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东汉初年的风箱为何物?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东汉初年的风箱为何物?
    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257400)张建军
    现行人教版高中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本)第55页讲到:东汉初年,当时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后汉书》中对此事有记载,但却对风箱只字未提。那么,此处提到的风箱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风箱,辞典中注释为:“压缩空气而产生气流的装置。最常见的一种由木箱、活塞、活门构成,用来使炉火旺盛。”据此解释,还常见的风箱是活塞式双向连续鼓风的风箱,不过这种风箱发明于明代。风箱一词最早见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在该书第8卷冶铸图谱上,已经普遍地出现了活塞式风箱,宋应星的解说中就称它为“风箱”。这种木风箱一般是长方形的,箱内装有一个大活塞,叫做“鞴”,鞴上装有露在箱外可以推拉的拉手。不论把鞴推或拉,通过活门的调节都可以把空气不断压送到冶铁炉中去,起连续鼓风的作用。由于活塞的推拉都能向炉内送风,所以它是能用活塞双向连续鼓风的先进鼓风机。既然活塞式风箱是明代发明并广泛使用的,那么东汉初年水排推拉的风箱不可能是活塞式双向连续鼓风的风箱。那么,是不是较简单的风箱呢?
    较简单的风箱是北宋时期发明的木风扇,北宋年间成书的《武经总要》记载了这项发明。木风扇由木箱和木扇组成,刚性较皮囊好得多,操作方便、风量大、漏风少。稍后,又出现了长方形的木风扇。这两种木风扇都是利用箱盖板的开闭来鼓风,在宋元时期得到广泛使用。在元初王帧所著《农书》的水排图中,也绘有这种长方形木扇的图形,叫做“木扇”。关于水排的演变,王帧指出:“此排古用韦(经过加工的皮)囊,今用木扇”。如此说来,东汉初年的风箱也不会是木风扇,倒是与皮囊有关。
    我国从春秋后期开始,就用皮囊鼓风冶铁。这种皮囊两端细、中间鼓起。其外形和当时的一种称为“橐”的盛物容器相似,因此又称为“橐”。装有此种鼓风工具的冶铁炉又称为“炉橐”。鼓风用的橐富于弹性,在空虚的时候是鼓起来的,橐上装有一个陶制的拉杆,使用时手握拉杆不断将橐前后推拉,使之压缩和鼓起。皮橐在挂起与压缩的过程中将风吹到冶铁炉中,这样的操作过程就称为“鼓风”。随着冶铁业的发展,冶铁炉的容积不断增大,所需的风橐也相应增加。因多个橐排在一起鼓风,所以又称为排橐。西汉《淮南子·齐俗篇》说:“炉橐埵坊设,非巧冶不能冶金。”也就是说西汉时的冶铁业的设备有炉(溶铁炉)、橐(用人力推拉的排橐)、埵(音duò意为吹火筒)、坊(土型范)。东汉《论衡·量知篇》说:“铜锡未采,在众石之间,工师凿掘,炉橐铸烁乃成器。未更铸橐,名曰积石”。可见,东汉时仍用橐鼓风。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第二卷214页在讲解水排时说:“东汉初年,杜诗任南阳太守,创造水排,用水力鼓动排橐(风箱),铸造农器。”风箱是放在括号里给排橐作注释用的,风箱之说不过是就其鼓风之用途而言。由此可知,东汉初年的风箱实际上仍是皮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