏帝即曹操,《吴志·步骘传》记载曹魏将领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前秦符坚欲伐东晋时,有“投鞭断流”的故事。②范蠡: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归商。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点明了“西江”的地理位置,又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西陵江水动静各异的壮阔景象。 B.颔联将曹操渡江攻打东吴与前秦苻坚投鞭断流二事相对比,写出了两位英雄特殊的人生际遇。 C.颈联对仗工整,生动描摹出大江之上钓船航行渔歌唱响,万里飞旋的江上沙鸥挑弄夕阳的景象。 D.尾联使用对比的手法,将智谋极高、财富极多的范蠡与今日江上往来的商人作比,表达了诗歌的主题。 15.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三类人?作者对他们分别持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4.B“对比”错,“曹操渡江攻打东吴”与“前秦苻坚投鞭断流”并非对比关系,这二者是并列的事例。 15.①第一类人:意欲建立功业却又狂妄自大的人,如缝囊填江的曹操,投鞭断流的苻坚(1分)表达了对他们狂妄与荒唐做法的微讽和不认同。(1分) ②第二类人:位高权重却能及时抽身、放下权利的人,如隐去归商的范蠡。(1分)表达了对不被当世理解的这类人的同情与叹惋。(1分) ③第三类人:在现实人生中不被功名羁绊而能感受美好、追求当下幸福的人,如歌咏明月的 的钓鱼者、享受好风的江上往来的商人。(1分)表达了对他们的肯定与认同。(1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