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学案
    山 东 刘秀珍
    
    【学习目标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梳理
    1.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农业的起源:农业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________;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配置水稻和粟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2)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________。
    (3)商周时期的农业:松土工具________出现并普遍使用;已经懂得开沟排水,_______,沤制肥料、治虫灭害;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人们的生活也从频繁迁徙开始走向_____。
    (4)特点:中国农业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2.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①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_______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②西汉赵过推广_______,后来又出现犁壁,汉朝以后,________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③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________,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①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_______已经使用。②西汉时,赵过推行________。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的________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①两汉的耕作制度是以________为主。②宋朝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江南逐渐形成了稳定的________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4)农业灌溉:①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_______、汉朝的________、白渠和_______等。②灌溉工具:曹魏时有________,唐朝时创制了________,宋朝出现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3.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产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______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以及__________的确立而产生的。
    (2)特点:以________为单位;男耕女织;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中国传统农业________的基本模式。
    【基础练习
    1.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在世界上,我国最早培植的农作物是(    )
    A.稻和麦        B.玉米和甘薯     C.大麦和小麦     D.粟和稻
    2.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千耦其耘
    3.中国人多地少,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非常发达,以下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的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是(    )
    ①推行代田法  ②实行稻麦轮作或一年三熟制  ③实行土地公有  ④实行集体耕作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4.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
    A.铁犁牛耕      B.自然经济       C.集体经济      D.刀耕火种
    5.中国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形成的原因有(    )
    ①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②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  ③先进的灌溉工具的出现 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互动探究
    一、基础知识总结
    1.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法经历了        ──石器锄耕──       的过程。
    2.我国古代传统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根据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时代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两汉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元
    

    /
    

    

    

    明清
    

    /
    

    /
    

    

    3.小农经济
    

    项目
    

    内容
    

    条件
    

    

    特点
    

    

    优缺点
    

    

    二、能力提升探究
    1.我国早期农业的发展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有哪些?其出现有何意义?
    2.我国商周时期农业比原始农业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有哪些?
    3.小农经济产生于什么时候?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1)结合材料一、二,上面反映的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是什么?
    (2)这一生产模式有什么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诗》唐·李绅
    结合课文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情况?
    【效果检测
    1.2009年为农历己丑年。1月3日,由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限量制作发行的“牛年生肖贺岁金银盘”在青岛开始销售,金银盘正面为中国历代特色生肖牛图案纹饰,背面为甲骨文“牛”字组合。其中,“牛”成为十二生肖之一,这源自(    )
    A.中国古代神话传说                      B.中国原始的自然崇拜
    C.中国原始的图腾崇拜                    D.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2.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这首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B.耜耕        
    C.石器锄耕                              D.铁犁牛耕
    5.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6.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    )
    ①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  ②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③“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④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7.《颜氏家训》说中国古代能够“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这说明(     )
    A.一般农家的男耕女织可以满足正常日用 
    B.家庭成员众多各行各业都有,一切生产生活所需都可自己解决
    C.足不出户闭门,等商贩上门           
    D.农民的要求极低
    8.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坛,……有财不行商,有相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语言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 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肥田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 ④且溉且粪,张我禾黍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D 2.C 3.B 4.B 5.B
    【效果检测
    1.D 2.C 3.B 4.D 5.B 6.B 7.A 8.B 9.D 10.B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