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的民用工业究竟是什么性质 湖 南 曹中原 有不少同学认为,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属于资本主义的性质。其理由是:洋务派开办民用工业是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洋务运动后期军事工业在资金、原料、燃料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而且民用工业采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理由如下: 1.从经营管理方式来看 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采取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等三种形式,以吸引私人资本。这里的私人资本,虽然具有了资本主义的性质,但其比例相当小,并不能改变民用工业的官办性质。而且名为“商办”,实际上仍为“官办”。在管理制度上,民用工业内部采用封建官僚制度的经营管理方式,普遍存在着封建把头,他们可以任意打骂和处置工人,有的民用工业还驻有军警,设立刑堂,对工人滥施刑罚。可见,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采取的是封建的、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方式,抑制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从资金利用情况来看 掌握民用工业管理权的,是封建官僚。他们贪污公款,中饱私囊。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李鸿章死后,其遗产高达4000万两白银。另外,民用工业所获取的利润,大部分都是用于辅助军事工业,而不是用于自身的扩大再生产,以致民用工业最终还是因为资金困难而难以为继,导致萎缩破产。可见,民用工业虽然以营利为主要目的,但所营之利并未全部转化为资本,一部分被洋务派官僚贪污去了,一部分用于辅助军事工业去了。所以并不能说民用工业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3.从开办者的目的来看 洋务派开办民用工业的目的,是为了“求富”,但洋务派在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甚至在开办民用工业之时,就一再表示不准私人开办同一类型的工业。所以,它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主要是起了消极甚至阻碍的作用。但是由于洋务派在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这必然在客观上加速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在客观上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从开办者的主体来看 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阶级属性看,他们要么是封建上层官僚,要么是为封建制度效力的地方封疆大吏。他们不同于封建社会内纯粹的地主阶级官僚集团,其成分包括了封建官僚、买办中的上层分子和殷商巨贾,几种不同性质的社会势力错综复杂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官僚集团,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以封建官僚为主体构成的,并不是以资本家的身份投身于近代工业,而且其民用工业与封建国家政权关系密切,利用政治权力取得税收和产品运销等方面的优待,实行封建性的垄断。 仅从以上四点就可以看出,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虽然采用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并以“分洋商之利”为目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了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如果说洋务派的民用工业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性质,那也是与洋务派官僚的本来意愿相悖的结果: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从封建政权里脱胎出来,形成了中国近代工业的雏形。所以,对洋务派开办的民用工业的性质,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官商合办工业,并不属于纯粹的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 作者简介:曹中原,湖南省常德市高中历史骨干教师。认为一个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努力成为语言艺术的大师,主张历史课堂上传统的讲授法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认为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独白”的舞台,而是师生思想和知识“对话”的讲堂。长期致力于从“独白”式到“对话”式教学形态的重构,以期实现课堂生活的质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