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与环境》综合能力测试(一) 一、选择题 1.在一个水池中长期生长着藻类、水蚤、虾、鲫鱼、蚌等,这些生物可看作是一个( )。 A.种群 B.群落 C.生物圈 D.生态环境 2.预测某地区人口动态的主要依据是( )。 A.现有人口数量 B.现在性别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和迁出率 D.目前的年龄组成 3.在有限环境与无限环境中,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 )。 A.“J”型、“S”型 B.“S”型、“J”型 C.“S”型、“L”型 D.“J”型、“L”型 4.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分别属于( )。 A.群落和种群 B.种群和生态系统 C.种群和群落 D.群落和生态系统 5.(2000年上海市高考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见到话梅就分泌唾液 B.一粒糖放入口中,就会分泌唾液 C.手一碰到火就缩回来 D.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奶 6.切除胰腺的狗排出的尿液常常会吸引许多蚂蚁,这是因为( )。 A.肌糖元分解,使血糖升高 B.非糖物质转化,使尿糖升高 C.胰岛素缺乏,使狗出现糖尿 D蛋白质分解,使尿糖升高 7.下列各项中,不可能构成内环境的是( )。 ①胃液②血浆③原尿④终尿⑤淋巴⑥组织液⑦胆汁 A.① ② ③ B.① ③ ④ ⑦ C.② ③ ⑤ D.② ⑤ ⑥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 A.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B.形成效应B细胞 C.形成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9.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既有感觉,又有运动 B.失去感觉的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C.有感觉,肌肉无收缩反应 D.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1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事例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乙烯,可以使菠萝提前成熟,做到有计划地上市 B.使用赤霉素处理芦苇,可以使芦苇的纤维增加 C.使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产生人们需要的α淀粉酶 D.使用青鲜素处理马铃薯、大蒜,可以使它们的贮藏期延长,有利于人们食用 11.下列4组疾病中,因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 A.呆小症和肢端肥大症B.夜盲症和佝偻病 C.黏液性水肿和糖尿病D.白化病和巨人症 12.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 A.用甲状腺制剂连续喂养发育正常的小狗 B.向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用碘制剂连续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体 13.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原因是( )。 A.突触的组成是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及突触间隙组成 B.突触前膜内有突触小体 C.突触后膜内有突触小泡 D.突触小体内有许多突触小泡,可以向突触后膜释放递质 14.下列关于激素在生产上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做除草剂 B.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可以提高蚕的产丝量 C.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可诱杀害虫 D.给植物幼苗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多倍体植株 15.高等动物雄性激素的主要功能是( )。 ①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②促进睾丸的发育③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④激发雄性生殖器官的生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17.下图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A.酶、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酶、载体、抗体 D.载体、抗体、酶 18.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可以( )。 A.迅速生长 B.进行光合作用 C.产生生长素 D.表明插枝的死活 19.某人身体矮小,但智力正常,病因是幼年期某种激素分泌过少,缺少的激素和所患的疾病是( )。 A.甲状腺激素和呆小症 B.甲状腺激素和侏儒症 C.生长激素和侏儒症 D.生长激素和呆小症 20.给患糖尿病的小白鼠注射某激素后,尿中没有再出现葡萄糖。该小白鼠体内发生病变的腺体和缺乏的激素是( )。 A.胰岛和胰岛素 B.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 C.垂体和生长激素 D.性腺和性激素 21.下列有关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不断搅拌污水或向污水中通入空气②将污水隔绝空气③靠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④靠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将污水中有机物不彻底分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2.下图表示一种类型的细胞,如果细胞A接受刺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引起细胞E收缩 B.兴奋在神经细胞B上传播速度较在F处快 C.在F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 D.一般情况下,细胞E将消耗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 23.下图表示一个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则字母X最可能代表的是( )。 A.少数生物因素 B.共生关系 C.非生物因素 D.物质循环 24.生物体内细胞间通讯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化学物质”指的是( )。 A.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激素 B.细胞膜上受体所识别的酶 C.DNA调节细胞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D.生物体吸收的食物分子 二、非选择题 25.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案:第一种方案是喷洒高效农药,以便在短期内迅速消灭棉铃虫;第二种方案是放养棉铃虫的天敌──赤眼蜂,这样虽然不能彻底消灭棉铃虫,但是能将棉铃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第一种方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2)第二种方案的优越性是什么? 26.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被授予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和埃里克·坎德尔三位科学家,以奖励他们对神经系统“信号传导”的研究成果。这项成果对于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两个神经细胞之间有一个宽约20~50 nm的缝隙,两个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突触”连接,下图表示一种脊椎动物普遍具有的化学突触及信号传导过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信号传导只有在某些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如乙酸胆碱)参与下才能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囊泡,后者再与_________融合,而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2)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的反应。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酸胆碱不被破坏,结果_________________,动物常处于震颤、痉挛之中,最终会导致死亡。 27.某同学为了研究环境中重金属元素对生物的污染情况,分别测定了池塘和草原生态系统中某金属元素在各种生物体内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1)请分别写出两个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池塘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金属元素在这两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体内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3)出现这种现象,你认为合理的假设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池塘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__;在上述草原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___。 (5)人如果误服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取解毒的相应措施是可服用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A.水;B.食盐水;C.牛奶;D.蛋清;E.豆浆)(多选)。 28.植物开花受开花激素的影响。下图所示为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植物开花激素的产生以及影响开花的实验,图中植物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物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物方框内为受短日照处理的部分。 (1)对照实验A、D可说明该植物属于_________________(长日照、短日照)植物。 (2)根据B、C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表中的有关内容:
(3)根据以上几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鉴“生长素的发现”的科学实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拟试验,证明B株产生的开花激素可使A株条件下的同种植物开花。 第一步:切去一小段B株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照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某些传染病。但有些父母不愿意让他们的孩子接种预防白喉、百日咳、猩红热等传染病的疫苗。因为这些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用抗生素治疗是一条可选的有效途径。 (1)为什么接种疫苗能使人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 (2)请比较使用疫苗和使用抗生素在治疗细菌性疾病中的利弊。 30.回答下面有关免疫的问题。 (1)抗原的化学成分多为____________。当_______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___________的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进入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 d后因_____________反应而脱落,这是_________________细胞所起的作用。 (3)下图表示将抗原注射于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___;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_____,其特点是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若第8天不注射抗原X,则以后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 31.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的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陆生植物繁茂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高于夏季,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中数字表示该生物的个体数量,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该生物的平均体重。据图回答: ①该食物网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A~I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初级消费者中,___________被除去,则对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最大; ③若除去G后,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数量将________________。 (3)南方某地有一片热带雨林,最初碳积蓄量为500 t/hm2,此时,总生产量是每年为60 t/hm2,叶的呼吸量为25 t/hm2,生长量为5 t/hm2,枯死量为10 t/hm2。已知总生产量=生产量+枯死量+呼吸量,则该地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t/hm2,非同化器官的呼吸量是______________t/hm2。 ①该林地因人为破坏碳积蓄量逐年下降,降至200 t/hm2时,该林地进一步被开垦为农田,经过估算,在开垦为农田的5年间,碳积蓄量每年减少20 t/hm2。5年后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后的60年内,碳积蓄量以每年5 t/hm22的量增加,60年后以每年2 t/hm2的量增加。在下图中标出退耕还林后的160年内该林地的碳积蓄量的变化。从该图可读出,要恢复到该片雨林最初的碳积蓄量需要_________年。 ②通过本例,请从保护森林的意义及生态学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