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主要涉及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激素调节,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点。在学习与复习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找出相关知识点间的联系性,快速记忆。小编将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细胞生活环境知识考点总结如下。 ![]()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1.体液 (1)体液的概念:是指生物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等液体由于直接与外界相通,所以不是体液。 ![]() 2.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1)内环境的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内环境=细胞外液 (2)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 ![]() ①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毛细血管壁有一定的通透性,正常情况下除血细胞和大部分血浆蛋白外,其他物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 ②淋巴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毛细淋巴管的功能 是回收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一些物质一旦进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经过淋巴循环汇入血浆; ③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也是单向的,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流入血浆。 ※人体内的液体并不都属于内环境,例如: 1)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 2)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等属于与外界相通的环境,因而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液体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3)体腔液、关节液虽在体内,但它们不在细胞间,不为组织细胞提供物质交换,故不属于内环境 ※不同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见下表) ![]()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1、血浆的化学成分: 1)主要成分是水。 2)气体:氧和二氧化碳等。 3)无机盐离子:钠离子(Na+)、氯离子(Cl-)、钾离子(K+)、钙离子(Ca2+)、碳酸氢根(HCO3- ) 和磷酸根(PO43-)等。 4)有机化合物:葡萄糖、氨基酸、蛋白质、核苷酸、脂质和多种维生素等。 5)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等。 6)废物:二氧化碳和含氮的氨、尿素、尿酸等。 2、组织液、淋巴和血浆成分的比较: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及其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三、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 (1)定义: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越多,渗透压越大)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 + 和Cl-。 (4)组织水肿的可能原因有: ①严重营养不良或肝脏功能减低,引起合成血浆蛋白减少,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力量减弱,组织液增加。 ②花粉等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时,组织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引起血浆蛋白进入组织间隙,血浆中蛋白质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加。 ③在某些病理条件下,淋巴管道堵塞,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组织液增加。 ④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如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引起水滞留。 2、酸碱度:(1)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保持稳定的原因:存在酸碱缓冲对,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