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石家庄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课内基础(本题共6小题,18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百舸gě     廖廓liáo       峥嵘zhēng     包扎zā
    B.揳入xiē     嚣鸣xiāo      铆钉mǎo       慰藉jiè 
    C.炽热 chì     罅隙xià       红绡shāo       半晌shǎng
    D.裸露lù      发髻jì         忸怩ní         磕拌bàn
    2、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碧透(遍布)              鱼浅底(鱼游得轻快自由) 
    山不高(厌倦)              挥斥方遒(纵放、奔放)
    B.何时可(拾取,摘取)        枉用相(问候、探望)
    越陌度(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少无适俗韵(情致、气质)
    C.烟涛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如听仙乐耳明(忽然一下子)
    熊咆龙吟岩泉(震动)        訇然中开(声音大)
    D向来之烟霞(原来)            天姥连天向天(遮蔽)
    云霞明灭可睹(或许)        渚清沙白鸟飞回(飞舞盘旋 )
    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全都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B.世间行乐亦如此         铁骑突出刀枪鸣
    C.门前冷落鞍马稀         其间旦暮闻何物
    D.暮去朝来颜色故         整顿衣裳起敛容
    4、下列选项中从修辞角度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D.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5.下列各选项中的加点词解释,错误数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皆尚褒衣博带。褒:大。②至乃尚书郎乘马,则就纠劾之。纠劾:纠劾检举、揭发。③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稼:收获谷物。④皆信僮仆为之:信:信任。
    B.①岁维孟冬,京县大穰:穰:丰收。②室家溱溱,厥声载路:厥:我们的。③于是先生命从者具柴毂适野而观之:适:合适的、闲适的。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为:介词,替、给。
    C.①扬芟捽屮。芟:除草。②阜乎财求,明乎实利:求:求取,获得。③阅天下事多矣:阅:了解。④奚独父之诛焉。诛:责备。
    D.①营家则不办:办:成功。②输不争承:输:运输粮食。③亟屋除田。除:整治。④籴不闭邻:籴:卖出粮食。
    6.下列各选项中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词牌名。词又叫长短句,据《词谱》记载,《沁园春》,114字,属于小令。
    B.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其他表示贬官的词还有:贬、谪、放等。《琵琶行》中,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九江,文中“司马青衫”中的青衫,说明他官职很低。
    C.《短歌行》《归园田居》均为古体诗,古体诗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讲究格律、对仗。
    D.教坊是古时管理宫廷、民间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5分)
    (一)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毋庸置疑,新的时代,人类劳动的形态已经沧海桑田,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认为,在新时代历史坐标上,要用专业、创新的教育形式去切实求得加强劳动教育的实效。
    “加强劳动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学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实际、学习生活的实际、社区环境的实际,‘一刀切’的形式主义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檀传宝提醒,“专设劳动教育的课程,固然是劳动教育重要着力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但是劳动教育又应该有更为广阔的加强空间。”
    在他看来,语文、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甚至数理化等自然学科都可能蕴藏着大量劳动教育的素材,各学科领域教学因而也都有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校园环境、课业评价、学校制度等教育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应当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只有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全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檀传宝同时指出,当代社会的劳动教育乃至全部教育,都只有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激烈竞争中才能取得好成果。没有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没有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劳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受到教育对象的欢迎。
    “既然时代不同了,教育对象已经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之中,劳动教育就理应不断创新形式。故探索与时俱进的劳动教育新形式,应当成为新时代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强调说。
    (摘编自孙竞《立足新时代,如何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人民网)
    材料二:
