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必修3 > 同步检测 >

单元检测:必修3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http://www.newdu.com 2018-12-04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单元检测:必修3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广东省普宁市第三中学 陈建业
    (测试时间:90分钟 测试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50分)
    1.随着网络的发展,《老鼠爱大米》《猪之歌》《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等一系列网络歌曲红遍大江南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网络音乐这一新鲜事物,许多网民更是亲自参与其中。2006中国首届网络音乐节的举行,使中国成千上万的网迷有了自己的节日。这表明(   )                                                                  
    A.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离不开网络
    B.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C.网络文化是人们所需要的大众文化
    D.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消费跨越了地域的界限
    2.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报道,在很多亚洲国家、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汉语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必须掌握的语言”。从文化的角度看,这是(   )                                                                                       
    A.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所致  
    B.中国和平发展和崛起的结果
    C.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缘故
    D.全世界正处于“全球化”的热浪之中,日趋频繁的国际交往的需要
    3.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具有一致性,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下列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用说明力和感召力来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 ③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由社会主义国家倡导、制定或认可的 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   )
    A.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
    B.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C.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D.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5.在我国,必须大力倡导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这些基本道德规范 (   )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②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体现 ④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唯一精神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会遭遇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对此,我们应该(   )
    ①在文化建设中坚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②加强自身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③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 ④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对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保进 ②掌握的文化知识越多,其思想道德水平就越高 ③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知识文化修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说明了(     )
    ①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②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知识文化修养水平 ③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造福社会 ④知识文化修养难以促进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一位美国前总统说:“我们和他国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由于美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吸引力而得到补充。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软力量”。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美国企图利用文化渗透,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 
    B.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依存
    C.美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政治与经济的联系必须通过文化
    10.为了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上海市政府做了大量实事,今年又决定投资1.6亿元新建和改造了10所专业博物馆。发展博物馆等文化事业(   )
    ①属于发展第三产业 ②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③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近年来,伴随文化市场的活跃,各种盗版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市场,国家有关部门也多次对这种现象展开打击行动。据此回答11~12题。
    11.各种盗版、淫秽书刊及音像制品充斥市场 (   )
    A.能满足人们日趋多样的文化需求
    B.是由经济利益驱动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C.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科技发展
    D.体现了文化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12.对非法文化产品进行严厉打击    (   )
    ①是国家行使文化职能的表现 ②有利于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③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④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有高下优劣之分。多读那些向你传递爱和真善美,传递博大精神、高尚道德和科学文化的书,你的生命一定会浸透了书香,一定会成为熠熠生辉的发光体,能够创造文明和书写历史,能够引导、照耀、温暖别人和后人。这突出表明
    A.人们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
    B.自省、自律是提高思想道德的重要途径
    C.要在知识文化的陶冶中不断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
    D.凡是书籍都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1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要振兴,教育要先行”。这些话表明( )
    ①教育是立国之本 ②教育是经济的基础 ③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那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                                        
    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B.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C.培育“四有”公民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是(   )
    ①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②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③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 ④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黑龙江日报》载文强调,要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这充分说明
    A.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B.加强道德修养主要在于观念的更新
    C.思想道德的差异,反映了人们世界观的不同
    D.加强道德修养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18.祖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我们不开发,不使其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随着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就会被别的国家开发利用,反过来向我国出口。前几年,美国根据花木兰的故事制作的动画片在全国热播就说明了这一点。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引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B.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
    C.拒绝外来文化,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充分开发我国文化资源,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19.《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这表现在 (   )
    ①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③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④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属于社会主义想道德建设的内容的是 (   )
    A.健全法制,依法治国  
    B.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D.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                 
    B.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C.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创新
    D.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否定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据此回答18~19题。
    22.对集体主义原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它是我国公民道德规范体系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 ②它对公民的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 ③它是衡量我国公民行为和品质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 ④它体现着我国公民道德价值和道德理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之所以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因为 (   )
    ①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它是我国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道德关系的经验总结 ③它是解决我国现实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的迫切要求 ④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关于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同理想是指实现共产主义                 
    B.最高理想太远、太大,根本无法实现
    C.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D.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物质前提
    25.在新世纪新阶级,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各方面文化工作,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                                  
    ①它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②它进一步明确了先进文化在中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③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④它决定着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前不久,全国实施高校毕业生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三支一扶”计划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义。(10分)
    27. 2007年5月1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和不断开放,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明显增多,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难度显著增加。因此,应当顺应现阶段社会价值观日趋多样的趋势,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新风尚。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4分)
    28.近年来,浙江省临安市开展了“市民道德体检活动”。该活动由设定“体检标准”、开展“坐堂听诊”、进行“对症下药”三部分内容组成,旨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市民道德体检标准表》主要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设定了50道健康题。每题2分,90分以上为健康等级。通过声势大、形式多、影响广的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道德标准家喻户晓,深人人心。通过“坐堂听诊”“道德体验面面观”摄影展、“道德在我心中”征文赛、“道德建设大家谈”“道德进社区、社区创文明”等各种活动,引导市民对照标准进行,排查出自身及身边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病症”,针对突出问题,找出原因,提出对策·整改不文明、不道德、不规范行为,从而推进道德建设。
    (1)临安市《市民道德体检标准表》为什么主要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设题?(8分)
    (2)临安市在“市民道德体检活动”中,是如何引导公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的?(8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A、D两项都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含义,网络文化与大众文化是两个不同系列的概念,所以,C项说法错误。)
    2.A(解析:B、C、D三项都不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其原因。)
    3.C(解析:法律具有强制性,所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都是用说明力和感召力来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 说法是错误的。)
    4.B(解析:ACD三项都没有正确表述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5.A(解析: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精神动力之一,不是唯一精神动力。)
    6.D(解析:①③说法都是错误的。)
    7.B(解析:并不是掌握的文化知识越多,其思想道德水平就越高。)
    8.A(解析:①②③都是题干材料所说明的道理,④说法错误。)
    9.A(解析:C项说法错误,B、D两项都不符合题干材料含义。)
    10.C(解析:①②④都是对发展博物馆等文化事业的正确评价,③不符合题意。)
    11.D (解析:A、B、C三项都不是对题干所述现象的正确评价。)
    12.C(解析:严厉打击非法文化产品与是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13.C(解析:A、B两项都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含义,D项说法错误。)
    14.D(解析:①②都没有正确地揭示题干的含义。)
    15.C(解析: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16.A(解析: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
    17.A(解析:B、C、D三项都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含义。)
    18.D(解析: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但并不能拒绝外来文化,所以C项说法错误;A、B两项都不符合题干材料的含义。)
    19.D(解析:①②③④都是题干所指的表现。)
    20.C(解析:A、B、D三项都不属于社会主义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21.D(解析:A、B、C三项都是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正确说法,都不符合题干设问的指向性。)
    22.D(解析:集体主义原则对公民的行为没有法律约束力,所以,②说法错误。)
    23.A(解析:①②③正确地说明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之所以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原因。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但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24.C(解析:A、B、D三项说法都是错误的。)
    25.A(解析: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实践有指导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故④说法错误。)
    26.(1)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他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3分)
    (2)有利于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集体主义思想。(2分)
    (3)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践行社会主义思想道 德过程中,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3分)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2分)
    27.(1)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7分)
    (2)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培养“四有”公民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凝聚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且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7分)
    28.(1)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是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为准则,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②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分)
    (2)①临安市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设定了50道健康题,并通过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道德标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市民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的目标。②临安市通过“坐堂听诊”“对症下药”的各种活动,引导市民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8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