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试题命题常用词语浅释及应用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 周文新 一、背景要素:原因、条件 [概念解释]“背景”是指:事态发生、发展、存在和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条件或现实环境。“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他事情发生的条件。可见,“背景”、“原因”、“条件”三者有时可以通用。但严格说来“背景”所包含的内容又比“条件”和“原因”更宽,纵横的范围更广,“原因”和“条件”只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原因”和“条件”虽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于“为什么”,即必要性;“条件”则偏重于“有什么”,即可能性,其客观性强些,更具体一些,有时不能算作原因。 [应用训练]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有:①15世纪欧洲各国商品经济里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②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和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贵金属──黄金。③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引起了商业危机。④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④ [解题思路]此题备选内容:①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②是社会根源,③是新航路开辟的又一原因,④则是客观条件,因为题干的要求是“背景”,根据原因和条件均属背景的组成部分,所以此题正确答案为A。 (一)原因类 1.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 [概念解释]“原因”是指: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其它事情发生的条件,在哲学上与“结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从现象和本质分,原因有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从矛盾方面分,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从主客观方面分,原因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以下是其特定概念的必要解释。 ①根本原因 [概念解释]是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应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因而提出“根本原因”的试题体现了较高层次的考查目标。 [应用训练]18世纪后期,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工业品很难在中国找到市场 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C.中国手工业品的质量优于英国产品 D.清政府闭关政策 [解题思路]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根本原因”,抓住根本原因必须是各种原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来分析比较备选项,得出正确答案为B。理由是:选项B“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自给自足”,这表明当时中国仍处于男耕女织,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基本自给的状况,这就使英国工业品难在中国找到市场(即选项A);另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自给性又造成闭关性,决定了清政府有政治上实行闭关政策(即选项D)。由此可见,选项A和D都是由选项B所决定的,B项是根本原因。至于选项C,则很容易判断出其错误。 [应用训练](2004年江苏)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 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解题思路】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其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当时北洋军阀处于统治地位,国内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尖锐,这是其爆发的根本原因。而新文化运动只是作了思想准备,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外因,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对五四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不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答案B。 ②直接原因 [概念解释]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又称为近因。“直接原因”往往是表面现象的一种。 [应用训练]1894年,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的直接原因是: A.日军侵占中国的属国朝鲜 B.日本拒绝从朝鲜撤军 C.日本人侵占中国领土台湾 D.日本突袭中国运兵船 “二次革命”的导火线是:(1995年上海高考试题) A.宋教仁被刺 B.段祺瑞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 C.袁世凯称帝 D.张勋拥戴溥仪复辟 [解题思路]答案为D 、A。“直接原因”和“导火线”的关系如何?“导火线”是指直接原因中促成事件在某一特定的地点和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爆发的偶然因素。所以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少许区别。 ③主要原因 [概念解释]指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要原因是相对于次要原因而言的。 [应用训练](2009年海南卷)表2 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表2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影响 B.抗日根据地扩大 C.国际援助的增多 D.民营工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主要原因是其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满足战争的需要,当然是A。 ④主观原因 [概念解释]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级、阶层、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因素称主观原因。它是人为的因素,即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它与客观原因相对应。 [应用训练]大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帝国主义的干涉 B.封建势力的强大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解题思路]大革命虽是国共合作进行的,但由于右派叛变革命,其已丧失革命性,故革命的领导方是中共。四个选项中只有选项D反映了中共自我方面的因素,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A、B、C均为客观因素。 ⑤客观原因 [概念解释]指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自身的因素通称主观原因,而自身以外的其它因素是客观原因 [应用训练]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原因是: A.辛亥革命后受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C.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侵略 D.当时国民政府的大力扶植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一要抓住关键词语“客观”,二要注意选项的叙述有无不符合史实之处。选项A、B、D都是从中国方面叙述的,受其主观意识的影响,不是客观因素,并且当时并非是国民政府统治,故D项表述错误,新文化运动仅是思想文化潮流,即使推动也是主观性的,选项A属于主观努力的推动,是主观原因。只有C项是从外因叙述的,显然是客观原因。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2.