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温庭筠《赠蜀府将》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9-23 语文备课大师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蜀府将
    唐•温庭筠
    
  
    十年分散剑关秋,万事皆随锦水流。
    志气已曾明汉节,功名犹自滞吴钩。
    雕边认箭寒云重,马上听笳塞草愁。
    今日逢君倍惆怅,灌婴韩信尽封侯。
    【注】公元829年(大和三年)南诏入侵成都,蜀将抗击南诏有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十年前秋天诗人与蜀府将在边关分别,回想起来不禁感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
    B.诗中使用“汉节”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效忠国家的气节。
    C.蜀府将在被射下来的雕身上辨认出自己的箭,这一细节表现蜀将的武艺精湛。
    D.诗中极具边塞特色的意象,营造出压抑悲凉的氛围,也暗示蜀将被闲置冷落。
    E.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并运用典故、对比手法,直接表达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
    15.本诗第四句“功名犹自滞吴钩”,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都使用了“吴钩”这一意象,请结合诗意比较二者异同。(6分)
    答案:
    
  
    14(5分)BE
    【评分说明】
    对一项给2分,对两项给5分,多写不给分。
    15.吴钩,泛指利剑,二者都是比喻从军立功之志。(2分)辛弃疾借“吴钩”表达自己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和悲愤。(2分)而温庭筠表达的是对蜀将虽战功赫赫但却不得封赏滞居下位的不公境遇的感慨和同情。(2分)
    【评分说明】
    写出“二者之同”,给2分;答出“宝剑,比喻战争”可以得1分;“吴钩是驰骋战场,立志报国的精神象征”“是骁勇善战的精神符号”之类,给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写出“二者之异”,给4分,写对一点给2分;写出辛词表“怀才不遇、壮志难愁”之类的,可给2分;写出温词表“得到不公平待遇、被闲置冷落”等,可给2分。若答出表达诗人自己的遭遇,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鉴赏题评分,要本着给分原则,不能死抠字眼,也不能唯“参考”是“标准”,要多几个参考,要在整体表达上赋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