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
高中竞赛
高中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高考辅导
信息卷
预测题
高考作文
写作技巧
解题技巧
解析
真题
押题
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必修1
>
同步检测
>
必修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检测题
http://www.newdu.com
2018-12-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必修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检测题
江西 王笑开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措施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这表明,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
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
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
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
2.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来未有之奇业。”对这种“奇局”应理解为( )
A.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外国资本主义的枪炮利器是前所未有的 D.面临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不可抗拒的潮
3.有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依据其观点,可能会对1840~1912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
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运动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辛亥革命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某校团委准备组织团员观看右图所示的地方。该地方是( )
A.辛亥革命纪念馆 B.中共一大会址
C.南昌起义纪念馆 D.遵义会议会址
5.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签订的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增加了 ( )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列强办厂的特权
6.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 )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
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7.近代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章炳麟在1905年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今日幸颐和,明日幸海子,几忘曾幸古长安,亿兆民膏血轻抛,只顾一人庆有;下联为:五旬割云南,六旬割台湾,此时又割东三省,数千里版图尽弃,每逢万寿疆无。此联抨击的现象主要是( )
A.西方侵略者的贪婪 B.最高统治者的腐朽
C.外交官员的卖国 D.广大人民的麻木
8.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这反映出 ( )
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 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④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毛泽东说:“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三千年左右,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个社会的内部才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包括(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中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发生变化
C.中国社会思想发生变化 D.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11.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这里的“内部事务”主要是指( )
A.太平天国运动 B.满汉官僚的矛盾
C.义和团运动 D.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矛盾
12.从下列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图1 望风而起
图2 共和
①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 ②革命隐藏着失败的危机 ③革命派大力弘扬民主 ④民主政治得以实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13.2008年8月8日北京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其实早在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就提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何时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何时能夺得奖牌?何时能在中国举办奥运会?100年前“奥运三问”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 )
A.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尚未开展 B.清政府尤其重视体育事业
C.中国闭关锁国,中外交流困难 D.人民对国衰民弱的现状强烈不满
14.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15.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16.1912年之所以成为中国政治史上最具转折意义的年份之一,是因为这一年( )
A.北洋军阀取代了满洲贵族统治 B.立法机关由临时参议院发展为国会
C.政治中心从南京迁往北京 D.共和制度取代了君主制度
17.相对清政府的屈辱外交,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外交出现了一些新气象,这表现在( )
①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②全面收复英国在华租界③收回台湾④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通过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历史看上海,下列事件与上海无关的是( )
A.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孙中山建立兴中会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20.反映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走向战略反攻的图片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小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答题)
21.海疆,即是主权国家的领海,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近代以来,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二 “甲午一役,威海水陆之防,既毁于日本……”“东三省海防,奉天尤重。自日占旅、大,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清史稿》
材料三 中国海军舰艇编队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出席欢送仪式并致词。吴胜利说,这次护航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作出的重大决策,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体现了解放军维护国际与地区和平安全的积极态度,充分体现了人民海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决心和能力,对于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摘自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海防主权是如何遭到列强严重破坏的?
(2)分析材料二,甲午一役,中国新式海军竞惨败于日本,其根本原因何在?此后中国海防又出现了什么严重局面?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到一些什么认识?
22.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东史郎在著作《一名士兵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体验》一书中,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所犯下的令人发指的罪行,他在其著作中写道,一名侵华日军头目在南京大屠杀中,将一名中国人装在绑有手榴弹的邮袋中,浇上汽油点燃后扔到水中,在水中爆炸身亡。
材料五 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的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约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
材料六 中国总理温家宝2004年11月30日在老挝首都万象会见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温家宝指出,目前影响中日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政治上,对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问题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发展.温家宝说,中日是重要的邻邦。中日邦交正常化32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对两国有利,对亚洲乃至世界都有利。他说,中日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一定要从长远的角度和战略的高度来考虑和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四说一说日本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
(2)材料三发生在什么时间?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五,靖国神社作为宗教团体,竟然供奉着东条英机等二战的甲级战犯的牌位、遗物,这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分别是什么?
