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中历史知识: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学习方法)
    发展:孟子(性善论;仁政说;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荀子(性恶论;仁政说;水舟之说;唯物思想等)
    (2) 道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创始人老子,主张:道为万物本原;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为理想状态;辩证思想。
    发展:庄子。思想主张:万物齐一;不执着于物。
    (3)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其历史意义
    背景: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经营方式变化,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政治:分封制度遭到破坏,贵族没落,新的社会阶层正在崛起,士阶层扩大,不同人从不同角度发表主张。
    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被打破。
    内容:各家主张战国时期的儒家和道家之外,另外还有法家思想需要注意,为后来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2、 汉朝儒学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
    背景:汉初黄老之学不能解决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后所面临的社会问题。需要新的理论适应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经过:A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有限限制君权学说)和天人合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三纲五常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与汉武帝的反应
    作用: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3、 儒学的发展—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唐朝:调和之风兴盛,“三教合一”弥漫各个领域。;儒学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影响既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又要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理或天理为其核心观念。
    (2)内容: 程朱理学 代表:程颢、程颐、朱熹。 主张:A、世界观:理。(在世界――本原、在社会――儒家道德伦理,在个人――人性)
    B、方法论: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穷尽事理。(事理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人伦道德)
    影响: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陆王心学:强调了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代表:陆九渊、王守仁。
    陆九渊主张: A、世界观:心是万物渊源(“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方法论: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王守仁主张: A、世界观: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B、方法论:致良知。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 良知支配行动。
    (3)影响:A、是宋明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B、三纲五常维系专制――消极
    C、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积极
    4、 明清时期的思想家
    (1)李贽思想:  背景: A、明朝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
    B、商品经济的冲击,市民阶层兴起,主张追求个性,发展经济
    C、儒家道德与吏治腐败。
    李贽主张: A、鞭鞑程朱理学,反对绝对权威(反对孔子思想为万世至论,反对四书五经为思考标准。)
    B、认为人皆有私,追求物质享受,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
    (2)反对君主专制与经世致用
    背景:明末清初,士大夫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将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形成经世致用思想
    代表:顾炎武、黄宗羲。
    主张: 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批判君主专制。
    (顾:<天下郡国利病书> 黄:<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影响: A、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B、冲击君主专制
    让教育回归家庭,给现实的世界寻找一个希望的出口--超级在线1对1!
    找一对一辅导老师,就来!不用奔波,在家就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