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中关于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题值很多分,而且年年如此,他们是高考历史中的常考必考出题点,掌握了它们你才能得高分。今天名师一对一先给大家整理近代史的知识纲要,明天给大家整理现代史的,一定要记要收藏好哈! 两个历史阶段特征 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①政治:列强的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②经济:自然经济的瓦解,洋务运动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③思想:西方科学、民主思想、文化的传播,人们思想的启迪。 ④文化: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⑤对外: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期 ①政治: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制度的解体,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推动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②经济:自然经济的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思想: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冲击,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人们思想的解放。 ④文化: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习俗礼仪的西化。 〒 同时期的西方: 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 ①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广泛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 ②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③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④文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文学、美术的产生与发展。 两个时期: ①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两条主线: 1.西方列强的侵略; 2.中国各阶层人民反抗列强的斗争和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 【历史主体】 1外国列强的侵略: ①政治(军事): 鸦片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 →八国联军侵华(原因、条约——内容、影响) →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陆。 ②经济:鸦片战争后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输出为主→抗日战争日本经济掠夺→解放战争美国经济掠夺。 ③文化:传教士传教,日本同化政策。 2中国各阶层反抗列强的斗争和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 ①地主阶级:——迟钝的反应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背景、内容、影响) →洋务派: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背景、口号、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局限、实质) →20世纪初的清政府:1901“新政”(内容、影响) →1905∽1911“预备立宪”(经过、结果) ②农民阶级:——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明显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原因、经过、两个革命纲领的异同点、影响、失败原因) →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背景、口号、影响、失败原因) →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支持革命 ③民族资产阶级:——渐进的觉醒 →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王韬等人,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康梁维新派(即保皇派或立宪派):戊戌变法(背景、康梁维新思想形成、办报办团体、两派论战、施政纲领、百日维新内容及意义、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意义) →革命派:辛亥革命(背景、内容、结果、影响、失败原因、为什么说失败了?),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国民大革命(国共首次合作)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背景、标志、内容、影响) →实业救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④无产阶级: →五四运动:(原因、口号、经过、初步胜利、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经过、奋斗目标、中心任务、意义。) →国民革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背景、经过、评价、失败原因、启示) →土地革命,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背景、经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第五次反围缫的失败、红军长征、遵义会议、长征结束) →抗日战争,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背景、开始标志、合作标志、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国外战场、日本罪行,意义) →解放战争,实现民族独立:(背景、经过、内战、反攻、主力、推翻,意义) 社会形态 1经济史: 自然经济的瓦解(原因、表现、影响) 洋务运动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原因、表现、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初步发展→迅速发展?春天→发展受挫→显著发展?夏天→日益萎缩?秋天→陷入绝境?冬天→出现转机?又一春→结局?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 ★注意各时期的原因分析、表现、影响,特别注意前三个时期。 2思想史: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 →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和科学; →无产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成熟→解放战争→建国后影响)主要掌握重要的内容、确立标志、精髓、影响。 3文化史: 社会习俗的变迁(原因、表现、影响) 声明:高中历史(gzls11)综合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转载请注明! 高中历史隶属于,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高中历史学科服务平台,每天提供最新干货知识、学科指导、备考策略及在线答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