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内圣外王”之说不符孔子圣人观》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内圣外王”之说不符孔子圣人观
    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四字综括孔子之道及其所开创的儒家思想。殊不知,“内圣外王”之说实有悖于孔子圣人观。
    孔子本人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他所视之为最高境界的“圣”,内在之德与外化之功必须兼备,即必须内外兼通。《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以“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圣”,“圣”显然并非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更重外在的惠民济众——甚至连王天下之尧舜都不足以当此。此“圣”虽然远超仁境,但却以仁为根本,仁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达人至其极,即是博施于民而济众,亦即圣。可见,即使是仁境,孔子也不认为其仅指个人的内在之德,而还必须有外在的立人、达人之功,至于作为仁之极的圣境,其必备化人之功,自不消说。这一思想,孔子在他处还有更明确的表达。在他与子路的一段对话中,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必由之路,但却远未臻圣境。“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显然,孔子所谓“圣”是指内外兼通的内德外化,而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
    《说文解字》训“聖(圣)”为“通”,则孔子以内德外化兼通为“圣”,可谓不违训诂。如认为“内圣外王”意指内修圣德而外施王政,是仅把圣解作圣德,此解既不合训诂,又违背孔子的思想。儒家经典《五行》以 “闻而知之”为圣,此解与“圣”之本义正相通。《说文》认为“聖从耳”,段玉裁注引《风俗通》曰“聖者,声也,言闻声知情”。“聖”之甲骨文像人上着大耳。可见,圣之本义当与听闻相关,而能闻声知情则可谓之通,故“通”乃“圣”之引申义。《五行》所谓“圣”近乎其本义,而孔子则取其引申义。无论本义抑或引申义,圣都不能直接解作圣德。故以“内圣外王”概括孔子思想,“圣”之义即无着落。
    孟子已视孔子为内怀圣人之德而外无王者之位之圣人,且其圣人观已有异于孔子。荀子欲合“尽伦之圣”与“尽制之王”为一体,以成“圣王”之教。然荀子此“圣王”之“圣”仅为“尽伦之圣”,显然异于孔子所谓内德外化兼通之“圣”。正因受孟、荀圣人观之影响,故“内圣外王”之语虽始出于《庄子·天下》而非孟、荀之口,然现代新儒家却仍喜以之概括孔子及儒家思想。只是他们未曾顾及,虽可以内修其德、外以德化统括孔子及儒家思想,然无论就训诂抑或思想层面而言,皆难以将孔子之所思简约为“内圣外王”。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聖”的甲骨文可知“通”应是其引申义,因此孔子视为最高境界的“圣”,必须内外兼通。
    B. 孔子认为王天下的尧舜都不可称为“圣”的原因是其内在之德与外在惠民济众之举是并重的。
    C. “仁境”不及“圣境”,但必须有外在立人、达人之功;而圣境,自然也应该具备化人之功。
    D. “修己以安百姓”方可成“圣”,这里所说的圣是完全不同于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否定现代新儒家概括的孔子之道及其儒家思想。
    B. 文章以孔子与子贡、子路的对话来论证孔子未以内外之分来定圣王之别。
    C. 本文从训诂和思想的层面论证了“内圣外王”的思想并非孔子的圣人观。
    D. 作者引经据典,引用了一些的先秦经典篇章,可谓材料丰富,论证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孔子与《说文解字》两者在对于“圣”字训为“通”的理解上是一致的。
    B. 《五行》和孔子对“圣”的解释使得“内圣外王”概括孔子思想缺乏依据。
    C. 孟子、荀子所理解的“圣”与孔子所认为的“圣”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
    D. 正因为受孟、荀二人影响,现代新儒家喜以“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家思想。
    答案:
    1. C(A项,强加因果。B项,原因的表述与原文相反。D项,理解错误。“而不仅仅是指与外王之化有别的‘内圣’之德。”可知二者有区别但不是“完全不同”。)
    2. A(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内圣外王’之说实有悖于孔子的‘圣人观’”并没有“否定”。)
    3. C(表述绝对。原文说的是“然荀子此‘圣王’之‘圣’仅为‘尽伦之圣’,显然异于孔子所谓内德外化兼通之‘圣’”并不是完全不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