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中考 >

山东省安丘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
    1.C2.C    3.C    4.材料一侧重于分析契约的起源及其发展,来驳斥认为中国缺乏契约及契约精神的错误认识。
    材料二侧重于中西契约的内涵比较,来说明深入研究契约和契约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①引用史料,说明中国在上古就有契约,契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基因。
    ②通过将中西方的契约和契约精神的比较,说明契约和契约精神起源于中国。
    ③从契约文书本身分析,中国的传统契约一直存在。
    ④从契约机制上,指出真正的契约是早期中国出现的是直接契约。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都对以往的契约现象做了记载”错。材料一是“《周易·系辞》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这是人类历史中,对契约和契约早期历史的最早记载”“《中庸》有‘率性之谓道’、‘诚者天之道”的说法”。可见,对以往的契约现象做了记载的只是《周易·系辞》,《中庸》里则敲掉“道”就是“诚”,就是“率性”。
    B.“因此它实质上是一个契约时代”错。材料一是“中国文明的前半段,实质上就是一个‘结绳时代’,一个‘契约时代’。契约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制度的主要形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生产和生活的协作,都是以契约为形式和理念的”。可见,选项强加因果。
    D.“都明显地体现出‘信’和‘礼’的属性”错。材料二说“较之西方社会,古代中国的契约精神更多地具有传统文化中‘信’和‘礼’的属性”。可见,文中只是说中国古代传统的契约精神和明显地体现出“信”和“礼”的属性,没说西方的契约精神明显地体现出“信”和“礼”的属性。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A.“主要用来记事,并辅之以治理社会”错。材料一说“‘结绳’和‘书契’固然可以记事,其实绝非唯一功能,甚至也不是核心功能。核心功能是什么?是契约。‘结绳’和‘书契’都是中国历史中,是整个人类历史中,最早的契约,也是契约两种原始形态。‘上古结绳而治’,说上古社会通过结绳,而实现治理”。可见,文中是说“结绳”和“书契”的核心是治理社会,而不是“辅之以治理社会”。
    B.“一直就是人类文明社会秩序的基础和社会制度的主要形态”错,材料一说“中国文明的前半段,实质上就是一个‘结绳时代’,一个‘契约时代’。契约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社会制度的主要形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生产和生活的协作,都是以契约为形式和理念的”。可见,应是“是社会文明的前半段”,不是“一直”。
    D.“比西方更具有契约精神,更能维持社会平衡与稳定”错。材料二是说“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也不难发现契约精神以各种形态的存在,并且在约束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维持社会平衡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较之西方社会,古代中国的契约精神……以‘仁’作为伦理核心,以‘义’作为价值导向,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可见,原文只是说包含着儒家“仁”和“义”等传统文化基因的中国契约在约束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维持社会平衡与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没有说比西方更具有契约精神,更能维持社会平衡与稳定。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人们基于对某种宗教的信仰,达成书面协议”不是基于对人们对宗教之间直接信任,所以这不能体现直接契约。
    B.“私塾先生必备的教具是戒尺,孩子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才能正常学习”中,私塾先生和孩子之间不能体现师生双方彼此的直接信任,故不是直接契约。
    C.“外乡人到本乡赊卖小鸡时,买卖双方坦诚相待,买主签字即可赊下小鸡,秋后卖主来算账”体现了买卖双方彼此的直接信任,体现直接契约。
    D.“当公民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法律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这是因违背契约而维权的行为,体现的不是直接契约。
    6.B7.B    8.①第一次写“潜流”,交代了斯托伊内心萌发出的要改变自身不专一的缺点,并不断进取的决心,暗示了故事情节的走向。
    ②第二次写“潜流”,彰显了信念在斯托伊战胜强大对手过程中的作用,凸显了主题。
    9.①选取这三个回合来写,既能展现出比赛的艰难过程,又节省了笔墨,使故事情节更集中。
    ②从斯托伊落下风到比赛结尾出现反转,突出了他不服输的精神,凸显了主人公的硬汉形象。
    ③通过写斯托伊遭受重创到获胜的过程,揭示了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或重大挫折时应有一种执着不放弃的信念,更能凸显主题。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预示了斯托伊赢得比赛的必然结果”错误,原文为“嗨,你这拳击大师”“你会击败他的吧,宾”“把猿人宰了”,只是观众对他寄予了厚望,并没有预示比赛结果的意思。
    故选B。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B.“流露出他对斯托伊的同情”错误,“揉搓他那被打裂的鼻子、用海绵将他眼睛中的血吸干”等动作并不是为了表示同情,而是帮助、关心斯托伊。
    10.C11.D    12.C    13.(1)年长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顺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娶年长的呢?
