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与 寻 周怿霖(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二) 黑压压的钢铁森林里,所有人都在无止无息地奔跑,奔跑…… 从小到大,我们不停地被灌输“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一至理名言,乖巧的我们深以为然,充分付诸实践。于是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目标所充斥,他们像沼泽底部不断上涌的泡泡裹挟着我们的周身。我们不断追求达成目标,像一个接一个的冲刺跑。每到大一点的目的地,一些泡泡消散了,但随即聚起得更多更厚,于是我们带着他们继续冲刺……几乎被压垮,几乎要窒息。这样一味追求那所谓目标,真的会让人生更有意义吗? 说我们习惯于奔跑,不如说我们害怕停下,这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焦虑。我们不能允许我们的时间空白,于是地铁上、电梯上,深知赶路途中,无法忍受碎片化时间空白的我们,用手机、过量信息将空隙填补得密不透风。我们的节拍精确到每月、每天,甚至每分每秒,我们像不停转动的齿轮,费力地咬合着生活的链条,在完成一个个新的目标中迎来一节节新的链环,永远在轮回中磨损自己的棱角。铺天盖地的言论告诉我们,时间=金钱=成功=快乐,可为什么我们活得像生活的奴仆,被目标所支配,失去了自我。我以为填满空白就会有快乐,我以为永远在奔跑就不会感到疲惫,可是心灵的空空荡荡,却把迷茫和无助摔在我们的脸上。 我们总是把日子过成一场场紧盯地面的觅食,贪婪地在平面内寻找着自己所向往的高度,试图用没有厚度的目标叠造出一架通往天空的天梯,不断追求着所谓的目标,让表面上的富足与充实在平面上泛滥,可心灵的丰富,灵魂的厚度,又该如何用冰冷苍白的目标堆砌? 其实我们很少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更多时候,我们是跟着模糊的感觉,或者参照他人的模版、范例,这几乎成了一种本能。几十年的演化,似乎打造出了一套完美的价值体系,随之是一个成功模版。那些似乎比标准答案更“标准”。所以,很多人总以为,我知道最近将要做什么。买更新的手机,更贵的饰品,更大的房子,千篇一律,枯燥干瘪,还洋洋得意自诩“踏实”。可你是否知道,你真正想要什么。我们湮没在现代洪流中,一次次把自己打磨抛光,只为和目标来个完美精准的镶嵌,可生拉硬拽地塞进别人的模板,真的让你快乐吗?你需要的,一直只是你自己的向往。 我们在探求结果的路上用力过猛,却忘记了最初始懂得内心的渴望,那些如出生婴儿般赤裸的渴望,向人张开双臂,让人向往,甚至敬畏,不掺杂任何念头,只是仰望天空时,冥冥中便有声响,冥冥中自有方向,那时这个平面以上的世界,涤荡着世俗的浮华,将世人遍体的尘泥一点点剥落,逼迫人不加躲闪地直视自己,又像母亲般为孩童指引方向。你遥望的,一直都是你最初始的方向。 所幸,总有人不甘愿无谓地在洪流中浮沉,不舍得摒弃那颗灼灼的本心。庄子弃官而归,隐居山林荒野,终著《庄子》传世;牧羊少年圣地亚哥遵从甜美,一路前行,最终觅得宝藏;女教师一封“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为她找到自己理想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他们从心的召唤,探世界的真与美。 我们早该寻觅自己的向往,自己的方向,为自己的热爱而存在,不为了寻找目标而寻找目标,而是从心去发现真与美,去接受一场身心的洗礼。雨后被矮草遮住的湿滑草地上有颤抖着触角的蜗牛,停着乌篷船的平滑水面上有白鹭倏忽掠过,橘黄色暮光里的乡村升起灰白色的炊烟。你踱着步,身旁的人匆匆跑过,你微微一笑,这一笑便是自信平和,是内心的丰盈,是人生追求的了然。你不必求,却已经在路上,一直在路上。 (指导教师:李莜红) 【点 评】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一主题,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追与寻”进行了探讨和反思。作者有着极强的观察思考能力,能通过自己的思索找寻答案,那就是“从心的召唤,探世界的真与美”。本文语言流畅准确,生动的叙述是本文一大特色,这也体现了作者观察的敏锐和细致。另外,文中几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更使文章锦上添花。 我懂得了 范向荣(山西省阳高县二中初二) 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王者必须永远接受孤独,他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同,更不需要任何人的怜悯,王者绝对可以在平静的坏境下独行。 可世人皆厌恶孤独,我们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开怀大笑,喜欢和家人一起谈天说地,喜欢和伙伴们一起做“白日梦”……但我们不喜欢一个人的晚饭,不喜欢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喜欢这一份寂静的孤独。 南森曾说:“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纪伯伦曾说:“人可以在社会学习,然而,灵感却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会涌现出来。”这些伟大的人物告诉了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应该懂得享受孤独,学会享受孤独。 享受孤独不是放纵自己,而是去充实自己。自律的人,独处会升华自己、充实自己。人最需要的也是独处,只有在自己和自己对话时人们才能发现自己,去认识自己,看透自己的缺点,从而雕刻自己、改变自己。 有一位在石油公司工作的青年,他负责巡视并确认石油罐盖有没有焊接好,这是一份无聊而孤独的工作,但正是如此,让他从中找到突破。他发现,每焊接一个石油盖,需要焊接剂39滴,他想:为什么不能减少一两滴呢,这样不是更节约?于是,他一个人默默做了很久的实验,终于研究出了完美的“38滴型号”的焊接机,这种焊接机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够为公司带来五亿美元的利润。这位青年就是约翰·洛克菲勤。这个故事说明独处也是一件好事,孤独也不必惧怕。 在你孤独的时候,试着去放下浮躁,把心静下来。或是唱一首跑调的歌儿,或是写一篇零碎的散文,或是画一幅“抽象派”的大作,又或是端一杯热茶坐在窗边倾听自然,又或是悠闲地在院子里散步……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会享受孤独。 我懂得了珍惜眼前这份静谧,去雕刻更完美的自己,从此不惧孤独,不怕风浪! (指导教师:贾淑文) 【点 评】发现孤独的意义,从独处中获得充实,从独处中认识自我,雕刻自我,这正是自觉贯彻了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传统美德。虽然对于孤独的理解还有待深入,但已经难能可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