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把美丽的雨伞 段淑芳 烟雨蒙蒙的天空下,无数把撑开的雨伞流动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这样的天气,这样的雨伞,是该有许多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第一次偶然相逢,烟正蒙蒙,雨又蒙蒙,问世间情为何物……可是,娜娜今天讲的故事与雨伞有关,与爱情却无关。 那是一个歌唱比赛的晚会上,为了拉动晚会的现场气氛,调动观众的互动情绪,主办单位在比赛间隙穿插了个有奖问答的环节。问的题目很简单,因为题目和答案都事先打印在入场券上。奖品是一把雨伞,光看外包装,就精美无比。美的东西让人心向往之,娜娜也是这样。她非常渴望得到那把美丽的雨伞。 只要举一下手,上台答一下问题,那把雨伞就是自己的了,原来实现梦想竟是如此简单。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抢答之初的几个题目,原本是很简单的,娜娜扫一眼会场,只见举手的人寥寥无几。娜娜心想怎么那么笨呢,举手啊,快举手呀!任娜娜在心里喊破了嗓子,依然不见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尝试者。娜娜想,既然这样,干脆自己举手好了,放着那么漂亮的雨伞不要是傻瓜才做的事情。好,就这么说定了,举手!可是,怎么回事,那手好似被谁施了魔法,千斤重似的,怎么也举不起。吸气、吐气、深呼吸,娜娜再一次运足了劲,那手却又软綿绵的,还是举不起。倒是眼睁睁地看一个学生妹蹦蹦跳跳爬上了舞台,轻轻松松拿到了那把美丽的雨伞。 娜娜心想:下一个题目,下一个题目一定要举手。不为什么,就为了那把美丽的雨伞。 当新一轮抢答开始时,娜娜还是没有举手。娜娜不知自己在担心什么,她是想举手的呀,可是想到台下密密麻麻坐的一大片人都在看着你,万一自己一紧张,题目答不上来,那不是很没面子吗?可不能为了一把雨伞而丢掉了做人的一张面子呀! 是呀,是雨伞重要,还是一个人的面子重要呢?娜娜按捺住了自己内心的狂热,装作不经意地四处扫描了一番。再看看周围的人也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明明蠢蠢欲动,却又装出一副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气势。只有几个不谙世事、青春逼人的学生妹在那儿一惊一乍的,你方唱罢我登场。 娜娜不由得感慨:青春真好,可以为了梦想敢冲敢闯,可以为了一把雨伞而无所顾忌地走上众目睽睽的舞台。 眼看着美丽的雨伞越来越少,娜娜的心也越来越痛。她一再给自己鼓气:别怕,下个题目—定抢先举手上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那把美丽的雨伞,豁出去了! 大概当娜娜这么想明白时,其他人也想明白了。因为当主持人宣布这是最后一个抢答题目时。当娜娜扭扭捏捏、迟迟疑疑地举起右手时,已有更多的手更快地高高举起了。有的生怕主持人看不到自己,千脆站起来举手。就这样,晚会上,娜娜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举起的手被淹没在无数只手的海洋里,做了无辜的牺牲。 举手,答题,然后……原以为实现梦想是如此的简单。可是,看似简单的事付诸实际却也有着这样那样的艰难。 那把雨伞,那把美丽的雨伞,以后只能停留在娜娜的一帘幽梦里。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为了塑造娜娜这一形象,还选取了几个“学生妹”来与她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展示娜娜的心理,也突显她的性格特点。 B. 娜娜开始觉得“梦想实现竟然如此简单”,后来发现“看似简单的事付诸实际也有着这样那样的困难”,这种认知变化源于她对梦想的认识逐步深人。 C. 文章在塑造娜娜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的是心理描写,写出娜娜的内心独白,这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和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D. “那把美丽的雨伞,以后只能停留在娜娜的一帘幽梦里。”这句话隐喻的是娜娜的美好梦想难以实现,以及娜娜内心因此而产生的遗憾和怅惘。 8. 有人认为文章开头写烟雨中雨伞构成的靓丽风景以及伞下可能产生的爱情故事,属于“闲笔”,有人认为其“别有深意”,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9. 娜娜错失“那把美丽的雨伞”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7. B 9. ①光想不做,理想终究是一句空话。②膽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梦想即使近在咫尺,也无缘实现。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B项“认知变化源于她对梦想的认识逐步深入”错,她一次次想得到雨伞的梦想落空,所以认知变化的原因在于现实的教训。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上。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此题对选项B的考核内容是在对小说主人公的认知变化上的考核,B项的内容与对原文的理解有偏差。 8. 试题分析:题干是“有人认为文章开头写烟雨中雨伞构成的靓丽风景以及伞下可能产生的爱情故事,属于“闲笔”,有人认为其“别有深意”,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作个性化的解读。题干能够出现两个“有人认为”,这是对开头是否要写“写烟雨中雨伞构成的靓丽风景以及伞下可能产生的爱情故事”存在不同看法的现象。此题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回答。可以认同是“闲笔”的看法,也可以认同是“别有深意”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表态是哪种观点。然后再结合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设置效果、读者、主题等角度回答出理由,要做到自圆其说。如本题还可以这样回答:我认为是闲笔。因为这样写与后文内容无关,情节宕开一笔,节外生枝,只是作者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种手段。 9. 试题分析:题干是“娜娜错失‘那把美丽的雨伞’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的原因分析题。阅读原文,梳理情节,找到原因。寻找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去寻找。本文中内因就是娜娜自身的原因,所以要找到娜娜的心理活动和动作神态描写的相关语句,在分析概括答案要点。“只要举一下手,上台答一下问题,那把雨伞就是自己的了,原来实现梦想竟是如此简单。”但是第一轮抢答是她没有勇气举手,错失良机。于是“娜娜心想:下一个题目,下一个题目一定要举手。不为什么,就为了那把美丽的雨伞。” 第二轮抢答时,娜娜一“想到台下密密麻麻坐的一大片人都在看着你,万一自己一紧张,题目答不上来,那不是很没面子吗?可不能为了一把雨伞而丢掉了做人的一张面子呀!” 她顾虑重重,又一次错失机会。最后一次“娜娜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举起的手被淹没在无数只手的海洋里,做了无辜的牺牲。”综合以上的有效答题区间,可以概括出她错失那把雨伞的原因主要是她自己光想不做,膽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的。所以即使梦想近在咫尺,也会与之无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