    (2)从道的角度看,就叫做剩饭、赘瘤,众人常常厌恶他们,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14.①面对秦王的探问,直接表明要到楚国去;②以楚国的故事,说明人之常情是喜爱忠于自己的人,而拒绝对自己不忠的人;③以誂者择妻相类比,说明如果自己“常以国情输楚”,必然不会被楚国接纳。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卖给别人做仆妾的人,不出里巷就有人要的,一定是好仆妾;被丈夫遗弃的妇女,仍旧嫁在她的乡里的,也一定是好女人。我陈轸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国还要我做什么呢?
    “不出里巷”,动宾短语,不断开,排除AB;
    “乡里”是“嫁”的地点,不可断开;且“者”字一般用于上句末尾停顿,后面断开,排除D。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到/助词,用于调整音节。句意: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近可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
    B.均为“做事”之义。句意: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人们从事事业,经常在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
    C.帮助/卖给。句意:而且可以表明我是否要帮助楚国/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D.介词,被/动词,显露。句意:忠心的人还将被人撵走/自逞己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见”字含义与用法不相同。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但楚王也会因惧怕秦国而拒绝他”错,原文是“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是为了说明即使自己有归顺楚国之心,但楚王也会因为陈轸不忠于自己的国君而不收留自己。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詈”,辱骂;“和”,顺从;“取”,通“娶”,迎娶。
    (2)“赘形”,赘瘤;“物”,众人;“处”,做。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车约”“臣愿之楚”可知,面对秦王的探问,直接表明要到楚国去;
    根据“昔者子胥忠其君,天下皆欲以为臣;孝己爱其亲,天下皆欲以为子……”可知,以楚国的故事,说明人之常情是喜爱忠于自己的人,而拒绝对自己不忠的人;
    根据“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詈之……今楚王明主也,而昭阳贤相也。轸为人臣,而常以国输楚王,王必不留臣,昭阳将不与臣从事矣”可知,以誂者择妻相类比,说明如果自己“常以国情输楚”,必然不会被楚国接纳。
    参考译文:
    陈轸离开楚国来到秦国,张仪就对秦惠王说:“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经常把秦国的国情泄露给楚国。我不愿跟这样的人同朝共事,希望大王能把他赶出朝廷。如果他要想重回楚国,希望大王杀掉他。”惠王说:“陈轸怎么敢去楚国呢?”秦惠王召见陈轸并询问他说:“寡人愿意尊重贤卿的意见,只要贤卿说出要到哪里,寡人就为你准备车马。”陈轸回答说:“我愿意去楚国!”惠王说:“张仪认为你必然去楚国,而寡人也知道你将去楚国,何况如果你不去楚国,又将在哪里安身呢?”陈轸说:“如此我离开秦国以后,必然故意要去楚国,以顺从大王和张仪的策略和判断,而且可以表明我是否要帮助楚国。楚国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有人去挑逗他年长的妻子,年长妻子的就骂起来明确拒绝;挑逗年轻的妻子时,她就欣然顺从了。没有多久,这个拥有两个妻子的男人死了,有个客人问挑逗者说:‘在这两个寡妇当中,你是娶那个年长的还是年轻的?’挑逗者回答说:‘我娶年长的!’客人问:‘年长的曾经骂过你,而年轻的却服从了你,你为什么反倒娶年长的呢?’挑逗者说:‘当他们做别人妻子时,我希望她们接受我的挑逗;如果做了我的妻子以后,我就喜欢她为了我而骂挑逗她的人。’现在楚王是位贤明君主,而宰相昭阳也是一位贤明的大臣。我陈轸身为大王的臣子,如果经常把国事泄露给楚王,那么楚王必定因为上述的道理不收留我,而昭阳也不愿意跟臣同朝共事。我如果离秦去楚完全可以表明我到楚国去不是要帮助他们。”陈轸走出以后,张仪进来问秦惠王说:“陈轸到底要往哪里去?”惠王说:“那个陈轸真是天下的辩士呢,他仔细地看着我说:‘我陈轸一定要到楚国去。’我实在对他无可奈何。便问他:‘你一定要到楚国去,那么张仪的话果然是真的了!'陈轸说:‘不但张仪这么说,就是路人也都知道。从前伍子胥尽忠于吴王,天下的国君都想要他做臣子;孝己敬顺他的父母,天下的父母都想他做儿子。所以,卖给别人做仆妾的人,不出里巷就有人要的,一定是好仆妾;被丈夫遗弃的妇女,仍旧嫁在她的乡里的,也一定是好女人。我陈轸如果不忠于大王您,楚国还要我做什么呢?忠心的人还将被人撵走,我不到楚国,还能到哪里去呢’?”秦惠王认为陈轸说得很对,便好好地对待他了。
