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末考 >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
    1.B2.D    3.B    4.材料一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首先提出“批判”的概念,引出话题;然后指出鲁迅的“批判”是一种文学的批判;再指出鲁迅的“批判”的核心是“批判国民劣根性”;最后得出结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最后落实为“批判国民劣根性”。    5.①概念内涵上:孔子的“立人”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的意思,是其“忠恕之道”中的“忠”道;鲁迅的“立人”是指人的彻底解放,即“尊个性而张精神”,立“有精神自觉”的人。(立具有独立人格、批判思维、思想自由的人,类似答案也给分。)
    ②提出目的上:孔子是为了说明仁道,教导子贡实践“仁”要能近取譬,推己及人;鲁迅是为了改造社会现实,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让国民能够真正地认识自身文化和性格的劣根性”“追赶世界新潮流”“建立现代国家”,类似答案也给分。)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他的批评不涉及抽象的概念理论”错误。材料一第二段提到鲁迅的批判“不囿于”“不喜欢”“不仰仗”“不追求”哲学概念理论,并不表示鲁迅批判“不涉及”概念理论。
    C.“回归理性境界”错误,偷换概念。奴性、悟性、理性属于精神发展的三个阶段,材料三是说“从奴性状态上升到悟性境界”,而非“回归理性境界”。
    D.“这是因为鲁迅是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所以常招致误解”强加因果,“从根柢上深刻反思中国人的精神和思维方式”说明鲁迅认识深刻,“因而至今总有人骂他,攻击他,也总有人推崇他,纪念他”说明有误解和攻击,也有推崇和纪念。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鲁迅对民族人性的内审与反省,深刻改变了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说明鲁迅考察了西方的现代化道路,是为了明确中国的“现代文明”错误,材料三“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自觉就需要本民族和全人类的思想家、文学家,对本民族的精神以至全人类的人性进行内审与反省,并以文学为途径把自己反思的结晶传达给人民,以改变本民族的精神和人类的人性”是就所有民族和人类发展而言,并没有指向鲁迅,“鲁迅毕生所致力的,就在于对中国人精神的反思”只是说明鲁迅致力于此。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根据三则材料,“劣根性”指的是国民“精神”“人心”“思维方式”上的痼弊。
    A.“一个自己傲然地坐着,一个自己卑劣可怜地,向了坐着的那一个自己跪着”,批判人“既为主,又为奴”的自我身份的二重性。
    B.表达了作者对死难者的深切哀思,激发了作者面对敌人的刀丛剑树而进行殊死搏斗的战斗豪情,又  表现了作者在“长夜”气氛下的愤慨之情。不属于鲁迅批判的“国民劣根性”。
    C.揭露反对派的无耻行径。
    D.“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涉及国民的自欺欺人与“精神胜利法”。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整体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层层推进。
    材料一共有6段。第1段,“‘批判’一词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指……”,提出“批判”的概念,引出话题;
    第2段,“鲁迅的‘批判’也具有独特的哲思魅力,但并不囿于哲学和理论”“他的批判并不仰仗也并不追求高深玄妙的概念理论的架构,乃是整个生命(活泼的智慧、情感与意志)的全然投入。表现出来,更偏重于苏珊·朗格所谓‘情感的形式’,也就是文学”指出鲁迅的“批判”是一种文学的批判;
    第3段过渡,指出“鲁迅遗产也可以说就是批判的文学或文学的批判”;
    第4段,“这具体就是他所提倡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其核心,就是‘批判国民劣根性’”指出鲁迅的“批判”的核心是“批判国民劣根性”;
    第5段,“为什么‘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最后落实为对‘国民性’或‘国民劣根性’‘坏根性’的批判?”提出问题;
    第6段“这是因为在鲁迅看来,社会现实的改造直至文明传统的更新,关键在‘人’,‘人’的关键在‘精神’,即通常所谓‘人心’”“他的真正目标仍然是坚定不移地‘直指本心’:‘批判国民劣根性’”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批判国民劣根性”。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己欲立而立人”是说自己要站稳,才能扶起摔倒的人。从概念内涵的角度看,这是儒家思想“仁”的具体体现,是其“忠恕之道”中的“忠”道,强调要尽责坚守,要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从“‘其首在立人’,也即人的彻底解放”“他更重视与强调‘人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可知,鲁迅的“立人”是指人的彻底解放,即“尊个性而张精神”,立“有精神自觉”的人。
    “己欲立而立人”,从提出目的角度看,想要帮助人的前提是自己要先有实力。如果自己都站不稳,看到别人摔倒,你又怎么扶他呢?孔子是为了说明仁道,教导子贡实践“仁”要推己及人;从“在现实层面的现代化(‘现代文明’)目标与道路上,强调‘立人’是‘立国’的前提与基础,逻辑与历史的起点与终点(最终要建立的现代国家是‘人国’)”可知,鲁迅是为了改造社会现实,使中国实现“现代化”。
    6.C7.A    8.①魔幻的故事情节有现实根据。比如,“光海航行”的现实原型就是“大海航行”。
    ②魔幻的细节生动逼真,与现实没有违和感。比如,写“光海”里的潜游,漂浮着各种物件等情境真实生动,让读者如临其境。
    ③魔幻的事物和现象象征、暗示现实生活(或“表现心灵的真实”),如在光里航行象征现实中孩子们(或“人类”)对梦想的追逐(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9.看法一:这是悲剧。
    ①小说以37个孩子(集体)意外溺亡在“光海”里为结局,凄惨悲怆。
    ②孩子们因追逐梦想(或“自由”,或“快乐”,或“诗意”)而不幸丧命,令人哀伤悲悯。
