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末考 >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版)(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9分,共9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把文化提到如此的高度,把文化置于立国之本的地位。文艺本来就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以最直接的方式反映文化内涵,塑造文化形象,并且以审美的方式积淀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当文化自信被赋予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时,它理应得到文艺化的表达,在这种表达中,文艺又自觉地成为文化自信的独特力量。
    其实,文艺表达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表达。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只有具备了充分的文化含量的文艺作品才能成为经典,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将人类文明发扬光大,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诗经》只是一首首诗作?不是,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楚辞》只是一首首歌?不是,它同时也创造了楚辞文化。汉代的石雕是汉代磅礴大气的象征,而元四家的山水则是典型的文人隐逸文化的代表。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
    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的,文艺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甚至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人物形象的意义是丰富的,这丰富的形象意义常常包含了文化的内涵。《红楼梦》之所以伟大,主要就在于它塑造了众多成功而典型的人物形象。老舍的《茶馆》是一部人像展览式作品,作品将戏剧空间固定在一处茶馆,它是舞台,更是社会的缩影。一般来说,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差异,人物之间的冲突就是文化间的冲突。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是近期文化自信相当鲜明的作品。剧中人物的冲突同时也是社会冲突与文化的冲突。
    文艺对文化的表达还会借助于文化的形式,或者,在表达中,会将文化抽象、晶化、积淀为审美形式,所以,在许多审美活动中,艺术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是文化,文化就是艺术。贾平凹在长篇散文《秦腔》中说秦腔这一艺术形式“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贾平凹对秦腔的理解是深入到了文化,深入到了秦人的生活方式中的。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新诗,是诗歌形式的变化,也是中国文化的变化,所以,用白话文、写日常生活、诗体上趋于自由的新诗的诞生才被称为“一件大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的变化总要在文艺中显现出来,如果不是消费、市场、技术等文化的发展,怎么可能会出现号称中国新“第五大发明”的网络文学?所以,优秀的文艺家总能走在文化的前列,又总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在文化的表达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而文化一旦积淀为形式,就能超越内容的限制,以富有个性的特征得到广泛的传播。
    因此,说到底,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表现文化,文艺的繁荣一定是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自信更是艺术创造的巨大推力。
    (摘编自汪政《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古今中外的文艺史说明,成为经典的文艺作品都具备充分的文化含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但能够传承文化,而且能够参与文化的创造。
    B.在许多审美活动中,艺术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文艺表达会将文化抽象、晶化、积淀为审美形式。
    C.“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的变化总要在文艺中显现出来,而文化的发展,也会促成新的文艺形式的诞生。
    D.文艺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艺的繁荣一定是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自信更是艺术创造的巨大推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文章论证方法多样,采用了引证法、例证法等,通过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B.文章善用问句进行论证,设问句与反问句的运用,既引发思考,又强化了论述的内容。
    C.文章论证语言严谨,“只有”“主要”“也”等词语的运用精准严密,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D.文章从文化自信与文艺关系写起,又以文化自信与文艺创造作结,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A.经典文艺作品都会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如《诗经》不只是一首首诗作,它同时创造了诗经文化。
    B.文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是具有文化内涵的,并且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就可以看作是中国早期启蒙文化的代表。
    C.贾平凹对秦腔的理解深入到了文化,他的长篇散文《秦腔》,将文化抽象为审美形式,给别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D.“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网络文学的产生不仅受人们的消费文化影响,也与数字网络技术这一文化要素的迅猛发展密切关联。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最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题,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
    【解答】(1)B.“在许多审美活动中,艺术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文艺表达会将文化抽象、晶化、积淀为审美形式”错误。选项因果倒置,根据“或者,在表达中,会将文化抽象、晶化、积淀为审美形式,所以,在许多审美活动中,艺术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可知。
    故选B。
    (2)A.“有力地论证了论点”错误。文章开篇引用习主席的讲话,只是引出文艺与文化的关系,并没有论证论点。
    故选A。
    (3)A.“经典文艺作品都会”错误。从原文“这些经典都超越了有限的题材与主题,在文化层面创造价值,构建精神”来看,“经典文艺作品都会”扩大了范围,说的过于绝对。B.“并且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文化的文艺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来达到的,文艺作品典型人物一定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甚至是某一种文化的代表”。C.“《秦腔》,将文化抽象为审美形式”错误。选项偷换概念,将文化抽象为审美形式的不是散文《秦腔》,而是“秦腔”这一艺术形式。
    故选D。
    答案:
    (1)B
    (2)A
    (3)D