    15.C16.①以燕子归来,反衬出作者思乡(思念故国)的愁情;
    ②借瓶花在晚春中被风吹落,不由自主,表现作者对漂泊不定命运的伤感。
    ③借燕子无语和落花无声,衬托出作者因“寻思旧事”而引起内心的波澜。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写词人睡起后因心情舒畅而欣赏画卷,渐渐融入其中的生活场景”错误。此句写的是睡起后心情厌烦,无心赏画,于是将画卷起的生活场景。
    17.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知、至、礼、焉、须、樽。
    18.C19.D    20.他不关心个人的名利,却关心天下的统分,关心文化的存续,这种独立性人格在现当代中华大地实属仅见。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标新立异”:通常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也指为了显示自己,故意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或者用往常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吸引人。此处前面说南先生“跟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士’不同”,后面说其“无论何种党派,包括既成势力,对他的邀请,他都奉行‘买票不入场’的立场——交朋友可以,但……独立不倚”,由此可知,这是说南先生有自己的操守,绝不随波逐流,应使用“特立独行”。
    第二空,“独善其身”:原指独自修养身心,保持个人的节操;后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个人主义处事哲学。“洁身自好”: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此处从前后的内容来看,此处应是说南先生保持自己的纯洁,应使用“洁身自好”。
    第三空,“趋炎附势”: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阿谀奉承”:迎合别人,竭力讨好别人。此处结合前后文“无论何种党派,包括既成势力,对他的邀请,他都奉行“买票不入场”的立场……”“不关心个人名利”,是说他不依附于任何势力,应使用“趋炎附势”。
    第四空,“崇洋媚外”:推崇除了本国以外的所有人或事物,讨好与巴结外国人,向外国人献媚。“数典忘祖”: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比喻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第四处,从语境来看,应是说南先生不忍心看到炎黄子孙沦落到忘记本国历史的境地,应使用“数典忘祖”。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从“‘买票不入场’的立场——交朋友可以,但……”可知,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A.表示总结上文。
    B.表示声音延长。
    C.表示话题转换。
    D.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首先,要提取原句的主干“这种独立性人格在现当代中华大地实属仅见”;
    然后,再把他的“这种独立性人格”的表现分别提取出来,即“他不关心个人的名利,却关心天下的统分”“关心文化的存续”;
    最后,按照先阐述表现,后总结概括的顺序表述即可,即“他不关心个人的名利,却关心天下的统分,关心文化的存续,这种独立性人格在现当代中华大地实属仅见”。
    21.①它有减肥功效        ②具有消化食物的功效        ③它没有减肥的功效    22.①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酵素膳食纤维食品不具有减肥功效的原因。②能抓住读者关心的问题,吸引读者注意力,启发读者思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