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何谓“泛美主义”

http://www.newdu.com 2018-1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何谓“泛美主义”
    四川大竹中学 罗世宁
    在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拉丁美洲的侵略”一目中,讲到了美国提出的“泛美主义”这一口号。这是高中历史教材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那么,何谓“泛美主义”呢?它又是怎样产生和演变的呢?
    泛美主义原指美洲各国实行联合,建立一个全美洲联盟或联邦的主张。“泛美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889年9月7日的美国《纽约时报》上,后来被广泛加以使用,但其思想渊源还要早些。1797年,南美解放运动领导人弗朗西斯科·米兰达首先建议成立“大美洲联盟”,以反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以后拉丁美洲的民族运动领导者先后提出美洲各国在经济、军事和政治各方面实行全面合作,共同争取和维护美洲各国的主权和独立。1826年,在玻利瓦尔的推动下,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在巴拿马举行代表大会,倡议成立联邦,建立美洲统一军队,运用调停仲裁原则解决国际争端,减少关税壁垒,废除奴隶贸易。但这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并没有实现。在此后的三四十年中,虽然曾举行过几次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但都没有建成一个泛美组织,通过的决议也未能实现。
    1823年12月,美国总统门罗利用泛美主义发表宣言,也就是所谓的门罗宣言。它的主要内容是:美洲已经得到自由和独立,不再是欧洲强国的殖民对象,列强向西半球任何部分进行扩张、干涉,就是危害美国的和平与安全,并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其实质是要把美洲变为美国人的美洲,为美国向拉丁美洲扩张作掩护。此后,门罗主义就一直成为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指导方针。到了19世纪80年代末,美国提出的泛美主义口号就是以此思想为基础的。这时的泛美主义已是“门罗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新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美国出于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需要,就把泛美团结的口号和门罗主义结合起来,建立起美国领导下的泛美组织。1889年10月至1890年4月,在美国国务卿詹姆斯·布莱恩的倡议下,美国和拉美国家在华盛顿举行第一次美洲国家会议,成立了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及其中央机关美洲共和国商务局。1910年改称美洲共和国联盟,美洲共和国商务局改名为“泛美联盟”。在此之前,泛美组织未能建立起来,主要是因为拉丁美洲经济落后,各地区之间缺乏联系,政治上分裂倾向占优势,同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拉丁美洲并没有出现欧洲列强入侵的现实威胁;而美国在这一时期主要忙于开拓西部荒原。到19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美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日益膨胀的扩张野心驱使美国进一步采取全面扩张的政策。在地理上首当其冲的拉丁美洲,最先成为美国的侵略对象。当时英国在南美大陆已占优势,美国为了拉拢和控制拉丁美洲国家,排挤英国势力,大力向南挺进,便着手积极建立泛美组织。
    早期泛美组织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泛美会议,从1889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共举行过8次。美国先后与拉丁美洲各国订立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泛美体系”。泛美主义已失去了最初的含义,而成为美国控制拉丁美洲的工具。1948年第九次泛美会议通过《美洲国家组织宪章》,泛美联盟改名为美洲国家组织。总部设在华盛顿。1979年,美洲国家组织成员国包括美国和27个拉美国家。美国多次利用这个组织控制和干涉拉美各国内政。但随着拉美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斗争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在这个组织中联合起来对抗美国的强权政治,致使美国在该组织中的地位日益衰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