    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乍一看,不免惊诧,我们不是早步入以机械化、智能化和高科技化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了吗?提倡劳动教育,学生需要从事怎样的劳动?我不禁想起儿时的情形: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我的身份就从学生转化为家里的劳动力,放下书包就去放牛、割草、挑水、生火和做饭。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我们去十多里之外的山里摘茶叶,农忙时节去老师家里帮忙割麦,收花生……这些劳动实践是我重要的农村记忆,让我了解农村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体验了劳动的艰苦与价值,理解了父母的付出与不易。
    劳动是我最痛苦也是最重要的“乡愁”与童年记忆。劳动很早就赋予了我一个劳动力的身份,使我不再仅仅是一名乡下的儿童。
    反观现在,在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下,大部分学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少部分学生沉溺于电子游戏而无法自拔,还有一些学生依靠家长提供的优越物质条件坐享其成。
    哪怕是农村孩子,很多也不知道他们吃的各种食物是怎么来的,更说不出各种农具的准确名称。城里的孩子被封闭在知识的“象牙塔”里,终日忙于课堂学习与课外补习。大学生除了专业学习外,还忙于考驾照,参加有附加学分、奖学金倾斜的功利性社会实践,却鲜有机会与城市发生实质性关联,很少参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不了解城市生产与运转逻辑,谈不上是城市真正的“主人”。
    概言之,在现行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下,劳动被严重遗忘,学生普遍缺乏劳动锻炼与劳作实践,家长、学校和社会不重视劳动,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
    怎么办?回归“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
    对于成长在乡村的学生来说,可以聘请熟悉乡村的能人,掌握乡村传统技艺的工匠,担任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导师,带领学生们参与农业生产实践,了解当地农作物的育苗、施肥、生长、成熟、收割、加工与销售等过程,系统讲述乡村濒临失传的技艺,在此基础上编写特色乡土教材,让乡村学生真正认识、了解和热爱乡村。各学校开辟乡村文化展示区,用于展示乡村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乡愁”根植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城里学生可以参与城市的公共卫生与环境治理、交通疏导等项目,让他们有机会熟悉城市治理过程,理解城市治理逻辑,成为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的参与者与见证人,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提升他们的公民意识,增强他们的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
    对于城市学生不了解农村生活,农村学生不了解城市的情况,可利用周末或寒暑假推进城乡校际互动,开展城市和乡村学校“结对子”活动,让城里学生深度参与农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感受传统乡村魅力,让乡村的学生体验现代都市文明,从而消弭城乡分割,加速城乡的互动与融合。
    “劳动”“劳作”的本质是将学习与劳动并重,治学与做人并举,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节俭勤劳的美德,在劳作中修己善群、服务社会、健全人格,通过劳动建构人与地方的紧密关系,根植地方依恋与归属感,在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感知劳动带来的快乐。
    (摘编自姚华松《智能化时代,学生需要怎样的劳动》,《中国青年报》)
    材料三:
    作为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劳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往往被忽视。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呼唤劳动教育回归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如今,劳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但是,当下劳动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首先是无合作,学校劳动教育有盲区。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但今天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却被弱化了。当劳动教育一再缺位和异化,学生就只能在“纸面上”完成所谓“成长”。学校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将任务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培养的是学生“单打独斗”的劳动技能。在劳动实践中,“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劳动时挑三拣四,各人自扫门前雪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与平时劳动教育过程中注重个体技能训练而无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不无关系。这一问题值得学校重视和改正。
    其次是假合作,家庭劳动教育存在误区。家庭劳动教育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但当下的家长普遍持有“学习第一”的观点,这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了生长的土壤。尽管学校积极提倡劳动教育,但仍不免出现在家庭中“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假合作现象。很多家长将学校布置的劳动作业当成不必要的任务,甚至为孩子代劳。这样的假劳动、假合作是家庭劳动教育应该避免的。
