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即将开始,很多考生担心自己能否在规定时间内答完所有考题。小编认为:这是高考的大忌,根源在于答题时间分配不科学,答题注意事项把握不准确。下面小编为广大考生分享高考语文答题时间分配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大家合理安排答题时间。 (考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合理调整) ![]() 总体原则 总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种,平均每分钟得1分。默写题、选择题稍快一些,要给作文留足60分钟的时间。 各个题型时间分配 1、现代文阅读,3个选择题,共9分,大约需要10分钟。 2、文言文,3个选择题,2个翻译题,共19分,大约需要15—20分钟。 3、诗歌阅读题,2个小题,大约需要10分钟。 4、默写题,6个空,共6分,控制在2分钟左右。 5、大阅读题(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4个小题,大约需要25分钟。 6、语言文字运用,大约需要15分钟。 7、作文,共60分,最少需要60分钟,这是底线。即使时间不够,最好也有一个提纲,再动笔。 语文答题时间如何分配 考前20分钟到达考场 太迟了,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个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开考后前5分钟 1、发卷前,首先暗示自己:这只是一次平常测验!我自信,所以我成功! 2、接到试卷,要不慌不忙地在规定处按要求写上姓名、填涂考号、贴好条形码,然后检查试卷、答题卡是否有缺漏、破损情况。 3、接下来快速浏览全卷,大体弄清试卷的版块结构、各种题型,此时切忌一边看题一边急着抢时间考虑答案,因为你不能指望哪道题可以一眼看出答案。对于作文,无论是什么题型,无论是否熟悉,都不必深想,相信自己一定有话可说,一定可以写好。大体浏览一遍,心情就会慢慢放松,等到答卷铃响,就可集中精力答卷。 开考后前30分钟 1、开考后首先集中精力完成客观选择题前两题(3-5分钟),语言表达题需要5分钟。做选择题力避两种倾向:一是一味抢时间、求速度,这样势必导致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密,从而出现不应有的失误;二是速度过慢,太过谨慎小心,甚至反复徘徊不敢选。文言文需要15-20分钟时间,选择题一定注意排除法,加大语境意识。翻译题要注重直译,逐字逐句落实。 2、选择题审题要细,一定要看清选是还是选非,可以在题目的正确与不正确等这样一些字眼上加上着重号。 3、做选择题要有一次成功的意识,既注意考点设置,又要凭借语感。如有二选一时干扰性极强的情况,也一定要在认真辨析的前提下,定下一个预选答案,这时可在题号前打一个问号,以备做完后有针对性地检查。 4、选择题每做一题,必须在题号前写明答案,切忌在选项上打,这样可能导致填涂失误;也不要选定一个便手忙脚乱在卡上填涂一个,这样会阻碍思维。 5、选择题全部做完后,便集中时间填涂答案,要注意:首先在所选答案的方框内一次性做好记号,如打小,或者涂黑点,并按题号再一一核对无误,然后一次性按要求规范填涂。 开考后30-90分钟 1、第三题诗歌鉴赏,注意根据老师的指导读懂诗歌大意。然后读题、做题。时间大约6分钟。第四大题,名句填空最多4分钟。把这两题控制在10分钟之内。 2、第五、六主观题应力争在50分钟内完成,即开考后一个半小时内要完成作文以外的所有试题。 3、每年高考语文都实行网上阅卷,同学们在答主观题时一定要有强烈的规范意识: 一是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答题卡上不允许书写潦草,乱涂乱画; 二是对号入座,按题号在规定的矩形框内作答。绝对不能张冠李戴甚至私自改动题号,这样会导致扫描无效,判分为零。 三是要点分明,表述规范。主要是诗歌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些题型,一定要据分值设定要点,4分、6分题先观点后阐释。 最后1个小时 1、作文时间要确保55分钟,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审题立意,并列好提纲,然后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形成文字。 2、作文要力避扣分点:缺题扣2分,字数每少50字扣1分,错别字或卷面脏乱扣分,不完篇扣分等。 3、网上阅卷,书写以清晰、整洁为原则。字不宜过小或大而潦草,或用力过轻;如有写错处,字数少可用橡皮擦,字数多最好用直尺在上面划一横线,不允许用其它方式夸大暴露问题。 4、留下3到5分钟做全卷的检查,不要轻易改动选择题答案。 考场小技巧: 1、临进考场前,最好不要与同学扎堆,以免紧张情绪相互蔓延,你可以独自静处一会儿,在允许的情况下提前15-20分钟进入考场,看一看考场四周,熟悉一下环境,如果有认识的同学,可打招呼以放松心态。 2、坐在座位上,尽快进入角色;不再考虑成败、得失;文具摆好,眼镜摘下擦一擦,把这些动作权当考前稳定情绪的“心灵体操”,提醒自己做到保持静心、增强信心、做题专心、考试细心。 3、拿到试卷5分钟内一般不允许答题,可以对试卷作整体观察,看看这份试卷的名称是否正确、共多少页、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听好监考老师的要求(有时监考老师还会宣读更正错误试题)。 4、在考场上,有时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由于紧张,一时想不起来,可事后不加思素,答案也会“油然而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舌尖现象”,遇到“舌尖现象”,最好是把回忆搁置起来,去解其它问题,等抑制过去后,需要的知识经验往往会自然出现。考试时,一时想不起某道试题的答案,可以暂停回忆,转移一下注意,先解决其它题目,过一定的时间后,所需要的答案也许就回忆起来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