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必修2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 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吴 飞 【课程目标】 §3.8 阐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3.9 阐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理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深远意义。 §3.11 概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由其性质、宗旨等决定的 2.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性 3.了解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党的基本执政方式 4.知道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5.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认识它的重大意义 6.知道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核心与精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及其本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客观依据、深刻内涵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7.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了解我国的政党关系,明确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基本方针、根本活动准则和重要机构 9.理解我国政党制度对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实现所显示的优越性 【细说教材】 本课主要讲述我国的政党制度,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地位、执政方式、指导思想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知识。本课主要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等四个高考考点。 一、中国共产党 1.地位──领导和执政地位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不仅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2)含义 ①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相互关系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4)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关系 相同点: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绳,都是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体现;都是为了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益。 不同点:依法执政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国家政权行为而言的,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主要表现是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依法行政是针对我国的行政机关而言的,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3.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① 邓小平理论 主题: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基本内容: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的基本问题。 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②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内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主题: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 科学发展观 提出: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地位: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主要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的民主党派 (1)概况:8个民主党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简称)。 (2)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特点(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3)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 ①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主题:团结和民主。 ③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④人大与政协的关系 区别:第一,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不是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是国家权力机关。第二,职能不同。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人大具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联系: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 (4)适合我国国情:既不是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5)优越性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知识构建】 【时政热点】 1.2008年10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中共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2008年9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强调,着力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兴办人民群众希望办的实事好事,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的过程。 【真题演练】 例1.(2007年广东高考,29)根据出席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审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委员讨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对《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仔细研究和认真修改。《政府工作报告》被修改33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12处。这说明 A.国务院要对全国 人大和全国政协负责和报告工作 B.全国人大与国务院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C.政协委员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 D.全国政协与国务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答案]BC 例2.(2008年全国高考文综Ⅱ,35)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民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如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扩大党的基层民主,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党内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等。作为一个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此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是因为发展党内民主 ①已经成为党的中心工作 ②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③可以带动人民民主 ④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例3.(2008年广东高考,14)某市市委决定将“民生净福利”作为评价政府工作的指标。这一举措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心系群众 B.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C.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以人为本 D.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答案]A 例4.(2008年广东高考,15)政协委员关于完善金融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为国家相关改革部署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体现了 A.政协委员直接参加国家政权和国家事务管理 B.民主党派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 C.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D.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协商,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 [答案]C 例5.(2008年广东高考文基,8)2008年省级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换届结束后,31个省区市领导班子中有非中共人士205人,其中民主党派成员166人。这表明 ①我国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 ②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共同执政 ③中国共产党在组织上领导各民主党派 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例6.(2008年天津高考文综,28)2007年初,农工党中央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提出建议,教育部给予了长达6页的书面答复,并制定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7项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这表明民主党派是在 A.履行文化管理的职能 B.参与国家政策的执行 C.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 D.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 [答案]C 例7.(2008年海南高考,11) 2003年以来,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政协各单位共提交提案23081件,经审查立案21843件。截止2008年2月20日,99.13%提案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处理和回复,提案反映的许多问题已经解决,许多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这表明 ①人民政协具有部分立法权 ②人民政协履行了民主监督的职能 ③人民政协具有重大国家事务决定权 ④人民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例8.(2008年四川延考区高考文综,33)2008年初,在国务院各部委、直属局和其他国家机关中任职的副部级以上非中共领导干部20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中有现职非中共副省级干部30人。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干部达3.1万余人。这说明 ①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 ③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具有法律赋予的民主监督权 ④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具有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例9.(2008年上海高考,36)周恩来同志说:“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要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发表中国的政治制度白皮书,首次概括了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即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 从十六大到2007年8月止,中共中央召开和委托有关部门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加的协调会、议政会达93次,其中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27次;从十六大至2006年底,各民主党派中央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或建议102件,许多提案得到采纳实施,成为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 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非中共人士有18万多人,有35万多人成为各级政协委员,全国担任县处级以上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1万人。 请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政党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2)周恩来同志的有关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多党合作有悠久的历史,也反映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3)中国的政治制度白皮书的发表,是我国民主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白皮书所概括的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对于促进我国政党制度的不断完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4)中国共产党多次召开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协商会、通报会,说明在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也体现了通过多种形式实行政治协商。一定数量一定比例的民主党派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民主党派中央积极建言献策,体现了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反映了我国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真实性和优越性。 【能力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①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③是由宪法规定的 ④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党善于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及时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把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人民团结起来,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党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积累了丰富的治党治国经验。这表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①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 ②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③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民主执政是指 ①为人民执政 ②让人民执政 ③靠人民执政 ④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对依法执政理解正确的是 A.依法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B.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 C.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 D.依法执政表明中国共产党直接履行行政权力 5.有人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新理念形象地概括为“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这表明 A.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B.要充分发挥经济、法律、行政等无形手段的调节作用 C.党始终把反腐败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党认真履行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 6.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的第一要义是 ,核心是 。 A.发展 以人为本 B.效率 执政为民 C.公平 以人为本 D.发展 与时俱进 8.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它科学地回答了“ ”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如何实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在我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党派的关系是 ① 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② 组织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③ 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④ 在法律上平等的关系 ⑤ 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 10.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遵守宪法和法律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11.人大与政协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后者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C.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国家行政机关 D.前者体现我国的国家性质,后者与国家性质无关 1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表现在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问题探究】 14. 这三个徽志分别代表什么?在我国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思维拓展】 15.材料一:2008年2月25日至27日,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同意把《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材料二:2008年3月3日至14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 材料三:2008年3月5日至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议。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这三个会议的顺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DBCA 6-10 DACDA 11-12 BB 二、非选择题 13.(1)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14.(1)这三个徽志分别指国徽、党徽、和政协会徽。 (2)国徽说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徽说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会徽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国徽能够使我们联想到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即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徽能够使我们联想到党的性质、宗旨以及领导地位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会徽能使我们联想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我国的政党制度。我们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要拥护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还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而促进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 15.(1)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人民代表大会各自的性质、地位、作用决定的。 (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必须首先召开党的会议,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 (3)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召开党的会议之后,继而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民主人士的意见,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4)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机关。因此,党提出的方针、政策和人民政协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必须再提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使之变为国家意志,以保证党对国家的领导。 作者简介:吴飞,男,中学政治一级教师,广州市首批基础教育骨干教师,广州市中学政治教坛新秀,广州市白云区十佳青年政治教师。现就职于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参加工作14年来,一直从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和科组长工作,共任教高中毕业班教学7届,科组长工作13年,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突出,积累了丰富的高考备考经验,所教班级在高考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多篇论文和课件在《广州教育导刊》《广东教育(教研)》等杂志上发表以及多次获得市、区各项奖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