    最后是功利心,这是学生劳动实践的雷区。在小学低年级,学校会用多种形式的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如发小红花、校园币、贴花等。家庭中,家长则会对各项劳动明码标价,如:扫地2元,洗碗3元……而这种方式有可能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本身的乐趣。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目的本身。因此,劳动教育的重心应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避免在动机误区中越走越远。
    (摘编自李向《劳动教育的问题、价值及实现路径》)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檀传宝教授认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要注意挖掘学科内涵,还应该把劳动教育融入全部教育生活。
    B.要想在与全媒体、自媒体所传播的教育信息形态的竞争中取得好成果,就要增强劳动教育的自觉性。
    C.只要“劳动”回归并加强教育,那种与城市和乡村脱节,与真实的生产和生活脱节的现象就能消失。
    D.当前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的缺位、弱化和异化是导致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丧失生长的土壤的根本原因。
    8.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檀传宝教授看来,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以及以理服人的互动模式可促使受教育者喜欢上劳动教育。
    B.在姚华松看来,不论是“乡愁”的根植还是城市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增强,都可通过实施劳动教育来实现。
    C.不论是用小红花等来激励劳动的行为,还是用明码标价的方式鼓励劳动的行为,都会将学生的劳动动机始终限制在外部层面。
    D.劳动教育的重心是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不要陷入动机误区。
    9.下列说法中,不能用来解决材料三所提出的问题的一项是(3分)
    A.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念,需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把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合作精神等纳入他们思想体系的建设之中。
    B.劳动教育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其核心是劳动的价值观。无论是实施者还是接受者,只有认可劳动的价值,才可能从根本上落实。
    C.学习是劳动,是充满了思想的劳动,使求学的兴趣依赖于严肃的思想,而不是依赖于任何不合乎实际的表面文章。
    D.劳动教育以实践品质的培养为核心,学校应创设多样立体的学习空间,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0~11题
    琴师老裴
    刘立勤
    我们那个地方虽小,却是秦楚交界之地,南北移民相融杂居,唱戏的腔门颇多,有人唱汉剧,有人爱秦腔,有人喜欢花鼓,还有人唱现代京剧。老裴原来在汉剧团拉京胡,也学会了用一个萝卜填几个坑。他工京胡,也精通高胡、板胡和二胡。
    小时候看戏不在乎戏剧音乐,不关注乐队也不理睬琴师,只是追求热闹,爱看武戏,咚咚锵锵咚咚锵,热闹非凡。懵懂少年了,喜欢看文戏,并不是懂得文戏的精妙,为的是感受小旦花旦飘飘摇摇风情万种的神情撩拨起来的情愫。到了成年以后,才学会真正看戏,喜欢演员唱念做打的功夫,喜欢文武场面的音乐,也开始关注琴师老裴,迷上他那悠悠扬扬如泣如诉变幻莫测的琴音。就是不看戏,不听戏文,我也常常是浸淫其中不愿醒来。
    老裴三十多岁吧,面容清瘦干净,头发一丝不苟,喜欢穿青色或者白色开襟便衣,布条盘做的纽扣扣得严严整整。每次演出前夕,他总是第一个走进乐池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拿出一块白布敷在左腿腿面,再把京胡或者是高胡、板胡置于其上,左手虎口扶琴、手指压弦,右手执弓,腰杆笔直目不斜视地盯着鼓头陈麻子,等待他的号令。一俟鼓槌落下,在那万马奔腾的锣鼓声中,奇妙的琴声飘逸而出,有时似激流奔涌,有时像幽林清溪,有时犹如流云飞泻,让人心旌摇动。那时,再看台口上的老裴,随着节奏的变化,更是神态万千。他一会儿微闭双眼沉醉状;一会儿腰弯如弓头发激越奔放,真担心他拉断了琴弦弄折了琴弓。看到他如醉如痴的神情,我生出一种奇怪的想法;找一块砖头拍了他,心里忌恨他怎么会把琴拉得这般美好。
    老裴是独行侠,喜欢独来独往。喝酒,摆龙门阵,从来不见他的影子。上班提着琴匣来,下班背着琴匣走——琴是他自己买的。没事时就在琴房练练琴,有空了回到宿舍读读书。有一段时间流行走穴,大小演员和乐队演奏员都喜欢去歌舞厅唱歌伴舞玩音乐捞外快。大家喜欢拉他去,他不参与也不反对,自在独行。老裴名头大,上面来了大领导,吃饭时想请他拉拉曲子凑凑兴,他还是不去,弄得领导很不高兴。他是凭本事吃饭的人,领导虽不喜欢但也奈何不得他。
    老裴不喜欢捧领导的场,有时却会到广场表演一曲。广场有个二胡自乐班,老裴溜达过去,偶尔会在那里拉上几曲。有时拉《赛马》,有时拉《二泉映月》。要是遇上高兴的事儿,他会拿上高胡,拉《步步高》,拉《旱天雷》。自然,他也会应观众要求,用京胡拉《智斗》抑或是汉调二黄。老裴的琴声总能穿过喧嚣的市尘深入人心,让人心境平和如痴如醉,忘了今宵何夕身在何处。
    老裴也在西关的宏华桥下拉过琴。那里有一位残疾老人,靠拉琴卖唱度日。他的琴极差,拉琴的手艺更差,拉出的声音如同刀划玻璃电钻破石不堪入耳,一拉多少天也挣不来一顿饭钱。老裴时常戴一顶破草帽,坐在老人身边拉上几曲,吸引来好多的人,老人的破盆里就有了不菲的收入。遗憾的那里是交通路口,逢着老裴拉琴,总会有开车的人因迷恋他的琴声而酿出车祸。老裴听从警察的建议,送了老人一把好琴,又给老人支了几招,老人的曲子就拉得有模有样了。
    老裴儒雅,又有那么好的手艺,奇怪的是他一直单身。有人说他年轻时喜欢一个女演员,女演员却攀上高枝把他给撂了,他伤透了心;也有人说他喜欢上一个有夫之妇,思之不得而选择独身。当然,也有其他稀奇古怪的说法,人们有时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我也曾经问过耍丑的老肖,他骂我咸吃萝卜淡操心。我本不是八卦之人,再也懒得打听。可我知晓喜欢老裴的人多,其中不乏一些妙龄少女和年轻妇人,有人甚是主动,而老裴跟谁都不来往,和谁也不来电,更不给谁创造绯闻的机会,只求自在安宁与世无争。
    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个女老板相中了老裴。女老板倒有几分姿色,年龄比老裴还小十几岁呢,积蓄了不少的银子,期盼能和老裴共享人生。她驰骋商场无往不胜,但在老裴面前屡败屡战求之不得。女老板觉得十分无趣,趁剧团事业改企业的机会,杀伐决断投巨资控股剧团,想以此要挟,以为这样就能得到老裴的垂青。那年,老裴都五十挂零了,得知女老板的作为后,来了个不辞而别,自此了无音信。
