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教材答疑解析 >

教材解析:必修1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http://www.newdu.com 2018-12-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教材解析:必修1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河南省镇平县第二高中 赵立新
    一、学法指导
    1.结合中国与美国、日本关系的改善,掌握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角度考虑外交政策。认识到在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外交策略。
    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与改善的国际与国内背景,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3.本课的重点内容是“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在联合国框架内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要对基本的历史史实准确分析和理解。
    4.通过学习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及其成就,明确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会用分析的综合的方法认识历史事件的相互联系,并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概况。
    5.通过学习,掌握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增强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状意识。
    二、知识结构
     
    三、重难点突破
    1.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第一、这是中国、全世界人民和一切主持正义国家的胜利。第二、它表明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国际社会对新中国的普遍认同。第三、它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第四、它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座桥梁。从此,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亲自参与联合国重要会议,广泛接触各国领导人,宣示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鲜明地阐述我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得到联合国会员国的普遍赞同。1974年4月,邓小平副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阐述了中国对世界局势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受到热烈欢迎。中国在联合国组织内,坚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共同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而不懈努力。
     
    2.70年代为什么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从美国方面来看,当时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和不利地位,需要找到一个足够强大的伙伴来对抗苏联,而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可以增加对付苏联的力量。从中国方面说,当时苏联在中苏边界争议地区不断集结军队,心怀叵测,中苏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中国越来越把苏联看作是对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者。为此,中国希望寻求一个协同抵制苏联压力及其在全球扩张的力量。为了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也需要适时改善同美国的关系。这样中美两国都有了改善关系的要求。就这样,中美双方都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走上了恢复和发展双边关系的道路。
    3.新时期中国为什么要调整外交政策?
    首先,经过建国以后三十多年来的努力,中国的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国家安全战略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集中精力进行和平建设真正有了可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国家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这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
    其次,国际上美苏争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在美苏势力基本平衡、对峙争霸的格局中,中国作为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大国,无论与哪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都有可能打破力量平衡,助长某一方的霸权主义倾向。而中国作为和平力量独立于两个大国之外,则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意义。
    再次,中国把和平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世界和平可以维护较长时期。
    4.新时期中国对国际形势的认识
    (1)两个超级大国要发动世界大战都存在很多制约因素。世界上有力量打世界战争的只有美苏两家,它们进行军备竞赛,但是一直难以突破军事均势。两国虽然拥有大量核武器,足以摧毁对方多次,但是谁也没有取得消灭对方而保存自己的能力。它们在世界各地的争夺相持不下,陷于僵局。它们发动的侵略战争,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2)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首先是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经成为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其次是西欧、东欧、日本等虽然分别同美苏保持着不同程度的联盟关系,但它们都不愿打仗,而且独立自主倾向都在发展,因而也是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重要力量。世界人民的意志归根结底是制约战争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中国对战争因素与和平因素的消长趋势作了新的判断:即制约战争、要求和平的因素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5.新时期中国对外政策转变为不与大国结盟的独立自主政策的内涵
    (1)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也不联合任何一方去反对另一方,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改善、发展同它们的关系,同时坚决反对它们的霸权主义和军备竞赛。
    (2)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问题时,不以意识形态定亲疏,不受一时一事所左右,而是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政策。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外交思想和策略,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和有利的国际条件。
    四、易混易错点辨析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例一  美国总统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所说的“转折点”是指(    )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国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D.中日建交
    答案:B
    辨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题目材料强调两点:一是联合国历史的转折点,二是反对美国在联合国的政策。结合各个选项可知,只有B项是正确的,因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当然是联合国历史上的大事,而且当时美国当时支持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反对中国进入联合国的。故B项符合题意,是正确的。
    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例二  70年代中美关系能够实现正常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C.苏联对两国的威胁               D.双方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
    答案:D
    辨析:回答时,要特别注意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70年代中美关系能够实现正常化是中美双方的共同要求,因此根本原因应该从双方去找,分析比较各个选项,只有D项正确。许多同学错在只是从中国或者美国一方去理解,从而导致答题错误。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例三  下列对于9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C.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的世界战争,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
    D.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关系
    答案:C
    辨析:本题是逆向型选择题,审题时应该特别注意。通过分析比较各个选项,C项明显错误。因为进入90年代后,我国通过分析国际形势,准确定位当今世界大的战争是不可能发生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会有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国内经济。故C项错误。
    例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各项多边活动有(    )
    ①参加联合国的维和活动     ②参加千年首脑会议
    ③创建上海合作组织         ④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辨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目的要求。题目要求的是中国参与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活动即在联合国框架内采取的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世界发展的活动。③项不选,因为这是中国从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考虑,不是在联合国框架范围内创建的地区性安全组织;④项的亚太经合组织同样也不是联合国的机构或者是奉联合国的要求成立的,故③、④两项不选,所以A项正确。
    五、体验高考
    例一(08高考·江苏)1950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
    答案:B
    解析:A项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奉行的是不结盟政策,不符合2001年时中国的外交政策;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实行的是“一边倒”的外交策略,国际上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对封锁政策;D项1950年时没有涉及,只能选B项。
    例二(07高考·山东)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美国发表这声明意在
    A.缓和中美关系,集中对抗苏联       B.承认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
    C.缓和中美关系,促进中国统一       D.承认封锁新中国政策的错误
    答案:A
    解析: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正是美国和苏联之间冷战的高峰时期,此时苏联国力很强处于攻势尤其在欧洲 ;美国身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之中,无力顾及战略重点欧洲大陆;中国与苏联关系较紧张。基于上述三点,中美因共同的敌人而走到了一起。综上所述,中美上海《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转折点,是中美苏三角关系形成的起点,中国也是在这之后开始重返国际舞台的。
    例三(07高考·天津)1971 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   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
    答案:A
    解析:70年代美国乒乓球访华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兵乓外交”,以小球带动大球。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关系仍处于敌对状态,但是双方都有改变相互关系的要球。民间的这一交往打来中美两国友谊之门。
    例四(07高考·广东文基)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美建交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欧洲国家建交
    C.改革开放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D.“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维护了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涉及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采用排除法比较好。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中美建交之前;日内瓦会议后中国与许多亚非国家建交;中日两国之间建交是在1972年。故ABC三项错误,所以答案为D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