    ③没有现实土壤的梦想是令人悲叹的(或“人们生活在一个不会做梦的城市里,这是社会的悲哀”)。
    ④将人生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警醒读者思考人生,这是悲剧的本质特征。
    看法二:这不是悲剧。
    ①结尾不是现实意义的死亡,而是一种心灵迷失。即习惯于旧体制的孩子们为美妙梦想所惑,迷失在天马行空的梦里。
    ②孩子们在金色的光海中获得了一份“永恒”的快乐(或“自由”,或“诗意”)。
    ③兄弟俩掌握了光海航行术,勇敢而执着追梦的孩子或许能成功找到灯塔与彼岸。
    ④孩子们探索了航行术,看到了海,比起永远禁锢在大陆上的其他人,未尝不是一种幸福的经历。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有时也不免过于任性,没有考虑到环境的改变”错误。孩子要求买皮划艇和潜水装备表现了他们对理想的执着。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循环叙事结构”错误。时间在重复轮回,但故事正在递进发展,不能说循环。
    故选A。
    8.本题考查学生文章写作特色的能力。
    考生要想准确从“魔幻”与“现实”的关系角度简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就要结合题干中马尔克斯说“在我的小说里,没有一个字不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的这句话。
    小说虽然是魔幻小说,但是依然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由“一股清凉如水的金光流泻出来,他们任由它流到近三尺深;于是关掉电门,拿出划艇,就在屋内的小岛之间随意航行”可知,“光海航行”的现实原型就是“大海航行”,所以魔幻是有现实依据的。
    文中写了孩子们在“光海”里潜游,漂浮着各种物件,如“豹皮沙发和安乐椅在吧台流出的酒瓶和大钢琴间高高低低漂浮着,钢琴上的马尼拉罩巾载浮载沉……家用品诗意盎然……孩子们跳舞用的军乐队乐器,在母亲水族箱里游出来的彩色鱼儿间漂来漂去……”“几个月后,他们渴望走更远,就要求全套的潜水装备,包括面具、鳍状肢、氧气筒和压缩空气枪”等情境真实生动,魔幻现实小说再现了现实的情景,让读者如临其境。
    由“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可知,魔幻小说中魔幻的事物是现实的象征,光里航行象征现实中孩子们(或“人类”)对梦想的追逐(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读懂这些语句,可以知道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细节要生动逼真,与现实没有距离感,其中的故事情节要有现实根据,魔幻的事物和现象要有象征意义,能够暗示现实生活。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按照题干要求可知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阐述理由时,要结合小说中“光海”的象征意义,集中阐释自己对于“孩子们溺死在光海中”这一结局的理解。
    如果认为这是一个悲剧,可从“孩子们溺死在光海”是真正的死亡出发,孩子们因追逐梦想而不幸丧命,这正符合悲剧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特质,充满了悲剧色彩;同时结尾处也提到人们生活在一个不会做梦的城市里,而会“光海航行术”的孩子们已经溺死,这无疑进一步加重了悲剧色彩,将孩子们的悲剧进一步上升到了社会的悲剧。没有现实土壤的梦想是令人悲叹的,将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警醒读者思考人生,这是悲剧的本质特征。
    若认为不是悲剧,可从“孩子们溺死在光海”是一种象征,不代表真正的死亡出发,这里的“溺死”象征了孩子们迷失于天马行空的梦想中,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永恒”的快乐和自由,虽然孩子们追逐梦想而迷失,但相比于现实中连梦都看不到的人来说,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同时结尾也描写了兄弟俩航海的行动,“托托戴着潜水面具和仅够抵达港口的氧气,坐在船尾,随浪潮摆动,手握紧双桨,正在找灯塔;乔尔浮在船头,还在用六分仪寻找北极星”,这其中也寄托着作者希望他们终有一天找到灯塔和彼岸,摆脱迷失的愿望。
    10.A11.C    12.C    13.(1)他夺取了敌人的军旗,在昌邑城下立功扬名,由于梁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了李广,回朝后,没有受到封赏。
    (2)匈奴兵也以为汉朝在附近埋伏有军队,想趁夜偷袭他们,匈奴的军队都掉头撤离了。14.①见到数千敌兵上山列阵,李广让手下骑兵继续前进,让敌人以为自己有伏兵; ②离阵二里左右时,令手下士兵下马解过夜,让敌军坚信自己不走; ③有敌来犯,只派十余人上马射杀,随后解鞍,令士兵纵马卧。胡兵一直不明就里,不敢进击,半夜引兵退去。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随军攻打匈奴,因为他善于骑马射箭,斩杀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担任了汉朝的中郎。
    “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中“以良家子”作状语,修饰“从军击胡”,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
    “用”是“因为”,“用善骑射”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A。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正确。
    B.正确。句意: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和卫律所率领的投降之人。
    C.“吾去大军数十里”,“去”,距离。句意:我们距离大军有几十里。/“乃令张仪详去秦”,“去”,离开。句意:于是命令张仪假装离开秦国。两个“去”不同。
    D.正确。
    故选C。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上山摆好阵势”错,“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上山去摆好阵势的是匈奴的骑兵,李广在突遇匈奴大军后,沉着应对,设计吓退几千名匈奴骑兵。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1)“取”,夺取;“显功名昌邑下”,省略介词“于”,同时状语后置,在昌邑城下立功扬名;“以”,由于;“赏不行”,没有受到封赏。
