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手机版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TAG标签
RSS订阅
[
设为首页
] [
加入收藏
]
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
高中竞赛
高中论坛
搜索
检索标题
智能模糊
搜索
热门标签:
高考辅导
信息卷
预测题
高考作文
写作技巧
解题技巧
解析
真题
押题
试题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必修2
>
考点知识点解析
>
必修2期末综合测试题
http://www.newdu.com
2018-12-02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必修2期末综合测试题
江西吉安市安福中学 王笑开
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逐步提高。下列有关我国耕作方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火耕”到“耜耕”再到“铁犁牛耕”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B.铁犁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C.铁犁的出现成为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条件
D.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将“缂丝织造技艺”列入第四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1973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新疆的吐鲁番阿斯塔那遗址中发现的缂丝腰带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件缂丝实物。请你判断这件缂丝腰带出现的最早朝代可能是()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3.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下列关于西汉都城长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是当时著名的商业中心 ②城里设有专门的贸易区域③早市、夜市昼夜相接 ④官府设有专职的官员管理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自秦商鞅变法之后,重农抑商作为一项经济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沿用。下列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①把农业视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加以重视是正确的②把农业与工商业对立起来,压制工商业,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③这一政策对经济发展始终起消极作用④其结果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葡萄牙和西班牙最早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就政治角度而言其原因在于()
A.两国是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两国的国王都具有海外扩张的野心
C.两国的封建势力都很薄 D.欧洲其他国家尚处于分裂状态
6.右图是欧洲人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该图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
A.地理大发现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丝绸之路畅通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7.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原因颇多,以下各项中对其具有促进作用的是()
①日益扩大的海外殖民地 ②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 ③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 ④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世界近代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经历了由手工工场、工厂制度到大企业的演变。你认为出现这种演变的根本原因是( )
A.工业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世界市场扩大 D.殖民扩张
9.19世纪60年代中国大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不是发生这一时期的是( )
A.洋务运动兴起 B.民族资本主义诞生
C.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建成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0.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近代史上进步的经济形态,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下列事件或现象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过促进作用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太平天国运动 ③辛亥革命 ④实业救国思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了努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曾经犯过“左”或“右”的错误, “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 D.文化大革命
1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党在农业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决策。从 1949 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总趋势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封建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封建剥削制度→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社→土地包给个人自负盈亏
D.互助组→个体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合作生产→人民公社化
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4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观察下面的中国经济发展趋
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4.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1世纪初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的160多年时间里,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革,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请问引起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包括( )
①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②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③重大的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的推动 ④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和风气经过了一个演变的历程,以下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近代文明的传播,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社会生活习俗趋向西化,对中国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对此应完全肯定②舶来的近代西方文明使中西文化碰撞、交汇,是近代社会习俗、风气演变的重要原因
A.①正确,②正确 B.①②都不正确
C.①不正确,②正确 D.①正确,②不正确
16.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下列来源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体现出的社会变化包括( )
①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 ②信息技术革命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
③互联网替代了其他信息传媒 ④高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一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经济政策由胡佛的自由放任转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你认为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互相渗透
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18.右图是英国的考文垂大教堂,它是考文垂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修建于14世纪的原教堂在二战中被德国空袭所摧毁,只剩下外墙和尖顶。1962年,它的重新开放,被视为西欧复兴的象征。二战后西欧诸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
①利用美国的援助 ②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 ③发展高科技和新兴产业 ④利用经济的非军事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的最高领导者,美国总统的权力与影响力极大。对美国历史上胡佛、罗斯福、里根、克林顿四位总统实行的经济政策,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高度一致 ②克林顿介于罗斯福和胡佛之间 ③罗斯福与胡佛相反 ④四位总统的政策都不相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美国国会众议院2010年3月21日深夜通过历史性的医保改革法案,实现奥巴马总统的头号施政目标,使美国向“全民医保”迈进一大步,这是美国社会福利制度45年来最大的变革。以下对于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福利国家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 ②扩大了社会消费 ③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④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④
21.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76~1980
1981~1985
1986~1990
1990
社会总产值
4.2
3.3
1.8
—2
国民收入
4.3
3.2
1.O
一4
劳动生产率
3.3
3.1
—3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B.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22.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到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 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②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
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第二次“金砖四国”首脑会议2010年4月16日在巴西举行,巴西总统卢拉特地撰文提出“金砖四国” 应该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融机构进行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对美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控制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
C.有利于美国进行资本输出
D.有利于美国进行商品输出
24.2010年6月30日-7月3日,以“技术提升经济合作创造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将在福州举办,这是福州市首次举办由国务院批准的大型展会。下列对APE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
B.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C.中国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D.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
25. 1999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理解正确的应该是( )
①经济全球化是由西方大国主导的 ②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③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④发展中国家应该抵制全球化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0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26.2010年4月21日,第三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讨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15家重要媒体到会商议合作报道上海世博会,共谋亚洲区域发展。本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议题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深化互利合作,共谋区域发展;二是共聚上海世博盛会,见证多彩文化;三是合作报道世博,传播亚洲盛事;四是走进天津滨海新区,感知绿色城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材料五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上海世博会尚未正式开幕,但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下,1904年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些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一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3分)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世界博览会的特点,再请你谈谈对上海世博会的认识。(3分)
