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

http://www.newdu.com 2018-12-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导与练
    江 西 王笑开
    【重点讲解
    一、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
    1.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2.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中共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谈判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人民解放军迅速发起了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党政权。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致使这种希望完全破灭。
    二、战略反攻首选中原的原因
    1.该地国民党兵力空虚。因为当时国民党正在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其兵力深陷陕北、山东两战场,中原地区兵力空虚。
    2.大别山是一个革命老区,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易于立足。
    3.中原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地跨苏、皖、豫、鄂、陕五省,地处江河淮汉之间。挺进中原,就可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直接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迫使其山东, 陕北部队回援。这个计划一旦实现,就可从根本上改变战局,达到将战争从解放区引向国统区的战略目的。
    4.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三路大军突进中原后,调动和吸引了蒋军南线全部兵力,迫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对战局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有利于其他解放区转人战略反攻,呈现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的总趋势。
    【难点分析
    一、全面分析抗战胜利后的形势
    1.世界形势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帝国主义力量遭到削弱,而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有了新的发展,这为中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2)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妄图统治整个世界。控制中国,是美国在战后推行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它采取了扶蒋反共的政策。
    2.国内形势
    (1)国民党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其根本目标就是使战后的中国重新恢复到战前状态,即坚持蒋介石的独裁统治,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老路,而中共及其领导下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其主要障碍。
    (2)全国人民,包括民主党派要求和平民主的呼声十分强烈,这样,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中国的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及其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中日民族矛盾不再是支配中国局势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如何发展、如何解决,将决定着整个中国的命运。
    二、国共内战爆发的必然性
    第一,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
    第二,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第三,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一切斗争都服从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
    第四,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第五,虽有和平谈判一事,但国民党方面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诚意进行和谈,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
    第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大气候。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帮助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府消灭本国共产党。所以,美帝国主义与蒋介石集团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学法导航
    1.首先要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注意社会主要矛盾已由民族矛盾变为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矛盾,中国出现了两种命运和前途的激烈斗争,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由抗日战争的合作转为对抗。
    2.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按解放战争发展的线索来建立知识体系:内战前,围绕着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和共产党及广大民主人士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等整理知识点;国民党发动内战,先后进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敌人的进攻等内容较为突出;人民解放军反攻直至国民政府覆灭阶段,可围绕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外交几方面整理知识点。并适当联系相关的世界史内容,形成中外知识网络。
    3.分析比较整合教材通过了解战局变化,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历史意义;从装备优劣、兵力众寡、战局起伏等方面分析对比国共双方军力的发展演变,归纳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热点追踪
    平津战役纪念馆全面整修 2012年元旦重新开放
    为了更好地发挥平津战役纪念馆的功能和作用,为观众营造更加优美、舒适、安全的参观环境,本市(天津)决定对该馆进行基础设施的全面整修。该馆将于2011年8月1日至12月31日闭馆,2012年元旦重新向社会开放。平津战役纪念馆是全面展现平津战役伟大胜利的专题纪念馆,1997年落成。已接待国内外观众700多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的功能和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先后莅临视察参观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1945年到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结。解放战争既是蒋介石集团走向败亡的历史,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退出中国大陆的历史;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历年高考几乎都涉及本单元内容,考查多为选择题。从命题看,选择题多选择一些重要的历史名词、概念等,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问答题则以“大跨度”式的题目为主。可以预测,今后高考中对本单元的考查仍以选择题为主,因此,要根据高考要求,明确复习重点,注重能力训练。
    【小资料
    渡江战役
    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军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我假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我南进。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百万雄师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我军全线渡江后,蒋介石为了避免其江防部队被分割围歼,令所有部队火速向浙赣路、杭州、上海方向撤退,企图控制皖浙赣山区,构成新防线继续顽抗。据此,我东集团和中集团于27日在吴兴会师后,29日在广德地区全歼敌5个多军。接着分路追击,于5月3日解放杭州。西集团突破江防后,以徽州、上饶、贵溪为目标,多路向南追击,5月7日控制了浙赣路,切断了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的联系,粉碎了敌组织新防御线的企图。5月14日,第四野战军从武汉以东团风至武穴地段南渡长江,16日、17日解放武汉三镇。22日,第二野战军一部解放南昌。27日,第三野战军主力攻占全国最大城市上海。6月1日,我军乘胜解放崇明岛。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
    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同步训练
    1.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坚持团结,避免国共合作破裂           B.实现民主,加快和平建国步伐
    C.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D.尽力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
    2.解放战争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是   
    ①陕北解放区    ②山东解放区    ③中原解放区    ④东北解放区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推翻了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全部国土
    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大江
    C.挺进大西南                           D.挥师大西北
    5.抗战胜利后初期,我国与民主政治的实现再次擦肩而过的根本原因是
    A.国民党坚持内战独裁方针               B.缺乏和平民主的正确目标
    C. 中共为民主政治孤军奋战               D.政协会议的决议难以实施
    6.1924~1949年,国共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下面认识正确的是
    A.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背景下实现的
    B.两次合作都是中途破裂,合作的目标都没实现
    C.两党性质不同,只能通过武力对抗解决矛盾  
    D.合则两利,分则不利
    7.毛泽东在1948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还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而不是砍头。”此话表明中共的政治意图是
    A.进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党分歧         B.揭露美蒋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C.改组国民政府,争取和平民主         D.妥协退让,维护国共合作
    8.毛泽东同志不但是中国的革命家、思想家、艺术家,更是伟大的诗人。他的许多诗词描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对下列诗词反映的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9.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刚刚当选后,到台北参加庆祝会时发表演说,就两岸关系、台湾内部政策及涉外政策作出了阐述。他表示会继续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早与大陆恢复协商,并秉持博鳌论坛中提出的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共识,与大陆寻求共同利益的平衡点。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应该和解休兵,相互协助、尊重,相信两岸会找到和平共容之道。他又提出四川大地震,台湾人民不分党派都提供援助;希望四川灾民安置早日完成。他希望两岸周末包机和开放旅游能令两岸关系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请回答: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中国革命道路有何不同?图一、图三所反映的两个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关系有何明显不同?图三、图四所反映的抗战路线有何不同?
    (2)近代国共两党曾经两次达成的“共同利益的平衡点”分别指什么?各取得了什么重要成果?
    (3)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历史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A 6.D 7.C 8.C 9.D
    10.(1)图一是坚持城市中心论,图二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图一时期国共分裂对峙,图三时期两党合作抗战;图三国民党奉行片面抗战路线,图四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2)①平衡点:反帝反封(或新三民主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②平衡点: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共同抗日);成果:抗战胜利。(3)启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作者简介:王笑开,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历史教育专业,中学历史高级教师,从事高中历史教学15年,在《江西教育科研》《考试报》《中学生学习报》《少年智力开发报》《中学生导报》《素质教育报》《高考天地》等10多家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