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商鞅之殃》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商鞅之殃
    李洁非
    ①商君在历史上究竟给我们的社会、文化、思想究竟留下了怎样一种遗产?单论功过,岂能有他——不正是他,令原本贫而弱的秦国走向强大,渐为霸主,一统天下的吗?
    ②据《史记》记载,商君重军功,奖耕织,打击贵族,立信于民。“行之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从这个侧面看,这些都与历史的文明方向一致。假使历史上商君的形象都保持在这个方面,后人对他便只有感恩戴德了;可惜事实主要不是这样。
    ③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这段论述:“纵览历史可以看到,随着真正人道的发展,人类当中破坏精灵的确大大减少,这种情形是依照一种开明的理性和治国之术的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的。”将这个思想运用到历史中去,我们的历史观也就极其明朗——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为应该起到增进“开明理性”和抑制、减少‘破坏精灵’的作用。
    ④商君变法、强秦,最终也须放到这个尺度下来衡量。商君掌权下秦国“大治”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乃至“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弃灰于道者被刑”……如果百姓把灰撒在路上也会受刑,则“道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奇迹又有何可稀罕、可称道的?
    ⑤尤不可忽视的是,商君“变法”在中国历史上开了非常坏的先例:铁桶统治。在他以前,中国固不乏昏君佞臣,像纣、幽、历、晋灵公、屠岸贾之流,但好歹只是以个人之恶祸国殃民,自商君之手,个人之恶则变成制度之恶,上升为体制性的暴虐,这简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项发明。他还鼓励和强制推行告密,“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斩敌同赏”。可以想象,生活在这样一个“告密时代”,会是怎样一幅令人心惊肉跳的景象,商君之“治”十分看重对人的精神的压制和奴役,中国政治、人性由此所受的损害怎么估量均不为过。
    ⑥汉以后中国以比较开明的儒家伦理为社会精神基础。商君之“治”遭废止,作为一种野蛮因素,却在各朝各代的暴政中不时浮现。别的不说,中国历史的“特产”酷吏——明显是秦代“严刑峻法”播下的种子。
    ⑦荒唐的是,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以商君法家身份而误判其为“法治”,真是十足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悲哀。所谓“法治”,必以民主精神为基石,不以民为敌,不以刑残民,更非密探统治、恐怖政治;所有的法律均以最大多数人民的意志而立,均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⑧试问,商君之“法”骨子里跟现代法治哪里有半点共通之处?
    16.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论述思路。
    17. 商鞅对中国历史的危害有哪些? 请结合文章作简要概括。
    18. 文章第③段引用“18世纪德国思想家赫尔德的论述”有何作用?
     
     
     
    【答案】16. 首先,指出人们以功过评判商鞅的浅表行为;其次,肯定商鞅在历史演进中积极的一面;接着,引入人道主义的历史评判标准,重新评价商鞅的历史影响。最后,针对性纠正人们有关“商鞅法治”的误解。   
    17. ①创立了暴虐性的体制,给后世政治不良影响;
    ②对人的精神压制与奴役,损害了人性的善良;
    ③引发了历史上“严刑峻法”的“吏治”。   
    18. ①为分析商鞅变法体制之弊提供理论依据;
    ②有利于剖析商鞅变法缺乏“开明理性”的专制性质;
    ③批判商鞅变法有悖历史文明的演进方向。
    【解析】
    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的题目,实际就是分析文章写了哪些内容,注意根据文章中的“单论功过,岂能有他”“后人对他便只有感恩戴德了;可惜事实主要不是这样”“商君变法、强秦,最终也须放到这个尺度下来衡量”“荒唐的是,至今还有人望文生义,以商君法家身份而误判其为‘法治’,真是十足地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悲哀”概括。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18.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论文中引用的作用的题目,注意结合文中的观点作答,句中“人类当中破坏精灵的确大大减少,这种情形是依照一种开明的理性和治国之术的内在的自然规律发生的”,文中的观点是商鞅变法的重新解读,主要分析其弊端,因此作用为“为分析商鞅变法体制之弊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剖析商鞅变法缺乏“开明理性”的专制性质;批判商鞅变法有悖历史文明的演进方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