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7. 下列依据文意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叶圣陶认为要想让学生作文做到说自己的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不能出题目,应该让他们随意去写。 B. 叶圣陶教孩子写文章时所提的问题说明对学生作文要注重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详细探讨作文的思想内容,善于启发,重视评议。 C. 正是因为“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所以叶圣陶先生才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 真正的教育者不是老师,而是顾问;热忱的事业家,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要脚踏实地、以身作则。 8. 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B. 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同时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 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D. 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E. 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9. 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简要论述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 【答案】7. B 9. '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 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 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解析】 7.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依据文意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区间,仔细比对原文,找出备选答案的内容与原文吻合的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A项曲解文意。原文说“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并不是“叶圣陶认为要想让学生作文做到说自己的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不能出题目,应该让他们随意去写。”C项错在强加因果。阅读原文可知,“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和“叶圣陶先生才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并没有因果联系。D项曲解文意。错在“真正的教育者不是老师”。比对文章最后一节引用《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的话:“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者是老师,而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域,然后仔细分析对照。 8.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区间,仔细比对原文,找出备选答案的内容与原文吻合的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A项“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年8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中“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一句可知;B项错在“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同时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文章第四节是说他们“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C项“《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误,原文说“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重点是称赞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没有《中学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这层意思。 9.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简要论述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此题要理解“孺子牛”的意思和用法:“孺子牛”出自《左传·哀公六年》中记载的一个典故,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来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然后从文章找出能体现这一品性的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如第一段,对子女的指导写作;第四段中,“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作答时,可以从对子女,对作者、读者,对年轻编辑的不同态度这三个方面来分析概括。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