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 [概念解释]目的是指当事人在进行某一历史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目标或希望实现的结果,目的或目标可能是多样性的,其中主要的一个就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往往也要结合历史背景去分析)。目的有近期的、长远的,一般将近期而明显的目的称为“直接目的”,将终极的、实质性的目的称为“根本目的”。它常常也用“为了”这一介词来表示,或“主要是为了”“意图是”“动机是”等用语。目的在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主要目的强调其“重要性”。根本目的强调其“终极性”。) ①目的 [应用训练]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是:①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②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外资;③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④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四个选项都是对外开放的目的,题目中选项②③④都是对外开放的直接目的,而选项①是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②直接目的 [概念解释]是指近期的、急于马上达到的,不经过其它中介而能够达到的目的。直接目的一般是就事论事,和史实本身往往同属于一个方面。 [应用训练]鸦片战争前,英国东印度公司向中国大量贩运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损害中国人的身心健康 B.削弱清朝军队战斗力 C.破坏清政府的禁烟法令 D. 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解题思路]A、B选项属于贩运鸦片的客观后果,不是目的;C项中清政府的禁烟法令是在鸦片泛滥后才颁布的,因此不符合题意;只有D项符合。直接目的一般是就事论事,贩运鸦片和扭转逆差都属于经济方面。 ③主要目的 [概念解释]则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 [应用训练](2001年全国)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解题思路]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应抓住其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进行分析。C。 ④根本目的 [概念解释]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应用训练](2000年上海)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解题思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国情出发,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途径。显然,史实A、D不是其所要达到的终极结果。史实C项并存于苏俄的其它经济政策中,主要反映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特点。通过比较,可得出正确答案为B项。 [应用训练]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的根本目的是: A. 稳定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 B.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向苏联和东欧地区进行经济渗透 D.帮助西欧经济复兴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最佳选择题,考查对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理解、再认能力。所谓根本目的是指最终目的,是实质性的。二战后的美国采取多种办法,竭力“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即推行其“冷战政策”,而马歇尔计划正是该政策的一个具体表现。马歇尔计划的经济色彩很强,援助对象包括东欧国家和苏联,但只是表面现象。它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达到了以“冷战”遏制共产主义的目的。B选项符合题意。 (二)条件类 [概念解释]条件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事物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通常可分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必然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等等。 ①条件 [应用训练]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是:①各地经济联系加强②春秋以来民族融合加强③各国人民都渴望统一④商鞅变法后国力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题思路]解题关键是抓住“条件”这一概念,它是泛指影响事物存在的诸因素,偏重于“有什么”。秦完成统一,有其本身的内部条件,也有其外部条件。①、②、③表明当时已形成统一的趋势,这是秦完成统一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根本条件。④表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是内部条件、主要条件。此题正确答案为D。 ②根本条件 [概念解释]是指制约、影响事物发生、存在和发展变化的诸因素中, 是“深层次的”、“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的因素。 [应用训练]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C.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维护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抓住“根本”一词从导致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出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反映客观历史规律要求的必然因素,正确理解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必然确定选项A是导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斗争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 [应用训练]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诞生,最重要的条件是: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发展壮大 C.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帮助 D.李大钊、陈独秀等的积极组织 [解题思路]选项A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选项B是中共诞生的阶级基础,选项C为中共诞生的外部条件,选项D为中共诞生作了组织上的准备,所列的四个选项均为中共诞生的重要条件,缺一不可。最重要的条件必须是最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政党这一性质,判定出只有选项B:阶级基础才是中共诞生的内在的本质的,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故最佳答案为B。 ③主要条件 [概念解释]是判断所反映的某种历史现象赖以产生的关键,是其中关系最大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应用训练]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统治阶级的提倡 B.国家分裂的影响 C.社会人口的增加 D.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解题思路]从大规模集体耕种到小规模耕种的过渡,主要是由于生产力的进步,起决定作用的是D铁器和牛耕的出现。 [应用训练]两宋时期出现较高艺术成就的主要条件是: A.隋唐时期奠定了良好基础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D.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解题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属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条件,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点,C项起决定作用为主要条件。 ④必然条件 [概念解释]必然是指事物发展、变化中的不可避免和一定不移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变化诸因素中,导致一定会产生变化的因素就是必然条件。 [应用训练]18世纪中期的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必然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通过圈地运动获得了大量雇佣劳动力 C.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知识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解题思路]此题设问的角度是“历史必然条件”,这就限定了必须从导致英国工业革命的诸条件中找出反映客观历史规律的必然因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A是前提条件,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这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B、C是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以上是从背景要素的原因类和条件类的角度,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常见的命题用语进行了概念解释,并选取了部分选择题作为典型题例,希望能够从中得到启示,耐心揣摩、举一反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命题用语的解释不仅适用于选择题,对于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也同样适用。例如,问答题的题干中出现“为什么”这一疑问代词时,那就是询问原因、条件、目的等等背景要素,考生要凭借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理解、分析,针对问题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作全面的回答。 二、内部结构要素:过程、内容、表现 (一)过程 [概念解释]所谓过程,就是指经历,经过。一个历史事件除了它的前因和后果外,经过一般包括产生、发展、结局几部分。如抗日战争的过程就包括了: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应用训练](1997高考)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 [解题思路]本题实际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的经过。 (二)内容 [概念解释]内容是事物的内在诸要素的总和,是事物所包容的主要要素。如北宋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保甲法等。 [应用训练](2009年海南 29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张居正整顿吏治的内容。 [解题思路]这一题就是要求考生从材料中提炼出张居正整顿吏治措施的主要要素。 [参考答案]严格考核政绩:稳定官吏队伍;任人唯贤,不看虚名;注重实效和政绩;奖惩分明。 (三)表现 [概念解释]表现是指所显露出来的情况、史实,回答时要将其逐条罗列或分成若干方面的要点来加以表述,一定要注意条理性。 [应用训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1947年,杜鲁门发表咨文,提出杜鲁门主义,“冷战”全面开始。②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③1949年,美国联合加拿大、英、法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约组织,以“遏制”苏联。 三、评价要素:结果类、性质类、意义类 高考不仅重视对历史背景要素和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的考查,更重视历史概念的结果要素和评价要素(即历史事件的性质、特点、作用、影响等)的考查,要求考生回答“如何评价”、“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检测考生的分析、评价能力。所谓“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积极与消极等等,也即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等。 (一)结果类 1.结果 [概念解释]是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 [应用训练]从中华民国成立到五四运动前,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了哪些方面的努力?结果如何?说明导致上述两种结果的根本原因。(1992年全国历史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参议院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复辟帝制;发动护法运动。孙中山的努力屡遭挫折,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恢复了国民经济;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工作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消灭了剥削制度,基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 孙中山屡受挫折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局限性,不能找到一条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路线,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 2.效果 [概念解释]是指某种力量、做法或因素产生的结果(多指好的),从词性上看,效果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1993年全国)简要说明民主革命时期魏源、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践效果。 [参考答案]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没有产生明显的实际效果。 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先进人物,企图用拜上帝教和绝对平均主义来改造中国。他领导的太平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最后失败了。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学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他所发动的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但是百日维新也以失败而告终。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纲领,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了一些成果,而在总体上获得成功。后来,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它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革命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和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主张。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运用这一思想武器,终于赢得了新中国,并指明了向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3.成果 [概念解释]成果与效果词意相当,成果更明显地是肯定其积极面,即所取得的成就、成绩。从词性上看是褒义词。 [应用训练]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最重要的成果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发展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诞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D.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解题思路]此题要求的是对斗争成果的重要程度做出分辨,四个备选项均是20世纪初期,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成果。此题限定语“最重要”的标尺是“历史地位”,某一行为产生的诸成果中,哪一个历史地位最重要,哪一个就是最重要的成果,此题的答案为A。理由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是共和制对君主制的一次重大胜利,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 4.后果 [概念解释]后果指最后的结果,虽然一般情况下结果可以代替后果,但后果多用在消极的方面。 [应用训练](2003春季文综)从18世纪至20世纪,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存在着各种观念和主张。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梁廷楠:《粤海关志》卷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