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李汉荣《与植物相处》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30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与植物相处
    李汉荣
       ①不管如何,与人相处多了也会有烦的时候。即使孔夫子在世,天天接受他老人家的教导,恐怕有时候也想请假两天在家里闭门思过,享受独处的宁静。即使李白在月光下复活,与他三五天喝醉一次是可以的,甚至是“不亦快哉”的,但如果日日狂饮,夜夜醉倒,不仅诗写不出来,还会喝垮了身体。“圣人”和“诗仙”尚且如此,何况世上并非都是你喜欢和热爱的人,产生“烦”甚至更不好的情绪就难免了。
       ②宠物大约就是由此“宠”起来的,人们养猫、养狗、养鸟,养一些可爱温驯的动物,动机之一恐怕就是想适度地拉开与“同类”的距离,而在与“异类”的相处中感受一种无忧的情趣。与这些动物相处,人可以回复到一种简单的心境,不必戒备和算计,也不必那么多的礼节,更不用点头哈腰献媚讨好。这一切都免了,动物不欣赏人类的文化,你只要喜欢它,它就给你回报:猫就偎在你的怀里,狗就向你撒娇,鸟就向你唱歌。在简单、纯洁的动物面前,人也变得简单、纯洁了,人就有了从容、宁静、无邪的心境,领略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喜悦。
       ③但是人能与之相处的动物的种类还是太少了,宠物是人精心选择和驯化了的。人不能和狼相处,麻雀好像压根儿不想与人类建立什么亲近的关系,它们只喜欢给人类制造一些小麻烦。人更无法考虑与虎、豹子等凶猛的动物相处,只能在动物园里隔着铁栅栏远远地欣赏它们的英姿。
       ④这样,我们就格外思念大自然中的植物了。于是我来到植物们面前,它们是我的老师和朋友。
       ⑤这泛绿的青草可是从白居易的诗里生长出来?蒙蒙细雨里,我几步就走进了唐朝,隐约间仿佛看见了李商隐、王维们的背影,青草绿了他们的诗,绿了古中国的记忆。我看见了车前草,还是在《诗经》里那么优美地摇曳着。狗尾巴草,那么天真地守在路边,谁家的狗丢了尾巴?遍地好看的狗尾巴,令千年万载的孩子们想找到那一定很好看的狗。三叶草,三片叶子指着三个方向,哪一个方向都通向蝴蝶的翅膀。趁我伏在泉边喝水的时候,野百合悄悄地开了。洁白的手在风里打着手势,似乎谢绝与我相握,它嫌我的手太粗糙,嫌我的气息太浑浊?太阳花开了,这么灿烂的笑,我看见太阳的颜色了,我比天文学家看得清楚,我不用到天上去看,太阳的亲生女儿全都告诉我了。
       ⑥茉莉、菊、栀子、玫瑰……轻轻地叫一声它们的名字,就感到灵魂里生出温柔、芬芳的气息。是的,许多植物的名字太美了,美得你不忍心大声呼叫它们。含着感情轻轻叫一声玉兰,那洁白如玉的花瓣会洒落你一身,你便感到这个春天的爱情又纯洁又慷慨。静静地守在昙花旁边,不要为天上的星月缭乱了视线,注视它吧,它漫长的一生里只有这一个灿烂的瞬间。竹子正直地生长着;芭蕉粗中有细,准确地捕捉了风的动静;仙人掌握着满把孤独,又用一手的刺拒绝轻薄的同情;一不留神,青藤就爬上了绝壁;野草莓想走遍夏天,却被一条蛮不讲理的溪水挡住了去路。我也被挡住了去路,于是就躺下来。一觉醒来,野草莓包围了我,多亏不远处松林里那五颜六色的蘑菇向我不停地递眼神,让我看见一条通向远方的幽径,否则,我怎么能走出这温柔而芬芳的围困?
       ⑦有一小块自己的庄稼地多好啊!看一会儿书种一会儿庄稼,写一首诗侍弄一会儿花草。书里的思想抖落进泥土,会开出奇异的花;泥土的气息漫进诗,诗会有终年不散的充沛的春墒[注]。看青翠挺拔的玉米怎样抱起自己心爱的娃娃,看聪明的辣椒怎样在寒冷的土里找到一把一把的火,看豆荚躺在小床上如何构思,看韭菜排列得那么整齐,像杜甫的五律……
       ③与植物呆在一起,人会变得诚实、善良、温柔并懂得知恩必报。世上没有虚伪的植物,没有邪恶的植物,没有懒惰的植物。植物开花不是为了炫耀自己,它是为自己开的,无意中把你的眼睛照亮了。植物终生都在工作,即使埋在土里,它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你无意洒落一滴水,植物来年会回报你一朵花。没有谁告诉它生活的哲学,植物的哲学导师是深沉的土地。
       [注]春墒:“墒”音shāng,田地里土壤的湿度,“春墒”即春天时节土壤里的湿度。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写与人相处、与动物相处,都有不便之处,这是为后文写与植物相处作铺垫,笔法曲折沉着,从容中又带着几分活泼。
     B.作者觉得,在动物面前,人变得简单纯洁,能够领略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喜悦。这说明作者希望生命简单纯洁,充满喜悦。
     C.在寄托精神的庄稼地上,作者也读书,也耕作,自由自在,思想与土地融汇共生,这和与自然和谐相依的文化精神相通。
     D.文章写到大量的植物,既符合文题的要求,同时也说明作者确实对植物十分了解,写这样一篇文章是有充分的生活基础的。
    5.作者从植物那里学到了什么?请简要概括。(5分)
    6.本文语言风格较为独特,请结合文本进行赏析总结。(6分)
    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 B(3分)【解析】原文是“在简单、纯洁的动物面前,人也变得简单、纯洁”,选项扩大范围。
    5.  ①我们应保留天真,纯洁慷慨,活得有诗意。②我们应该像植物一样温柔、芬芳,富有生命力。③人应该诚实、善良并懂得知恩必报。④人要像植物一样勤劳、不炫耀、有责任感。【解析】1点1分,2点3分,3点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  答案要点:①行文流畅,选词较浅易,很少使用生僻词汇。②语言形象生动,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如第⑦段“看……看……看……”。)③语言清新雅致,不刻意雕饰而自有文采,体现出作者纯净的心境、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如“书里的思想抖落进泥土,会开出奇异的花”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解析】每点2分。主要从流畅、修辞、雅致几个角度总结,学生能够举出文中的例子来证明当然更好,没有举例子可以不扣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