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高适《送杨山人归嵩阳》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11-18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杨山人归嵩阳
    高适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春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壤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
    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现出诗人对杨山人自在超然的田园隐居生活的欣羡
    D.本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祝友人前路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15.直抒胸臆是高适诗歌的主要特点,除此之外,本诗还用了哪些手法?请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4.(3分)B(“景象凄凉残败”错,从诗歌看,此处描写的是初春春景,并无“凄凉残败”之感)
    15.(6分)参考:①对比:三四句故人“不复见”与三十六峰“犹眼前”对比,诗人慨叹青山依旧, 故人难见,传达出物是人非之感.②以乐景抒哀情(反衬):五六句描写二月柳色飞莺报春的迷人景色,却惹动诗人离情,更显悲哀.③用典:七八句化用«击壤歌»,描写朋友杨山人凿井耕田的隐居生活,赞叹其超然世外的恬淡隐居生活.(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