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22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成都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A(材料一“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和“鄙薄宋诗的明代作者对这点推陈出新都皱眉摇头”,说明钱钟书认为宋诗是有创造、有价值、有推陈出新的。)
2.D(“材料一、二侧重写唐宋诗的发展”错误,材料一介绍了宋诗的发展,材料二侧重唐宋诗的差异。)
3.B(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唐诗丰腴,“入口”即能感受到里面的美;而宋诗瘦劲,要细细品味。选项中将唐宋诗说反了。)
4.(1)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更精细,有创新。(2)内容题材更广阔,并且书写了很多琐碎细微的事物。(3)以深刻透辟精妙的诗意见长,具有瘦劲的风骨之美。
5.(1)首先提出宋代诗人别出心裁,开掘新领域的观点。(2)其次总体介绍唐宋诗在风韵、内容、技巧上的差异。(3)然后详细介绍了宋诗在内容上更为广阔。(4)最后简略介绍了宋诗在技巧上更为精细。
6.B(“突出了当今乡村社会只剩老人与小孩留守的空心化现状”理解有误,本文中没有“小孩留守”,也不是为了突出“空心化现状”。)
7.①勤劳朴实,热爱劳动②倔强地坚守田园③对田地被冷落的现状感到迷惘
8.①丰收季节的田野冷清,以环境的孤寂强化四爷失落迷惘的心理;②和后文火热的劳动场景形成对比,引发读者对农村历史和现状的关注与思考;③在对话中插入环境描写,增强了文学美感,调节叙事节奏,使行文富有变化。
9.A(“考微劳”“甄壮烈”结构相似,均为动宾结构,中间应断开。“引咎责躬”意思是“主动承认过失并作自我批评”,意思完整,中间不应断开。“以为后图”意思是“为将来做打算”,意思完整,中间也不应断开。“民”和“简练”连在一起意思不通,“民”做“忘其败矣”的主语更合适。故选A。)
10.D(按:考察(巡视、察看))
11.D(“姜维命令杨仪反举旗帜进攻”“蜀军取得了胜利”错,由原文“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懿者。懿敛军退,不敢逼”可知,蜀军反举旗帜擂响战鼓,假装向司马懿进攻,让司马懿军队不敢追赶。)
12.(1)诸葛亮还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做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从白天直到黑夜。(“不然”“每”“达”各1分,句意1分)(2)诸葛亮亲自前去祭奠,为他痛哭流泪,安抚他留下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恩待他们。(“临祭”“抚”“若”各1分,句意1分)
13.①严厉执法,不徇私情。②知错就改,勇于自省。③勤于政事,鞠躬尽瘁。④善于军事,得司马懿赞叹。(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答对即可)
【参考译文】
起初,越嶲太守马谡,才气和抱负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对他深为器重。昭烈帝刘备临终之时对诸葛亮说:“马谡言语浮夸,超过实际才能,不可委任大事,您一定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还认为不是这样,让马谡做参军,时常接见一起谈论,从白天直到黑夜。等到出兵祁山,诸葛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是让马谡在前方统领各军,同张郃在街亭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挥调度,军事行动混乱无章,放弃水源上山驻扎,不在山下据守城邑。张邻断绝马谡取水的道路,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蜀军溃散。诸葛亮前进没有据点,就攻取西县一千多人家回到汉中。把马谡关进监狱,杀了他。诸葛亮亲自前去祭奠,为他痛哭流泪,安抚他留下的子女,如同平素一样思待他们。蒋琬对诸葛亮说:“古时候(晋国同楚国交战),楚国杀了领兵的成得臣,晋文公喜形于色。现在天下没有平定而杀了智谋之士,难道不惋惜吗?”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能够制敌而取胜于天下的原因,是用法严明。现在天下分裂,交战刚刚开始,如果又废弃军法,怎么能够讨伐敌人呢?”诸葛亮上疏请求将自己贬降三级,汉后主任命诸葛亮为右将军,兼理丞相的事务。有人劝说诸葛亮再次发兵,诸葛亮说:“大军在祁山、箕谷的时候,都多于敌人,但没有打败敌人,反而被敌人打败,问题不在于兵少,而在于将领。现在我打算减少兵将,显明责罚,反思过失,将来另想变通的办法,如果不能这样,即使兵多能有什么用处。”于是考察微小的功劳,甄别壮烈之士,主动承认过失并作自我批评,把自己的过失在境内公开宣布,练兵讲武,为将来做打算。将士精简干练,民众忘记以往的兵败了。青龙二年,诸葛亮屯兵五丈原。秋八月,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持百余日,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都不出营。诸葛亮派遣使节到司马懿军中,司马懿向使者询问诸葛亮的睡眠、饮食和办事多少,不打听军事情况。使者答道:“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上的责罚都亲自批阅。所吃的饭食,不到几升。”司马懿告诉众人说:“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多,他还能活多久呢!”这个月,诸葛亮在军中去世。长史杨仪整顿军队而撤退,百姓跑去报告司马懿,司马懿追赶蜀军。姜维命令杨仪调转战旗方向,擂响战鼓,像是即将对司马懿进攻一样。司马懿收军后退,不敢追赶。于是杨仪结阵离去,进入斜谷之后才发丧。司马懿到诸葛亮驻军营垒处所察看,感叹说:“真是天下的奇才啊!”追到赤岸,没有追上蜀军而返回。
14.C(““北极’指极北边远之地,点明朝廷之难以企及”理解有误。“北极”本指北极星,此处比喻朝廷,此句意为大唐帝国气运久远。)
15.①客居他乡,漂泊孤苦。诗人流离他乡、愁思满腹,登上此楼,眼见繁花,叫人更加黯然心伤。②战乱仍频,忧国忧民。“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写出大唐帝国本应气运久远,却遭到敌寇侵扰。③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亡国昏君刘禅竟也配和诸葛亮--样专居祠庙,诗人纵然有诸葛亮之贤,也是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
16.(1)佛狸祠下--片神鸦社鼓(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7.D(第一空:“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语境指很多人很熟悉二十四节气歌,用“耳熟能详”合适。第二空:“遵循”,遵照。着重在“循”,指依照正确的思想、言论去做。“遵守”,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常用在表述对共同制定的纪律、规章制度、规程、公约等的态度。语境为“基本准则”用“遵循”更合适。第三空:“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下文往往有“但是、然而、还是”等表示转折的连词跟它呼应。“即使”,表示假设的让步(以进一步证实或加强主句的意思)。结合后文“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以贯之”可知用“尽管”更合适。第四空:“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不绝如缕”,比喻事情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这里修饰农耕文化,用“源远流长”更合适。故选D。)
18.A(本题考查引号的作用。“根与魂”表特殊含义。A“摇篮”表特殊含义,B“复得返自然”表直接引用,C“慈祥”表示反语。D“蜡炬”表强调突出。故选A。)
19.C(原句有两处错误。一处是“通过保护二十四节气,使其发挥……”属于介词误用,使得全句没有主语,应该去掉“通过”。一处是“壮大和培育”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可改为“培育和壮大”。只有C项修改正确。故选C。)
20.C(例句是段落作者对每一位读者说的话,“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A选项,这个句子是一句对别人说的话,“你”是称呼说话的对方。B选项,句中的你是指,“我”看了看另外两个人,但并没有特指看的到底是谁,因此,“你”的意思是: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某一个体;任何一个;一般的一个。C选项,句意是他的用功让所有人都佩服。“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与例句用法一致。D选项,这个句子是一句对别人说的话,“你”是称呼说话的对方。)
21.①可以通过体质指数判断;②而且会影响身体健康;③就会恢复以前的体重。
22.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