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3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1. C【解析】A项,曲解文意。据材料一第1段,“推动减负改革实现由点状到面状的转变,也撬动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整体性优化”,二者是并列关系,题支是递进关系。B项,偷换概念。据材料一第2段,基础教育应当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段衔接问题的实质。D项,表述绝对。据材料二第2段,“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题支将“才能”变成了“就能”。
2. A【解析】曲解文意。“未来的基础教育以学生为本”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未来的基础教育会更加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可知,原文强调的是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3. D【解析】材料二主要观点是“多方合力推进‘双减’落地”。ABC都体现了各地各部门推进“双减”落地。D项是家长对双减政策的看法,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
4.①引用论证。引用的观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深化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论证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双减的必要性。②举例论证。列举《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论证了完善家校协同机制,努力形成减负共识,才能共同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一点2分,两点4分)
5.①政府:政府加强政策落实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②学校:学校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素质教育质量,提供有效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③培训机构:向素质教育转型。加强校外机构监管,深化治理校外培训机构。④家长:提升自我育人能力,理性规划孩子发展方向。(一点1分)
6. A【解析】“给整篇文章蒙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错。文章后半部分充满着感动和希望。
7. C【解析】“直抒胸臆”错,“有了清晰的认识”错,应该是朦胧的认识。
8.①本文讲述汉藏融合、民族团结的美好当代中国故事。田永涛老师是藏区的汉族老师,希望更多的藏族儿童说汉语;向高原是无数的修路工人的一员,他们都是高原上的先行者,正是因为他们在平凡日子里的坚守和奉献,才更好地促进了汉藏的融和、民族的团结。②教育让人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藏汉民族的交融与影响,孩子们虽没有概念,但有了一种朦胧认识,眼前的世界已经变得大不一样了。(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9.①环境描写具有强烈的抒情性。比如“一声巨响,被洪水裹挟的巨石一下子向山脚奔来”“山崩地裂,真是太恐怖了”等句子对雪崩和塌方的来势之猛、破坏性大的描写,以及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和地势地貌的描写,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抒情性。②语言简洁明快,诗意隽永。小说主要采用简单句式,文字简洁,言简意赅,精警隽永,透露着诗歌的韵味,极具张力。比如“那些山谷不一定是水冲而成,但水冲一定会形成山谷”富有哲理;再如“此刻弟弟泽仁朗追心里滋生了一颗平静如莲的心,清澈而满足”引人无限遐想。(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10. A【解析】参见译文:倘若楚国没有打败鲁国的季武子,那么您用蛮夷的军队讨伐季武子不成,再想返回鲁国的话,一定不会获准。与其这样,不如把卞城赐给季武子。季武子出于感恩侍奉国君,也不敢不改过。一个人喝醉时常常会发怒,酒醒后也就回嗔为喜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国君还是回国吧!”
11. A【解析】古代以“伯仲叔季”排行,“伯”是老大。但文中“伯”,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三等。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孔子著《春秋》,称郑庄公为“郑伯”,降级称谓,含有对郑庄公的批评贬斥之意。
