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中考 >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

参考答案
    1. C “中国没有激烈的社会冲突,缺乏悲剧产生的社会基础”错,曲解文意。
    2. C A.“中国社会发展形态和西方不同,当西方处于民族婴儿时代时,中国社会已然成熟”错。B.“但社会一旦安定,就需要敬天爱民的圣人”错。D.“小说、戏剧……的必然,因此中国抒情诗……会归于衰谢”错,因果倒置。
    3. A A.既强调故事性,又指出它们是“纪实的历史”,切合“故事从未发展成为文学的部门”的观点。B.“没有故事”错,不符合实际,对名篇分析不正确,不能成为有效论据。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北宋末年作品,不能支持闻一多的观点。D.《窦娥冤》是元杂剧,《雷雨》是现代戏剧,均为北宋以后的作品,不能支持闻一多的观点。
    4. 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国诗偏向抒情发展、长篇诗不发达的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角度分析原因:①民族早慧,又受儒教化“不语怪力乱神”的影响,史诗不发达;②中国人处处能妥协的特点避免了冲突和挣扎,与悲剧精神不合;③中国社会开化较早,需要“无为而治”的圣人,而他们不适宜作史诗和悲剧的主角。   
    5. 不矛盾。①朱光潜的观点是就诗的发展形式而言的,强调中国诗是偏向抒情诗的方向发展的,没有史诗和戏剧(或悲剧);②闻一多的观点是就诗的内容而言的,强调中国诗到北宋时已将可能的调子都唱完了,诗的内容已经没有了新意。
    6. D “小说以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交叉切换的方式叙述”错,小说始终以第三人称叙述,没有转换成第一人称。
    7. C “但树木间的背阴地里还有残雪,暗示了费迪南的问题可以解决”错误,“残雪”代表寒冷、阴暗,恰恰说明问题难以解决。
    8. ①费南迪认出邮差后感到紧张、不安;②费南迪知道邮差送来的信件是什么,他很紧张、激动,进而感到恐惧;③费南迪回忆起接受兵役检查以及在部队的生活,他感到厌恶、憋气,为百姓而心碎;④他努力想使自己平静下来,想要撕碎这封搅扰他美好生活的信,可是他不敢。   
    9. ①人的尊严。当他被军医当做牲口一样检视的时候,他感到厌恶,感到受到了人格的侮辱,尊严被鄙视的痛苦。②人性的善良。他同情天不亮就提着盛土豆的口袋坐在市场台阶上的妇女,这是天性的善良,对弱者的同情;③自我意识的觉醒。他认识到了这场打着“爱国”旗号的战争的荒谬,意识到被“爱国”裹挟着的是人的尊严被践踏、人格被奴役。④勇敢地反抗和自我意志的觉醒。他勇敢地进行了反抗,逃到了瑞士,他追求人的尊严和自由美好的生活,即使收到了让他回去再次接受兵役检查的信,他也想把它撕毁。
    10. D
    11. B “专指对人称臣”错误,卑下对尊长之位也可称为“北面”。
    12. C “一年以后君王果然得到了三匹千里马”错误。文中为“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不能期年”,不满一年。
    13. (1)如果凭借几案,拄着手杖,目光斜视,随手指点,那么受人驱使的奴仆就会来到。
    (2)(如果)现在大王确实想要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人呢?   
    14.燕昭王是一个广纳贤才、谦逊有礼、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富有作为的国君。
    参考译文:
    燕昭王收拾了残破的燕国以后登上王位,他降低身份,用丰厚的礼物来招揽有才能的人,想要依靠他们来报仇。为此他去见郭隗先生说:“齐国趁我国内乱的机会,突然攻破我们燕国。我深知燕国势单力薄,不能够去报仇。然而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商国是,来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请问先生要报国家大仇应该怎么办?”