27.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民生问题是近代以来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国家股份公司,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所拥有,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的情况已不存在;同时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与以往不同,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二 我们比前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作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前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其中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
材料四 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开始的时候只有三分之一的省干起来,第二年超过三分之二,第三年才差不多全部跟上,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
──摘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有哪些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产生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2分)
(2)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家庭产承包责任制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主要原因。(2分)
(4)依据上述西方社会和中国的民生政策,说明你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4分)
28.2010年3月23日,习近平与俄总理普京共同出席了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举行的“汉语年”活动开幕式。两国领导人表示要以今年举办“汉语年”为契机,全面推进两国人文交流,夯实两国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
──摘自《1957年政府工作报告》(周恩来)
材料二 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
──摘自《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
材料三 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发展重工业,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1930年,斯大林又一次教导俄国农民,使他们明白共产主义制度是什么。他正式使俄国的农庄集体化,成立了农业合作社。
──人民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2分)
(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未能达到的原因。(3分)
(3)在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借鉴了材料三中苏联的哪些做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3分)
(4)中俄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目前经济建设有何启示?(2分)
29.欧元区成员国财政部长2010年4月11日同意今年向希腊提供300亿欧元(约合400亿美元)备用贷款,利率为5%左右,低于希腊眼下在资本市场的融资利率。欧洲联盟先前虽表态愿意救助希腊,但一直没能拿出具体方案。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当天说,这一决定充分显示“欧洲的团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图是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即国民生产总值)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材料二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 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60年代中期建立的欧洲共同体,向着经济政治联盟的方向发展。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领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欧洲联合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6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4分)
(4)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2分)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A 6. A 7. D 8.A 9. D 10. B 11. D 12. A13. D 14. D 15.C 16. B 17.C 18. A 19.D 20. A 21.B 22.C 23.D 24. B 25.C
26.(1)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交通产品;汽车、飞机等;电器产品:电动机、电报、电话、电影放映机、电车等;化工品:塑料、化肥、炸药等。(2分)(2)现象:材料二反映了英国进口的工业原料和食品多,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居“世界工厂”的地位。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度在英国广泛确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殖民地,大肆对外掠夺原料,倾销商品。(4分)(3)说明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工业生产落后;中国近代遭受西方侵略,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技术落后。(3分)(4)特点: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认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将促进全世界人民和全世界各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的交流、城市管理的交流、城市建设的交流,从而来推进城市进一步朝可持续发展方向、科学发展方向、科技创新的方向发展。(言之有理即可)(3分)
27.(1)发展变化:企业所有权发生变化;企业经营管理方式发生变化;社会福利制度发生变化;(或答出现人民资本主义;经营者革命;福利国家也可)。原因: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以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战后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加强。(6分)(2)措施:推行"以工代赈"。作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2分)(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过去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使农民得到实惠和利益。(2分)(4)民生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重视改善民生问题,是政府的基本职责;民生政策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满足国民社会生活的需要是制定民生政策的重要依据。(4分)
28.(1)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2分(2)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恶化。(答到任何三点均可给3分)(3)借鉴: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五年建设计划;成立农业合作社。积极作用: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3分)(4)启示: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才能找到正确的建设道路。如果不从实际出发,就有可能犯“左”倾或“右”倾错误。(2分)
29.(1)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位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发展迅速。(2分)(2)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欧国家有着相似的文化传统,民族国家诞生后,欧洲国家的冲突,激起了欧洲统一的强烈愿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的衰落。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过程中经济联系加强需要联合。(6分)(3)特征:由经济联合到经济政治联合。(2分)趋势:经济区域化(或区域集团化)。(2分)(4)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2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上一篇:
历史必修二期中测试题
下一篇:
必修2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习质量检测
收藏
挑错
推荐
打印
栏目列表
考点知识点解析
同步检测
同步拓展
教材习题答案解析
学习方案、课件
随便看看
五步法助你梳理知识体系
高中语文易错类型专题突破—正确识记
高中政治解题技巧与试题训练
高中生物必修3实验探究水族箱或鱼缸
高中生物细胞膜的功能和作用知识点归
高考生物解题技巧:读懂试题,标出关
高中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反应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律
常见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法
《离骚》预习提示
高中语文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选修课程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基础知识
文言文
诗词鉴赏
现代文阅读
文学常识
作文
分级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专项训练
高中数学A版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4-1
选修4-4
选修4-5、4-7
教材答疑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公式大全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数学B版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选修1
选修2
选修4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英语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必修四
必修五
选修六
选修七
选修八
选修九
选修十
选修十一
学习方法
语法与词汇
听力
阅读理解
作文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物理
综合辅导
必修1
必修2
选修1-1
选修1-2
选修2-1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3-1
选修3-2
选修3-3
选修3-4
选修3-5
实验指导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化学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选修四
选修五
选修六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实验
方程式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生物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一
选修二
选修三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实验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历史
综合辅导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选修6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教材答疑解析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政治
综合辅导
必修1
必修2
必修3
必修4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选修6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地理
综合辅导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选修1
选修2
选修3
选修4
选修5
选修6
选修7
学习方法
解题技巧
知识点总结
课外阅读
高一试题库
高二试题库
高三试题库
高中日语、俄语
日语辅导
日语试题库
俄语辅导
俄语试题库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课前预习
经验技巧
高中竞赛
数学竞赛
物理竞赛
化学竞赛
生物学竞赛
信息学竞赛
英语竞赛
作文竞赛
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