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联系的这块知识,我们今天来押题,这是老师给出的2016高考押题档,希望对你们今年高考的你们有所帮助,2016势在必得! ![]() 案例1: 酱油是我国的主要调味品之一,下图所示为广东优质酱油生产过程。黄豆(又叫大豆)除了热量不足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和年降水量在 250毫米以下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外,一般均可种植。读图回答1~2题。 1.长期以来,福建、广东地区成为国内知名酱油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较低,光热充足 B.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C.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D.政策优惠,市场广阔 【答案】 A 【解析】 酱油生产重要工序是晒制发酵,对光热条件要求高,福建广东地区此条件优越,在科技、政策、降水等方面不突出。答案为A。 2.广东地区酱油厂多数采用东北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 A.东北大豆病虫害少,品质高 B.利用河运输往广东,成本低 C.我国南方地区无法种植大豆 D.东北生长周期长复种指数高 【答案】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C错误;东北地区热量不足,大豆复种指数低,D错误;但也由于热量缺乏,病虫害少,生长周期长,品质较高。答案为A。 案例2: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表1是“长沙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表”,回答3~4题。 表1 2001年和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 ![]() 3.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成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成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来源:Z,xx,k.Com]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产业的增加值比重高于就业比重,说明该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 4.据表1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答案】 B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由2001年的正值到2012年的负值可知,该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下降,不代表其产值下降,在这里要特别注意比重和产值的不同,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度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工业化将继续推动城市化的发展,因此不能说明该地区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案例3: 近年来,通化市大力发展的林下种植、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生态旅游等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全市林业经济领域和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黄金”产业。下图表示通化位置示意图,完成5~7题。 5.通化发展林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 A.位于我国最大林区长白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B.地处中朝边界,对外贸易便利,市场条件优越 C.参、药、蜂、菌、菜、禽、畜等林下特产丰富 D.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林下产业科研水平高,基础好 【答案】 C 【解析】 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区,A项错误;通化虽位于中朝边境,但林下产品的消费市场主要是国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可知,林下产业发展时间短,D项错误。故选C项。 6.通化林下种植业与图中M区域种植业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 A.商品率较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农场经营规模小 D.水利工程量大 【答案】 A 【解析】由图可知,M区域为松嫩平原,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水利工程量较小;林下产业特产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小。故A项正确。 7.通化林下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 ) A.野生动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增加 B.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降低 C.环境污染程度下降 D.环境承载力有所上升 【答案】 D 【解析】 发展林下产业能综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挖掘生产潜力,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产业收入,提高环境承载力,故选D项。林下产业对野生动物和地质灾害没有影响,不会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案例4: 下图为“安徽省历年工业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比较。”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安徽省工业发展与就业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05年与2008年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量相等 B.2001年至2009年年工业生产总量一直处于递增状态 C.工业增长率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一直呈正相关 D.图示期间工业增长率一直大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 【答案】 B 【解析】根据曲线图可知,2005年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与2008年大致相同,但两年份工业增长率不同,即工业发展程度不同。故第二产业就业增长量不同,A项错误;2001到2009年工业增长率都为正值,说明工业生产总量一直处于递增状态,B项正确。工业增长率和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在2001—2002年并不呈正相关,C项错误。2002年的工业增长率小于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D项不正确。 9.图示主要反映了安徽省( ) A.工业化的发展速度较慢 B.城市化水平的增加速度快 C.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匹配 D.工业化对就业的带动有限 【答案】 D 【解析】 图中没有反映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B,C项不正确。图中显示工业增长率为正值,说明工业化速度较快,A项错误。第二产业就业增长率变化较小,说明工业化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有限,故D项正确。 案例5: 10.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济南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济南市确定了城市向东、西推进拓展,向南控制发展,向北跨越黄河,中部城区疏散的“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十字发展战略。古老的“泉城”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1)描述济南市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的变化,并说明济南市城市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济南城市发展“南控”的原因,并指出“西进”的优势。 (3)分析济南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 (1)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变化: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以第二产业产值为主转变为以第二、三产业产值为主,且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 城市化的特点: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城市人口数量在增多,城市人口比重在增加,城市化速度在加快,城市化水平在提高。 (2)原因:南部以丘陵为主,地表起伏较大;位于河流上游,是地下水的补给区,需保护水源地;城市的主要生态区,应加强保护。优势:西部有高铁经过,并建有高铁站,交通便捷;地势平坦,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离老城区近,利于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 (3)有利条件:省会城市,交通便利;高校和科研院所多,科技力量强,科技水平高;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支持;工业基础较好,集聚效应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