    (2)“夜”,名作状,在夜晚,趁夜;“汉有伏军于旁”,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汉于旁有伏军”,汉朝在附近埋伏有军队;“引”,掉头;“去”,撤离。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可知见到数千敌兵上山列阵,李广让手下骑兵继续前进,让敌人以为自己有伏兵;
    结合“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可知离阵二里左右时,令手下士兵下马解过夜,让敌军坚信自己不走;
    结合“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可知有敌来犯,只派十余人上马射杀,随后解鞍,令士兵纵马卧。胡兵一直不明就里,不敢进击,半夜引兵退去。
    参考译文:
    李将军名叫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他的先祖叫李信,在秦朝时担任过将军,就是追击并捉到了燕国太子丹的那位将军。他的家原来在槐里县,后来迁到成纪。李广家世代传习射箭之术。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随军攻打匈奴,因为他善于骑马射箭,斩杀首级和俘虏敌人很多,担任了汉朝的中郎。李广曾经随从皇帝出行,常能冲锋陷阵、突破险阻以及格杀猛兽,孝文帝说:“可惜啊,你没遇到时机!如果让你正赶上高祖的时代,封个万户侯还用说吗!”吴、楚起兵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反击吴、楚叛军,他夺取了敌人的军旗,在昌邑城下立功扬名,由于梁王私自把将军印授给了李广,回朝后,没有受到封赏。调任他担任上谷太守,后来李广转任边境各郡太守。他曾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太守,都因为奋力作战而出名。后来又调任到上郡。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受宠的宦官跟随李广领兵反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转身放箭,射伤了宦官,把他的那些骑兵几乎杀光了。宦官逃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于是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路,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而李广亲自去射击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李广)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有几千名匈奴的骑兵,(他们)看到李广,认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很惊慌,就上山去摆好阵势。李广的一百名骑兵也都非常惊恐,想要快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距离大军有几十里,现在像这样凭着一百名骑兵逃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把我们)杀光。现在我们停留(在这里),匈奴一定认为我们是大军的诱敌部队,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命令各位骑兵说:“前进!”(骑兵)前进到离匈奴阵地还有二里的地方,停下来,(李广)下令说:“全体下马并解下马鞍!”他手下的骑兵说:“敌人人多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匈奴人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跑,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认为我们是诱敌之兵的猜想。”就这样匈奴的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跨上马带上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往,射死了那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之中,解下马鞍,命令士兵都放开马,躺卧到地上。这时正值日暮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这事奇怪,不敢进攻。半夜的时候,匈奴兵也以为汉朝在附近埋伏有军队,想趁夜偷袭他们,匈奴的军队都撤离了。
    15.C16.①“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一句回忆了词人早年的战斗经历,下阕中的“悔”字道出了自己被罢官后无法到前线抗金的懊悔之情。②“悔”字与“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相呼应,委婉表达了兵书写成却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③“早信”句与《长杨赋》的典故,映射了当时统治者的昏聩无道,透露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气。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词人终于在现实的打击面前选择释然离去”分析错误,根据后文“叹息无人付”“当年悔草长杨赋”实际表达的是自己遭受排挤,不被知遇,无法施展才能抱负收复大好河山的悲愤,所以词人并没有释然。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上阕中“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是说作者回忆年轻时在西北边疆战斗的情景,自己横戈跃马的战场,大散关和渭河也一定还是原来的样子吧。“应”字是悬想,但愿“如故”,更担心能否“如故”,表明词人对国事忧虑的深重。所以“悔”字道出了自己被罢官后无法到前线抗金的懊悔之情。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作者想到将来黯淡的前途,顿时萌生了驾舟隐居江湖的想法,只可惜自己早就了然于胸的那套北伐抗金策略无人可以托付,不能让其继续为恢复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悔”字与“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相呼应,委婉表达了兵书写成却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如果早知道我的一腔爱国之志和作战策略终不会得到皇上的理解和采纳,我当年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劝谏皇上呢?这里作者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长杨赋》是两汉辞赋家扬雄的名作,他是为了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纵胡客大校猎才献上这篇赋的。这两句表面上是说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陈述什么恢复方略,其实在于抒发自己遭受排挤,不被知遇,无法施展才能抱负收复大好河山的悲愤。这“悔”的后面,实在是“恨”!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17. 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指”“迩”“见”“馔”等。
