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高中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知识点总结、学习计划、同步辅导资料!

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中历史 > 学习方法 >

高二历史:宋元部分知识点总结

http://www.newdu.com 2018-11-27 高考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宋元时期(907-1368年)
    一.朝代更替
    五代(亡于北宋):黄河流域,相继出现 梁唐晋汉周(907-960)
    十国(亡于北宋):南方 相继或并立十个政权,其中一个在山西(907-979)
    北宋:(960-1127亡于金)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与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契丹)916-1125亡于金
    西夏(党项族)1038-1227 都城今银川
    元昊建立 亡于蒙古
    大理:唐后一直存在,亡于蒙古
    金(女真)1115-1234 完颜阿骨打建立 亡于蒙古
    南宋:(1127-1279亡于元)
    于南宋并存的少数民族政权:西夏、大理、金、蒙古政权(元)
    元:(1271-1368) 1272年迁都:上都——大都(北京)
    1279年完成大一统(完成统一的朝代:秦晋隋元)
    二. 阶段特征:中华文明在隋唐文明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三. 特征表现
    政治:
    ①国家政权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A.汉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并立
    B.北宋的局部统一(979年)
    *北宋为何无法完成大一统:
    加强中央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
    采取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需外等政策;
    少数民族政权刚建立,处于上升阶段,力量强大;
    民族矛盾激化。
    C.王安石变法:背景 ;内容:影响:原因
    D.元的大一统:1206年,铁木真被尊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260年,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
    1271年,改国号为元
    1272年,定都大都
    1279年,灭南宋
    E.忽必烈改革:北京:内容:影响:
    ②****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和加强
    北宋: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影响: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中央集权加强;造成三冗。
    元:中央:一省制(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
    地方:行省制(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澎湖地区)、通政院(驿站制度、传递公文)
    经济: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江南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农业:
    ①宋土地兼并严重:北宋初不抑兼并;
    ②租佃制仅次于自耕农;
    ③南方经济发展:北宋定都汴京,通过汴水运粮,说明北宋立国靠东南地区的财富。经济上
    南强于北的地位确立,南方经济重心。(天下粮仓:苏湖常秀-浙江嘉兴)
    南方农业发展原因:唐安史之乱后,南方开始北民南迁;
    南方相对稳定;
    统治者的重视;
    政治中心南移
    手工业:
    金属冶炼:北宋:煤普遍使用(汉开始)
    南宋:焦炭开始使用(明普遍)
    纺织:宋:棉花种植从边疆传到内地。
    元:黄道婆发明了“捍弹纺织”的工具脚踏三锭纺车。元明时期松江成为棉纺中心。
    制瓷: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各地出现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元朝:彩瓷时代,青花、釉里红;
    私营手工业明显增多,技术和规模都有一定发展
    商业:
    ①突破了坊市界限,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夜市草食晓市兴盛;
    ②北宋出现了交子,反映商品经济发展;
    ③专门娱乐场所:瓦子 适应市民阶层需要;
    ④城市经济功能增强,政府的监视控制减弱,北宋政府不直接管理商业活动。
    ⑤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泉州;
    泉州在元朝成为最大的贸易港口,是货物集散地。
    ⑥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松动(表现:商人地位提高)
    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均输法(狩猎、开山、采石)
    文化:
    ①科技发展出现高峰
    印刷术:毕昇(北宋)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以前司南多用于看风水,南宋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火药:宋广泛应用在狩猎、开山、采石,火药武器:火箭、突火枪
    元朝火药传入欧洲,约14世纪,使资产阶级战胜贵族
    天文历法:郭守敬(元)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授时历》;沈括(北宋)《梦溪笔谈》
    农书:王祯(元)《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农桑辑要》(元)
    ②思想:理学——儒学的新发展
    理学产生背景:佛道的广泛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三教合一盛行
    唐宋一些儒学家进行思考、探究,形成宋代新儒学。
    含义:以儒学为基础,吸收了佛道思想,确立了一套更为精密的,以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
    代表:程朱理学:理是万物本原;体现到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到人身上是人性;
    方法是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
    南宋成为官方哲学,元朝,朱熹的《四书章句集著》为科举考试内容。
    陆九渊:南宋心学代表人物
    主张:心即理也,理是万物的本原
    方法:发明本心,内心反省;
    评价:积极: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消极: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③文学艺术:世俗化,多元化
    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有意无法)
    绘画:文人画、风俗画
    发展原因:文人阶层壮大;
    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注重个人品德修养;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
    文人画:注重内心修养,宋代,文人画由写实转向写意。
    北宋:构图气势雄伟,画风阳刚豪放。(北宋局部统一;经济发达社会稳定)
    南宋:以江南风光为主,构图不对称,(南宋偏安江南)
    风俗画:张择端 北宋 《清明上河图》
    文学:宋词元曲
    宋词产生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便于吟唱,表达情感。
    代表: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元曲产生原因: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城市经济发展,民俗文学繁荣。
    代表:马致远、张养浩
    戏曲:宋末:南戏,浙江温州一带,形成了完备的戏曲形式;瓦舍,娱乐场所。
    元:元杂剧,表明古代戏曲成熟,进入黄金时期。
    特点:时空自由,象征虚拟动作表意。
    代表: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杂剧四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A版
高中数学B版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历史
高中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日语、俄语
学习方法
高中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