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好问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午除夜①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余麯饼②,争教汉水入胶船③?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④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金天兴三年(1234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 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 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 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15. 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 【答案】 14. D 15. (1)对国家难以起死回生、重新振兴的哀伤;(2)对金哀帝人生悲剧结局的痛心;(3)对金朝灭亡,繁盛昙花一现的痛惜;(4)对自己被羁押,失去人身自由的无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