(5)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
23.近代以来,面对外国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虽艰难曲折,但终于使国人看到了曙光。
材料一
图一洪秀全
图二太平天国大花钱
图三豪华的天王府
图四 洪秀全幼子玉玺
材料二 右面这一幅漫画反映了辛亥革命期间未庄的地主乡绅捣毁静修庵参加革命的情形。鲁迅著作《阿Q正传》中写道:“(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了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材料三 1919年的三幅图
街头游行
各界声援
初步胜利
材料四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请回答:
(1)材料一四幅图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2)从材料二你能得到什么信息?辛亥革命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取得什么具体成就?这一事件与哪一节日有关?并说明设节的理由。勇于承担历史责任,是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光荣传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如何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请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4)有人说,孙中山从1905年创立中国同盟会到1925年逝世,其民主政治斗争可分为三个时期(1905年至1912年初为第一个时期;1912年至1922年为第二个时期;1923至1925年为第三个时期)。依据材料四结合教材知识概括这三个时期民主斗争的主题并说明孙中山对20世纪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最大贡献。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D 6.A 7.B 8.D 9.B 10.B 11.A 12.C 13.D 14.A 15.B 16.D 17.C 18.B 19.D 20.A
21.(1)问题:军事极其落后;没有形成近代海军,海防废弛。后果:导致了中国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或便利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破坏:《南京条约》英侵香港岛,五日开埠,《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开放了更多的沿海通商口岸;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巡查贸易”,中国海防洞开,领海主权遭破坏。(2)根本原因: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严重局面:海军全军覆没,威海卫旅顺军港沦陷,渤海、黄海海防尽失,京畿门户洞开.割让台湾岛,东南海防洞开。(3)认识:清王朝专制腐败导致国家衰弱、军备落后、海防虚弱,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海军、海防近代化和有效地保卫海疆;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海军的力量空前强大,中国的国力大大加强,所以人民海军舰艇对于维护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和平与安宁必将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22.(1)屠杀中国人民(如南京大屠杀),进行细菌战、毒气战。(2)时间:1945年9月9日。说明:日本向中国政府正式投降,签订中国战区的投降书。历史意义:①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②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说明靖国神社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张目。(4)问题实质: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犯下的滔天罪行。严重影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且悖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5)①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日本首相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反映出日本政局日益右倾化和右翼势力日益猖獗,其背景在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和政治长期混乱,斗争是长期、动荡的状况。②和平与发展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前威胁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斗争是长期、复杂的。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落后就会受制于人,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综合国力
23.(1)洪秀全具有强烈的封建君王思想,天国内部等级森严,上层社会生活腐败奢侈。这正是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预示着天国的失败。(2)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旧官僚投机革命;革命潜伏失败的危机。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五四运动。北京政府被迫罢免曹、陆、章;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青年节。在五四运动中,学生积极发动、参与,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和科学精神以及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青年一代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就要勤于学习,发扬五四先驱所倡导的科学精神。二要善于创造,只有不断创造不断开拓,事业才能发展社会才能进步。三是甘于奉献,在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无悔的青春,永恒的青春。(4)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促成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运动。最大贡献: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必修1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下一篇:
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测试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考点知识点解析
同步检测
同步拓展
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中学物理学习技巧概述
教你制定学习计划
2017年高考数学5大解题思想策略
高一新生自我介绍英语作文范文及写作
高考英语听力提高建议句型和虚拟语气
高中化学氨气的喷泉实验创新设计
世界经济区域化
高中地理必背口诀囊括所有知识点
冰蚀湖和冰碛湖
八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中国省区
高中语文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选修课程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基础知识
文言文
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
文学常识
作文
分级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专项训练
高中数学A版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4-1
选修4-4
选修4-5、4-7
教材答疑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公式大全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数学B版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选修1
选修2
选修4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英语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选修六
选修七
选修八
选修九
选修十
选修十一
学习方法
语法与词汇
听力
阅读理解
作文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物理
综合辅导
必修1
必修2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实验指导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化学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选修四
选修五
选修六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实验
方程式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生物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实验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历史
综合辅导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选修6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教材答疑解析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政治
综合辅导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选修6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地理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选修6
选修7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日语、俄语
日语辅导
日语试题库
俄语辅导
俄语试题库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课前预习
经验技巧
高中竞赛
数学竞赛
物理竞赛
化学竞赛
生物学竞赛
信息学竞赛
英语竞赛
作文竞赛
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