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五)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鸿门宴》(节选)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1. 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
    A.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同“纳”,使进入
    B. 沛公起厕              到,往
    C. 道芷阳行              小径
    D. 为大王不取也          私下
    1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今日事何如       欲诛有功
    B. 之同命           则一生彘肩
    C. 樊哙侧其盾撞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D. 劳苦功高如此     拔剑切啖之
    1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答案】11. C    12. A   
    13. 1)现在人家就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就像是鱼和肉。还辞谢什么呢?
    (2)我死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象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人都反抗他。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本题中,C项,“道芷阳间行”中“间”如解释为“小径,小路”,不符合语法要求,从句中来看,“行”是动词,“间”本是名词,“小路”,名词放在动词前,要么做主语,要么做状语,而这句话的主语是“沛公”等人,故此处的“间”就必须做状语,故“间”是名词做状语,意思是“从小路”。故选C项。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相同的一项”,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两个“之”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与之同命”中“与”是介词,和;“则与一生彘肩”中“与”是动词,给。C项,“樊哙侧其盾以撞”中“以”是连词,表修饰;“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中“以”是连词,表目的,来,用来。D项,“劳苦而功高如此”中“而”是连词,表并列;“拔剑切而啖之”中“而”是连词,表顺承。故选A项。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方”,正;“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是判断句,两个“为”表判断,是,“鱼肉”古今异义,鱼和肉;“何辞为”,“何……为”,固定结构,还……干什么呢,“为”,句末语气词,呢。第二句中,“且”,尚且;“安足辞”,“安”,哪里,“足”,值得;“举”,杀光,“胜”,用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