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高适《送蹇秀才赴临洮》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适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蹇秀才赴临洮 高适
    
怅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
    
犹思阳谷去,莫厌陇山高。
    
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
    
料君终自致,勋业在临洮。
    (注)①本诗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年),作者时在长安闲居;临洮,边塞重镇,在今甘肃境内。②二毛:花白头发。③阳谷、陇山:均为赴临洮所经之地。④倚马:晋代桓温北征时,曾令袁虎倚马草拟告捷文书,袁虎毛不辍笔,不久就写成了。后以“倚马”指文思敏捷。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蹇秀才渴望事业顺利而不得的情状,暗示不得志也是其赴边的原因之一。
    B.第二句颇有意义,其中有同情,有遗憾,也隐含着对友人年高而不丧志的赞赏。
    C.“莫厌陇山高”在批评友人畏难情绪的同时,也巧妙写出陇山山高难行的特点。
    D.全诗虽然重在写送蹇秀才赴边,但字里行间也暗含作者对建功边塞的向往之意。
    14.本市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为送别之作,但两首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情感却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
    答案:
    13. C   
    14.(同)两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宽解之意。
    (异)高诗用“雄笔”“宝刀”,肯定友人的文武之才,相信友人凭自己的努力会在边塞建功立业。王诗站在“同是宦游人”的角度,将心比心,劝民友人放宽胸怀,不因一时失意、别离而伤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