    老裴走后,我再也没有听过那么纯粹干净的琴声了。无论是在京城的音乐厅还是乡野民间,或者是佛门净地。
    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裴精通京胡、高胡、板胡,能给汉剧、秦腔、花鼓等伴奏,体现出他的聪明好学琴艺高超。
    B.老裴拉琴时微闭双眼,神情如醉如痴,琴音美妙动听,招致“我”心生忌恨,想用砖头拍死他。
    C.老裴不跟同事一起走穴捞外快,不为领导吃饭拉曲子助兴,却去广场演奏,追求的是自在快乐。
    D.老裴戴着破草帽坐在残疾老人身边拉琴,后来送给他好琴,并指点琴技,体现老裴的古道热肠。
    1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写秦楚交界、移民杂居、唱戏种类多的社会环境,为下文写老裴的故事做巧妙铺垫。
    B.第2段运用对比手法,铺叙“我”在不同年龄段看戏的感受,目的是突出老裴琴声奇妙动听。
    C.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老裴的故事,显得真实自然,而插叙、补叙等手法又使小说充满戏剧性。
    D.小说语言质朴平实,外貌、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和对比衬托等手法使老裴的形象鲜明生动。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陶渊明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①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②心,千载乃相关。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注释:①弗获:不能。②沮溺:长沮、桀溺,春秋时期的两位隐士。
    12.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孰是都不营”二句,强调应当自食其力,自营衣食,才可求得安乐。
    B.第五句中,“常业”指农务,说明躬耕劳作已是诗人真实的日常生活。
    C.“晨出肆微勤”一句,“微勤”是自谦的说法,实际上劳作十分勤苦。
    D.“斗酒散襟颜”指以豪饮宣泄惆怅,与“斗酒十千恣欢谑”情感相同。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先后两次反问,旨在表达对世人轻视农事、不劳而获的批判。
    B.本诗语淡而情浓,如“聊”字,看似平淡,欣慰之情却真实淳厚。
    C.诗人以劳动者身份抒写亲身劳作的真切感受,具有积极思想意义。
    D.整首诗夹叙夹议,通过收稻之叙说,发抒躬耕之情怀,意蕴丰富。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______。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令人沉醉。通过阅读,让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提高。在这个意义上,阅读需要_______的精种,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心灵丰富、智慧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________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长久坚持才能________、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阐读带来的精种刷新。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宵衣旰食        持之以恒        领受        循序渐进
    B.废寝忘食       一如既往        领受       登堂入室
    C.宵衣旰食        一如既往        领略        循序渐进
    D.废寝忘食       持之以恒        领略        登堂入室
    15.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B.通过阅读,让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C.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提高。 
    D.通过阅读,让我们学会如何与自己最终相处,并在这种而复始的训练中使精神日益提高。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并不仅仅在提醒自己,也是在讲旁观者的感受,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B.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也是在提醒自己。 
    C.这并不仅仅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也是在讲旁观者的感受。  
    D.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五、理解性默写(12分)
    17、(1)《短歌行》中,诗人通过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歌行》中,描绘贤才汇集,欢饮畅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修辞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一句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了主人给客人送别时的设宴地点。听闻琵琶女自诉身世后,诗人白居易写了他听到几种乐声的不同感受,被贬浔阳之后听到乐声的感受,“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乡村乐声难以入耳,从而表现自己被贬谪之苦。
    (5)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作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其中书写占10分)
    据悉,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坠地死亡。接下来瞬间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节操;有的践踏着公众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自己的或他人的)不少难忘的“一瞬间”,请以“事发一瞬间”为话题。自选角度,立意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叙事清楚,有波澜;描写生动;感情真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