    18.D19.①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
    ②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
    ③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反语;
    D.表示突出强调。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空后“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中的“即”可知,此空是对后边四种权力的总领,结合空前“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可知,此空是说他把权力划分为了四种类型,从而可得出答案“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
    ②处,根据空后“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可知,此空是说明费孝通对乡土变迁也有考察,根据前句中“在……的同时”可得出此空可用“并没有忽视……”,从而可得出答案“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
    ③处,根据空前“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中的“不是……”可知,此空应用关联词“而是……”,根据空后“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可知,此空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计划社会生活,从而可得出答案“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
    20.C21.B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处,此处强调的是《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令人赞叹,故选“惊叹”。“惊叹”,惊奇赞叹。“侧目”,斜着眼睛看,表示畏惧或愤恨。
    第二处,结合前文“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可知,此处是说人物形象生动逼真,故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强调的是形似,意思是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栩栩如生”强调的是神似,意思是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好像在动。
    第三处,由后文“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可知,此处强调王熙凤她非凡的治家本领,故选“不负众望”。“不负众望”,指为人所信服,很争气,不辜负大家的希望。“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第四处,按下文说“她在贾府颇得人心”,应填“谈笑风生”。“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谈笑风生”,是指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
    故选C。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由前文“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所以应该紧跟“精明干练”;由后文“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再写“艰难窘迫”,故排除CD;
    由原文,作者是要强调王熙凤的“精明强干”而遭暗算,而不是强调“遭暗算”,所以转折词“但”应该放在“精明强干”前,排除A。
    故选B。
    22. 表哥     表嫂     外祖母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的能力。
    ①这个人物是贾宝玉。这是贾宝玉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描写,极言其相貌出众,是其性格的一个外在展示。“面若中秋之月”中的“中秋之月”指是肤白清朗;“春晓之花”指面色鲜艳润泽。“鬓如刀裁,眉如墨画”,鬓角似刀剪裁过一般,是鬓发整齐的意思。眉像墨画的,说他眉粗且极黑如墨。“面如桃瓣,目若秋波”,是说脸形如桃瓣。“秋波”是说宝玉眼中有神。“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是说宝玉即使发怒时面容也像微笑,生气了也是一副含情脉脉的样子。宝玉的父亲贾政是黛玉母亲贾敏的兄长,故黛玉应称呼宝玉“表哥”。
    ②判词说的是李纨。判词第一句“桃李春风结子完”隐含李纨之名,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隐含贾兰之名,后两句描写李纨的品质并点明她操劳一生落得诰命的可悲命运。李纨的夫君贾兰是黛玉的表哥,故黛玉应称呼李纨“表嫂”。
    ③贾母是贾代善之妻。贾母,又称史太君,贾府上下称她为“老祖宗”,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娘家姓史,也是四大家族之一。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位者,她是贾赦和贾政的母亲,贾宝玉的祖母,史湘云是其娘家兄弟的孙女。她的一生是贵族的代表人物,享尽一生荣华富贵。贾母是黛玉贾敏的母亲,故黛玉应称呼贾母为“外祖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