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宁新路《地窝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地窝子 宁新路
    地窝子在大山深处,那是我心中的难忘之地。
    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这群十八九岁的新兵,被一辆卡车拉到了贺兰山的一条深山沟,执行开掘隧道的国防施工任务。
    这里山很高,沟很深,咆哮的狂风襄着沙石飞奔着,吹打得山石“啪啦啦”作响。山上没草,也没树,兵们望遍大山,见不到一砖一瓦的建筑。营房在哪里?连长说,就在这沟里,就在你们的脚下,但得你们亲手去盖。
    纳闷,这大沟两面是山,山上是石,没有一块平地,怎么盖房子?我们正困惑,连长带着几个腰粗背圆的老兵走了过来:“你们看着,房子就在这铁锹下!”连长的话刚落。老兵的锹就把尘土扬上了天。他们三下两下,便在山坡上挖掘出3米多深、20多平方米的大坑。坑在这些五大三粗的老兵们的手下,拓展得很快,一会儿工夫,坑壁被修打得平平整整,地上还铺上了五花石。接下来的活,手脚更麻利。他们在大坑的上面搭上橡子或者木板,再在橡子上面铺上油毡,再在油毡上面抹上泥巴,最后用木条和油毡钉一扇门安上。这样,一个能住十多个人的地窝子,仅用三五个小时就盖好了。有新兵问,这“土坑”能住人吗?老兵脸一沉,扯起了嗓门:这哪叫土坑,叫地窝子,记住!你在哪儿也找不到这冬暖夏凉的地窝子。地窝子,好形象的名字!我们如法炮制,很快,大山深处就出现了一溜儿的地窝子。
    已到炎热的夏季,没有水、没有树、没有草的大山,被炎炎的赤日和来自腾格里沙漠的热浪,晒烘得石山欲燃,四处生烟。那厉风,那烈日,无遮无挡,扑你而来,吹烤得兵们皮肉钻心似的疼痛。不到一天,那一个个赤露白嫩的胳膊上,就被揭掉了厚厚的一层皮。
    大山的石虽然是滚烫的,风虽然是流火的,沟虽然是燃烧的,但有让兵们慰藉的地方,那就是地窝子。一钻进地窝子,就会把烈日醅暑、狂风飞沙关在外面。地窝子虽然有点阴湿,有点昏暗,还有被狂风刮进来的浓浓的呛人尘土,但兵们不在乎这些。因为它湿中透着凉爽,与恶劣的外面相比,那就是“天堂”了。尤其是在炎炎赤日的中午,从热浪里钻进地窝子,清凉扑面而来,抚你的肤,抚你的心,顿时会赶走你身心的问热和烦躁。这时,如若躺倒在铺,便能很快入睡,大解困乏。
    地窝子虽避暑,但怕雨。如罘雨下得猛,下得连日不停,房上的泥巴会被雨水泡透。这样就成了天上下大雨、地窝子里下小雨了。这种情况发生在白天还好,如果发生在晚上就惨了。有一次,一连下了4天雨,雨水把房上的泥巴泡透了,这儿漏,那儿滴,被子浸透了,褥子也湿了。不能躺着睡,只能坐着睡。待雨停了,天也亮了。这一夜,兵们就光听老天下雨,忙着“接”雨了。
    刚有秋意,贺兰山就寒风如刀了。大风吹打在人脸上,如针刺刀割。那年,兵们要在大山里过冬,但谁也没有惧怕,因为有地窝子。寒冬的地窝子,是让兵们感到欣慰的地方。外面虽然冰天雪地,寒凤袭人,地窝子却温暖如春。钻进地窝子,那被冻了一天的身体,很快就暖和了过来。一夜过去,个个感觉浑身舒展,筋骨生热,满身添劲。
    大山的环境虽然艰苦,但兵们的欢乐一点也不少。老班长能歌善舞,他组织了一个地窝子演唱队,一有空就编小歌舞、小演唱。说的、唱的、演的都是连里的人,身边的事。演唱队每月给大家演出两次晚会,不长时间,他竟把全连的官兵,从头到尾演唱了个遍,把有意忍的事儿唱了个遍。记得老班长有一个自编词演唱得很棒,听了让我至今难忘:“咱文书,个子不高身体小。身体小,别小瞧,吃得一点也不少,一顿能进十蒸包。十个蒸包不白吃,扛上石头不惜力,脚下生风快如兔....”词编得顺溜,加上他那夸张表演。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多少年过去了,我常常想起那大山深处的地窝子,想起那响彻大山的笑声。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以“难忘”地窝子开头,又以“常常想起”地窝子结尾,中间详细回忆与地窝子有关的人和事,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B.同样是面对新兵的疑问,连长耐心解答而老兵语气粗暴。文章通过这一鲜明的对比,意在批评老兵对待新兵的不友好态度。
    C.文章既从正面描写了地窝子的形状大小和内部结构等,又借描写贺兰山区的自然环境和官兵们的切身感受从侧面进行烘托。
    D.文章通过描述大山深处的地窝子来表现官兵们献身国防、以苦为乐的崇高精神,这种以小见大的选材方式体现作者的艺术匠心。
    5.什么是“地窝子”?它有哪些特点?(5分)
    6.为什么说地窝子是“我心中的难忘之地”?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案:
     4.(3分)
    B(“意在批评老兵对待新兵的不友好态度”错,主要是表现老兵对地窝子的深厚感情。)
    5.(5分)
    “地窝子”指的是贺兰山开掘隧道的官兵在山坡上挖掘的、稍加整修后可作为营房的大坑(或土坑)。(2分)特点:挖掘方便但条件简陋;冬暖夏凉但有点阴湿、昏暗;怕雨,房上的泥巴容易被雨浸透。(3分)
    (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6分)
    地窝子伴“我”度过十八九岁的青春岁月;地窝子在艰苦的环境中供“我”栖息,给“我”慰藉;地窝子曾见证官兵们的欢乐,留下官兵们的笑声。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育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