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 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问题的地域性: 城市——交通、工业、人口过于密集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四大类) 乡村——资源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了生态破坏严重 例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要了解原因) 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见以前各种环境问题的分析) 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人口压力 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 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 环境问题的本质: 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速度,或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 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生态破坏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污染 20世纪60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的概念,其内涵有以下三方面: A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B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C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2)原则:要理解其含义——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见3、4、5的分析)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途径(可以中国为例说明)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1)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 C深刻的环境危机 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2)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 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以留民营村为例) 个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 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参与,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自备篮子购物、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节水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