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政治 > 综合辅导 >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总结+习题精练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三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文化与社会》知识点总结+习题精练。有高二同学反馈说,“老师,你怎么总是发高一的课堂笔记或者高三的一轮复习,你不管我们了吗?” 看到这个,三好名师一对一感觉这段时间发的高二的知识确实不太多,所以今后会多发的,保证不让大家失望。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今天就给大家发必修三的知识总结哈!
    
    01考点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1、文化的内涵
    (1)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从范围上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正确理解文化的内涵
    “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把握“文化”的含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广义的“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以用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
    ②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③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
    2.文化的特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人是文化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没有文化。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第三:文化既指精神活动,也指精神产品。
    第四:文化具有意识形态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文化之分。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一般没有阶级性,但有民族性和和区域性。
    02考点二:文化的形式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从静态角度看: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从动态角度看:包括各种文化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03考点三: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04考点四:文化与政治的经济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A.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B.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2)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05考点五:文化与综合国力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综合国力是一个主权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综合国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
    2.提高文化竞争力
    (1)必要性
    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2)对策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06考点六: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表现和特点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文化素养的高低,影响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效果。
    注意以下误区:
    误区一: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任何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注意: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误区二:文化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注意:不能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物质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并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作用于客观的物质世界,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习题精练
    1.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通过审题肢,马上可排除错误的题肢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得出正确答案C。
    2.(台湾果农为提高水果附加值,把冰激凌灌入柿饼中,使之具有双重口味,并别出心裁地将其取名为“你柿我的冰激凌”。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推向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热捧。这体现了(  )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总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D.文化发展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材料中“由于加入了文化元素,该商品受到消费者的热捧”,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A说法符合题意。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说法错误。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的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C中“总能”说法过于绝对。D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答案选A。
    3.“一月一镇一场”“一月一镇一赛”“一镇一演”是海南省某县着力打造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鼓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参加演出的群众越来越多。县政府的做法(  )
    ①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②激发了群众文化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其精神力量
    ④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以群众文化活动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两个关键点:一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二是以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实现群众的文化权益,而群众的文化权益不能随便扩大和缩小。本题需要学生审读材料,理解县政府积极为群众搭建表演舞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的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