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孟宪实《国学家冯其庸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19-04-29 中学语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国学家冯其庸先生
    孟宪实
    2017年1月22 日,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平静地走完了他的人生,总结冯先生的学术人生,治学广博应该是个共识。如此广博的治学,在冯先生同辈或者前辈中,并不鲜见,只是越到后来,越能感到这种广博性。冯先生何以治学广博?追问此题,不能不从冯先生的教育经历中去寻求答案。
    冯先生的早年教育,断断续续,充满痛苦与挣扎,家庭贫苦,但因为母亲的坚持,冯先生最终没有辍学。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冯先生再去学校,学校已经不在了。冯先生辍学了。
    辍学的冯先生开始下地劳动,业余时间找书读,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西廂记》,再到《唐诗三百首》和《古诗源》。也开始糢仿写诗、写字、画画。后来又读《论语》《孟子》《聊斋志异》等。15岁那年,二哥帮他从苏州购买了几种书。“当时,我如一夜暴富,天天夜以继日地沉浸在这些书里。”冯先生如是说。1989年,17岁的冯先生终于有机会读中学。1943年,他考入无锡工业专科学校。这期间,冯先生的国学超越启蒙,常有词作和散文发表。
    冯先生的国学启蒙,主要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冯先生的父亲是识文断字的,并且是书画爱好者;表弟薛玉麟也是冯先生的书友。他的邻居邓桐芳,是冯先生的小学同学,两人的共同的爱好就是读书。早年的老师,更是冯先生重要的国学资源。冯先生几乎记得他所有的国文老师。丁约斋老师教导他怎样写文章,在无錫工业专科学校时,他偏科语文和图画,顾钦伯老师就教他阅读史震林的《西青散记》和《华阳散稿》等。
    中国近代学人,多有兼跨中西之学的特点。早年接受传统文化熏陶,青年时期远赴重洋,最终成为中西兼通的学者;但冯先生的学术道路却呈现出单纯的国学风貌。
    1945年的下半年,冯先生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读书。但美专两个月后搬到苏州去了,他没有钱,再次失学。1946年初,冯先生入学无锡国专,他迎来了更专业更系统的国学教育。无锡国专的训练,不仅称得上是学术性的,而且是中国一流的。无锡国专,从筹办一直坚持到1949年,在西风劲吹的民国时期,无锡国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上几乎称得上是一枝独秀。
    冯先生清晰地记得在无锡国专时朱东润先生开设的国学专题,备引诸家观点,再仔细对比评论,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正确的学问方法,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老师们的学问高度,让冯先生领略到了学问的魅力。此时,他的学问理念已经确立起来。
    “研究本国的历史文化,明体达用,发扬光大,期于世界文化有所贡献。”无锡国专的这个理念今天看上去,尤显切实而明亮。
    2005年,冯先生出任中国人民大学囯学院首任院长,把无锡国专的课程体系创造性地移植过来,国学研究与保存的传统,再一次在中国的高等教育中获得新生。直到这时,我们才能体会到,冯先生一直保存着国学的火种,冯先生就是一颗国学的火种。
    1954年,奉调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正逢胡适、俞平伯等的“新红学”大受批判,但冯先生没有参与,反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中,冯先生开始大讲《红楼梦》了。到“文革”发生时,冯先生对红学很了解甚至产生感情了。
    冯先生以研究红学著称,但在其他的学术领域也多有建树。在书法家、画家、摄影家、戏剧学家、红学家等等概括冯先生的学术人生的词里,恐怕还是国学家更恰当。
    (选自《文汇报》)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冯其庸先生治学广博, 兼跨中西之学,这种情况虽然在其同辈或者前辈中并不少见,但冯先生越到后来越让人感受到他的广博。
    B. 虽然冯其庸先生的早年教育断断续续,充满痛苦与挣扎,但是他辍学下地劳动期间的业 余时间仍然读书、写诗、写字、画画。
    C. 在无锡国专的读书经历对冯其庸先生的成长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领略到了学问的魅力,也确立了自己的学问理念。
    D. 冯其庸先生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时,恰逢胡适、俞平伯等的“新红学”大受批判,但他并没有参与到这种批判之中。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槪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冯其庸先生虽然家庭贫困,但是在母亲的坚持下,他接受了系统的教育,中途只是因为抗战爆发学校不复存在,才辍学过一次。
    B. 无锡国专的国文教育无疑是专业的、系统的,它在热衷于西方教育的民国时期,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上几乎是一枝独秀。
    C. 冯其庸先生的国学启蒙既得益于其父亲,也得益于表弟以及与他有共同读书爱好的邻居邓桐芳,更得益于他早年的那些国文老师。
    D. 无锡国专的立足于研究本国的历史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一教育理念切实而明亮,在当时影响甚大,超越了其他的教育思想。
    E. 冯其庸先生是国学的火种,他痴恋国学,他在高等教育中创造性移植了无锡国专的课程 体系,使国学研究再次获得新生。
    9. 作为传记,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持点?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4分)
    答案:
     7. A (“兼跨中西之学”判断错误,文中有“冯先生的学术道路却呈现出单纯的国学风貌”的信息,这说明冯先生没有将其学说与西方学说结合)
    8. A、D (A. 1945年苏州美专搬到苏州去了,他没有钱,再次失学。D分析有误,“在当时影响甚大,超越了其他的教育思想”无中生有)(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9. ①叙议结合。文章叙述了冯其庸先生的学术人生,其中夹以议论,使读者明晰他的教育经历,全面了解其人。(2分) ②详略得当,侧重介绍冯其庸先生的国学启蒙,而对其学术成就略写,深刻揭示了痴迷国学是其取得国学成就的主要原因。(1分) ③采用倒叙手法,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开头点出冯其庸先生治学广博应从其教育经历中去寻求答案,后面叙述其教育经历,深刻揭示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1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