12. C【解析】原文“且夫君子计成而后行,二三子计乎?有御楚之术而有守国之备,则可也;若未有,不如往也”,其中的“君子”是泛指有智慧的人,不是特指鲁襄公。
13.(1)倘若听从国君的话中途回国而遭致祸患,那还不如违背国君的意见以避免灾难。(采分点:从、患、避难,每点1分,句意1分)
(2)访问完毕回国的路上,到方城山时,听说季武子袭占了卞城,襄公打算返回楚国,请求楚国出兵讨伐季武子。(采分点:反、及、伐,每点1分,句意1分)
14.楚国是大国盟主,拥有强大的军队。(1分)安抚楚国君臣之心有利于国家利益。(1分)不让楚国觉得受到侮辱,不使两国结仇。(1分)
15. C【解析】“隐居气息”错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繁花凋零,流露出人生失意之悲。
16.①本诗意象典雅,言之有物。诗人借用香草兰若等传统意象抒写感怀,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流露出时光易逝、美梦难成的悲伤。(3分)②本诗形式质朴,比兴兼用。诗人摒弃了华丽的辞藻,采用传统诗歌技法呈现出“古雅”的特色。(3分)
17.(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18.①天方夜谭 ②半途而废 ③前所未有(每空1分,如答其他成语,能够与语境相和谐,亦可给分)
19.李保国采用了通过每年砍去一些老树枝促进新树枝的萌发,从而达到果树逐年更新效果的双枝更新法。
20.构成:将“金灿灿的果实”人格化,赋予它人的动作“诉说”。(2分)
效果: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果树丰收硕果累累的状态,表达了果民的喜悦之情。(2分)
21. C【解析】例句是作者对每一位读者说的话,“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A句子是一句对别人说的话,“你”是称呼说话的对方。B句“你”的意思是:不明确指明的集团中的某一个体。C句“你”泛指任何一个人,无论什么人,无论哪一个人。与例句用法一致。D这个句子是一句对别人说的话,“你”是称呼说话的对方。故选C。
22.①在“盲盒经济”日渐火热的背后 ②只有不断加以规范、引导
③有的放矢地制定出台规范(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23.(60分)
参考立意
1.自嘲,但也隐隐带有一份对“知识改变命运”这一信念的坚定
2.每一个努力的人都不该被否定,每一个为梦想而奋斗的人都值得被赞扬
3.坚强铸就成功,奋斗改变命运
参考译文:
鲁襄公去楚国,到达汉水的时候,听闻楚康王去世的消息,打算返回。大夫叔仲昭伯说:“国君这次来楚国,并不是为了楚康王一个人,而是慑于它的大国盟主的身份和强大的军队。如今楚康王虽然已死,但是它大国的身份并没有变,军队也没有衰败,为什么要返回呢?”众大夫还是希望回国。大夫子服惠伯说:“既然不知如何是好,就姑且听从国君的吧!”叔仲昭伯说:“你们这次出行,不是为求个人安身立命,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所以才不怕路遥辛劳来向楚国表示尊崇。你们不是服膺于楚国的正义,而是畏惧它的实力地位。服膺于别人的正义,固然要庆贺其喜而吊慰其丧,何况是畏惧而慑服于人呢?因为畏惧楚国而来,听闻楚君去世又要返回,如果楚国有了新君,又会有谁代替他主办丧事呢?楚国的王太子现已成年,当政的显贵也未改变,我们为先君而来,他一死就回去,显然是看不起新君,谁能说新君的德行不如先君呢?即使在国内听到楚国有丧也应前去吊慰,现在听到有丧反而要回去,谁能说这不是对楚国的侮辱呢?楚国的卿大夫侍奉自己的新君,负责本国的政事,谁会愿意在新君当政时别国怀有二心呢?楚国的君臣要除去那些轻侮他们的人,一定会比以前的人更迫切,这样楚国对我国的仇恨不就更大了吗?楚国为免去侮辱就不会示弱,君臣上下一心,怀着深仇大恨来威胁我们,谁能抵御得了它呢?倘若听从国君的话中途回国而遭致祸患,那还不如违背国君的意见以避免灾难。况且君子凡事考虑周详然后才采取行动,你们大家都认真考虑了吗?有抗御楚国的办法和守护国家的准备,就可以回去,如果没有,不如到楚国去。”于是大家继续前行。
访问完毕回国的路上,到方城山时,听说季武子袭占了卞城,襄公打算返回楚国,请求楚国出兵讨伐季武子。大夫荣成伯说:“不行。国君对于臣子,他的权威是很大的。国君的命令不能在本国被执行,却要依靠别国诸侯的力量,诸侯谁还会亲近你?倘若请到楚国的军队来攻打季武子,而当时鲁国人并未反对季武子夺取卞城的举动,他们一定会听从他的命令,防守一定会牢固。倘若楚国战胜鲁国的季武子,就是周室的王公也见不到什么好处,何况国君您呢?楚国将在鲁国安插其同姓巩固统治,进而征服东夷,全力驱逐中原各国的势力,以称王于天下。他们对国君有什么恩德,会把鲁国白白送给您呢?倘若楚国没有打败鲁国的季武子,那么您用蛮夷的军队讨伐季武子不成,再想返回鲁国的话,一定不会获准。与其这样,不如把卞城赐给季武子。季武子出于感恩侍奉国君,也不敢不改过。一个人喝醉时常常会发怒,酒醒后也就回嗔为喜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国君还是回国吧!”于是襄公回到鲁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