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阅读练习及答案(2016年天津卷高考题)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文化消费就是消费者对有形和无形的文化产品的消耗,消费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过程,对消费者而言,文化消费的效用是获得精神享受。文化消费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消费者要实现文化消费,必须支付货币,这是主要的文化消费;另一类是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的文化消费,而文化活动是泛指与文化有关的一切人类活动,文化消费属于其中,文化活动之所以会发生,是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的需要。文化活动不仅会产生经济福利,也会产生政治福利、社会福利等,给每个社会成员带来福祉。
    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自然引出了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两个概念。消费者作为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会继承和拥有这个群体的文化,即该群体一系列的态度,习俗、信念、价值观、规范以及技能等,至于每个消费者对所属群体的文化拥有状况如何,因人而异,受很多因素影响。至此,可以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定义为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这种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文化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其中消费能力指的是解释、理解和欣赏文化产品的能力。显然,消费者的文化和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分别与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相对应。
    消费者的文化资本或者文化存量,体现为两部分:与文化产品有关的文化和文化消费品位。消费者具备相应的文化,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自然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消费者经过多次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而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则是文化消费品位,这和消费品位使消费者能够识别欣赏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形成对该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
    就消费者而言,由于文化消费品位是在消费过程中形成,那么文化消费品位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消费者的文化是文化消费品位形成的基础。但是消费者有了某种文化并不一定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因为尽管文化是形成文化消费品位的基础,但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还受到诸如文化产品特性、价格、以及消费收入、性别、年龄、种族、个人特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文化消费品位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
    (选自资树荣《消费者的文化资本研究》,有删改)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文化消费是对文化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的过程,是消费者获得精神享受的过程。
    B.消费者支付货币消耗文化产品和免费观赏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展演,都属于文化消费。
    C.文化活动出于社会、政治、经济、家庭等多方面的需求,给个人、社会带来各种福利,是文化消费的体现。
    D.消费者的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相对应,是消费者拥有的文化存量,会使消费者产生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
    6.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消费者乐于为文化产品消费,经过多次消费形成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就是该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
    B.消费者文化消费品位的形成,建立在其具备一定文化水平这一客观基础之上;消费者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就会形成相应的文化消费品位。
    C.消费者能够欣赏鉴别文化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其文化消费品位起了很大作用。
    D.文化消费品位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会随消费者文化底蕴、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7.下列推断与原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到书店购买图书阅读属于文化消费,而到图书馆借阅则不属于文化消费。
    B.商人收藏画作与画家收藏画作的不同,在于商人不懂绘画,没有文化消费品位。
    C.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消费群体,中学生因年龄、生活环境和文化水平比较姐姐家,所以有一致的文化消费品位和消费偏好。
    D.文化消费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品位,有助于推动一个群体、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
    答案:
    5.C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把选项与文章中的相关语段对比分析,找出细微的不同。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B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对‘文化消费品位’的理解,与作者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D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