    郭隗先生回答说:“成就帝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者为友,成就霸业的国君以贤者为臣,行将灭亡的国君以贤者为仆役。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早些学习晚些休息,先去求教别人过后再默思,那么才能胜过自己十倍的人就会到来。别人怎么做,自己也跟着做,那么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就会来到。如果凭借几案,拄着手杖,目光斜视,随手指点,那么受人驱使的奴仆就会来到。如果放纵骄横,行为粗暴,吼叫骂人,大声呵斥,那么就只有奴隶和犯人来了。这就是古往今来实行王道和招致人才的方法啊。大王若是真想广泛选用国内的贤者,就应该亲自登门拜访,天下人听说大王的这一举动,天下的士人就一定会赶着到燕国来。”
    昭王说:“我应当先拜访谁才好呢?”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国君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你哪里用得着为了(一匹)死马而花费五百金呢?’这个近侍对君主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认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到了。’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就来了三匹。(如果)现在大王确实想要招致人才,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我(郭隗)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还贤能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专门建造房屋,并拜他为师。(消息传开)乐毅从魏国赶来,邹衍从齐国赶来,剧辛也从赵国来了,人才争先恐后地集聚燕国。昭王又在国中祭奠死者,慰问生者,和百姓同甘共苦。燕昭王二十八年的时候,燕国殷实富足,国力强盛,士兵们心情舒畅愿意效命。于是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及赵、魏、韩三晋联合策划来讨伐齐国,齐国大败,齐缗王逃到国外。燕军又单独追击败军,一直打到齐都临淄,掠取了齐国全部宝物,烧毁齐国宫殿和宗庙。没有被攻下的齐国城邑,只剩下莒和即墨。
    15. A “战马奔腾,气势雄壮”错误,首联说北风吹凋白草,敌人的战马步步逼近,战场上的气氛是肃杀、紧张的。
    16. ①巧用借代。烟尘弥漫至今,实际上是说战争至今不息,用“烟尘”代指战争,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②卒章显志。尾联抒发议论,写长久的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苦难,升华了主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17.①. 譬如为山    ②. 未成一篑    ③. 江流宛转绕芳甸    ④. 月照花林皆似霰   ⑤. 修我甲兵     ⑥. 与子偕行
    18.①. 无可争议    ②. 弥足珍贵    ③. 耐人寻味
    第一空,无可争议:指对一个问题的看法、观点或做法,没有其他不同的看法、观点可以辩论、争论和议论。文中指贾湖骨笛的地位不容置疑,故填“无可争议”。第二空,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文中指提供的实物资料非常珍贵,故填“弥足珍贵”。第三空,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思索。文中是指主人并未抛弃之,而是细心地对待这把断笛这一行为非常值得我们思索,故填“耐人寻味”。
    19. 制作之精良,音质之优美,风格之独特   
    20. 以“画上了句号”生动形象的表述了“笛子”“二胡”这类乐器都是从“胡人”那里来的猜想的错误,表达对“贾湖骨笛”出土的喜悦之情,暗含对“笛子”“二胡”出自本土的自豪。
    21. C
    22. ①就结构体系而言
    ②桥梁历史悠久
    ③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23.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题中的三则材料紧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材料一谈“端午节,人们除了吃粽子以外,好像它所传递的民族情怀已然淡漠”,由此看出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我们的精神文化资源,就是以传统节日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得重视传统节日的保护,唯此才能使其更好的传递民族精神,彰显民族气节。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传统节日和现实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材料二说明中华老字号要坚守的是核心技艺与匠心品质,要创新的是产品形式和营销理念,可以改变的是文化表现形式,不能改变的是文化底蕴。
    材料三谈的是西藏唐卡产业通过“非遗+产业”的方式做大做强,厚重的非遗文化绘就藏地致富的新图景,从文化“遗产”变为增收“财产”,同时也拓展了文化内涵,锦上更添新花。
    综合三则材料,就可以明确材料内涵: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本题的难点在于,三则材料并非都是同向性的,考生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关联点,思考材料的时代性,进行由现象到本质的溯源。
    因此,写作时,可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先提出观点,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然后设置分论点,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二是让传统文化从观念和形式上与当代生活无缝连接;三是传承文化需要坚定文化自信,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论证时可采用典型例证和引证的方法。最后重申观点,强调延续文化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
    立意:
    1.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文明。
    2.传播形式服务于文化传承内核。
    3.传承文化遗产要与现代经济模式衔接。
    4.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双向赋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