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文学知识试题汇编及分析
http://www.newdu.com 2025/05/19 07:05:06 人民教育出版社 佚名 参加讨论
福建省连江县第三中学 黄财武 关于文学知识题,江苏、福建两地试卷的分值比较高,分别是15分和10分,考查了考生对规定篇目作品内容的熟悉程度。北京、湖北、浙江、江西、重庆等五地试卷则以两三分不等的分值考查考生对教科书涉及到的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其余十一份试卷没有文学知识题。 1.(北京卷)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1)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3)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4)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 李 白 苏 轼 欧阳修 B.白居易 曹 植 辛弃疾 司马迁 C.白居易 李 白 辛弃疾 欧阳修 D.李清照 曹 植 苏 轼 司马迁 【参考答案】B 【解析】 ①句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典出白居易《琵琶行》诗:“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用以形容悲伤凄切。 ②句李太白《将进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曹植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曹植少以才华为父亲曹操赏识,谢灵运以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他颇有功名事业心,一生追求“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却于丕、睿两朝,备受猜忌,终生不用,有志难展,结果英年早逝。李白钦佩其才干,同情其遭遇,借以自况;加之曹植与酒联系颇多,正好切事,所以用为例证。 ③句“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郭沫若为济南大明湖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上联论及辛弃疾词风豪放。“铁板铜琶”一词,本为前人评价东坡词风之语,出现在南宋俞文豹《吹剑录》里,是为了区别东坡与柳永的不同词风。原文为“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东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里对联中引用“铁板铜琶”一词是用以说明辛弃疾豪放词风的,“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说明辛词地位,东坡为宋代豪放一派代表人物,而辛弃疾为东坡之后豪放词风之集大成者。 ④句“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于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 2.(福建卷)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A.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操设法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把曹操送给他的金银财宝和汉寿亭侯的官印一并送还。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三国演义》) B.吴荪甫和同道成立了一个银行,并收购了几个工厂。出于战事频繁,企业发展受扼制,吴荪甫面临困境。尽管如此,此时的他还是为自己打气:“不!我还是要干下去!”(《子夜》) C.方鸿渐与孙柔嘉订婚后,为了摆脱家庭的束缚,双双与赵辛根等人一道前往三闾大学任教。他们一行受到了校长高松年的热情和真诚欢迎。(《围城》) D.德·蓬风先生去世后,作为丧子的欧也妮虽然每年有八十万法郎的收入,但生活仍和做姑娘时一样。她根本不把金子放在心上,一心只向往天国,并不停地暗中帮助那些受苦的人。(《欧也妮·葛朗台》) E.颞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玛丝落娃,便鼓起勇气当面向她忏悔,并表示愿意娶她以赎罪;玛丝洛娃宽恕了他,并请求他向法院疏通减刑。(《复活》) 【参考答案】C E 【解析】 C项①“往三闾大学任救”是在订婚前。②“热情接待和真诚欢迎”有误。 E项①聂赫留朵夫此时没有向她求婚。②当时的玛丝洛娃没有宽怒他,也没有请求他向法院疏通减刑。 3.(福建卷)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5分) (1)下面是鸣凤跳湖前的心理活动,其中的“一堵墙”可以有哪些理解? 周围是那样地静寂,一切人间的声音都死灭了。她静静地倾听着,她希望再听见同样的叫声,可是许久,许久,都没有一点儿动静。她完全明白了。他是不能够到她这里来的。永远有一堵墙隔开他们两个人。 (巴金《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