    【点评】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2.(12分)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今是数字化的信息时代,阅读载体趋于多元化发展,网络小说、电子杂志、电子书等数字化阅读方式层出不穷,成为了和传统阅读并驾齐驱的阅读方式,如今几乎大部分经典畅销书籍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其电子版本,甚至是有声图书,虽然目前纸质书籍并没有受到重创,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正如英国情报学家K.J.麦克格雷所指出的: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但毫无疑问,新的阅读方式已经分流了传统阅读的部分受众。
    (摘编自《当今国民阅读习惯与趋势探讨》)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今社会,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有时间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求。虽然精神食粮不再匮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遗憾的是,如今我们却很难再见到人人都爱读书的场景。读书的习惯都去哪儿了,引人深思。
    “全民阅读”今年已是第五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由多家出版社出版的50多种图书入选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国家有关部门推荐的中国好书。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全民阅读更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四: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苏轼在《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他认为,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在叶圣陶先生看来,以“整本的书”为教材,“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在中学阶段内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凭这能力,就可以随时随地读其他的书以及单篇短章。读整部的书,不但可以练习精读,同时又可以练习速读。如此说来,改用整本的书作为教材,对于‘养成读书习惯’,似乎切实有效得多”。
    (摘编搜狐网)
    材料五:
    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在制定重建家园计划时,仍留出专门资金用来推广阅读。“阅读是教育的基础”这一理念已成为全德国的共识。德国人非常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提倡快乐阅读,他们用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德国人更喜欢纸质图书,认为真正的阅读源于书,而非实时消息。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德国平均每个家庭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以色列这个国家虽然很小,但在创新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以色列平均几千人就有一个公共图书馆。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犹太人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犹太民族不仅涌现出的科学家多,而且拥有亿万家财的富贾巨商也居于世界各民族之前。在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就占了一半之多。许多人把犹太民族称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的民族。
    (摘编自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信息时代,大部分经典畅销书都已有其电子版本,但仍有读者愿意购买纸质图书,数字化阅读方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方式。
    B.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多次倡导,希望能够让全社会更重视读书,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C.苏轼认为阅读时不必追求所有的问题都弄懂,只就一个目标或问题进行探究,日积月累必有收获,他还强调读书应注重独立思考。
    D.犹太人善于学习,积极思考,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这种学习精神让他们受益匪浅,美国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多数与此不无关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B
    A.各类书籍品种随时代发展而日益丰富,虽然人们习惯于畅游互联网,但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
    B.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阅读有不同的选择,这与他们的人生阅历和生活需求有关,如00后的阅读就与学业关系较紧密。
    C.二战后德国人注重阅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快乐阅读。他们喜欢阅读纸质书籍,也喜欢阅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
    D.叶圣陶提倡的“整本书阅读”既能练习精读,又能练习速读,所以他强调学生在中学时专心只读几本书就能养成读书的能力。
    (3)你觉得怎么样才能达到“全民阅读”?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分析】(1)本题考查迅速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解答】(1)C.“苏轼……注重独立思考”张冠李戴,追求“独立思考”是陶渊明的观点。
    (2)A.“绝大多数人的阅读方式还是以纸质图书为主”夸大范围,图表中是“57.2%的人习惯于阅读纸质图书”;C.“不同类型的文章”错,文中是说他们“更愿意阅读有价值的,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D.“所以他强调学生在中学时专心只读几本书就能养成读书的能力”逻辑错误,原文说的是“虽然只能读有限的几本书,但是那几本书是真正专心去读的,这就养成了读书的能力”。
    (3)从“全民阅读的倡导,能够让我们的老百姓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达到全民悦读”“政府在制定重建家园计划时,仍留出专门资金用来推广阅……成为全德国的共识。德国人非常注重阅读的娱乐功能,提倡快乐阅读,他们用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阅读的兴趣,让孩子更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目前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区域的阅读节、阅读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讲学、经典诵读、亲子阅读等主题阅读活动”“全民阅读更应该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把古代经典嵌在脑子里,薪火相传,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等句子可以具体把握。
    答案:
    (1)C
    (2)B
    (3)①政府重视倡导,全民形成重视阅读的共识;②政府加大投入,提供资金和设备上的保障;③社会多方参与,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④国民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特别注意从娃娃抓起;⑤多出版有价值的好书,重视经典文化的宣传;⑥指导人们掌握各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点评】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3.(15分)文本一:
    血灯
    孙方友
    吴公干是陈州城南小吴庄人,年幼读儒书,勤奋好学,成绩优异。但因家道贫寒,为让兄长吴公锦进开封武备学堂就读,自动辍学。十四岁投师学铁匠,学得一手好手艺,同时也养成了一种刚强勇敢的性格。他为人正直,主持正义,不随波逐流,敢于扶弱济贫,反对权贵,在陈州城内颇有威信。有一日,清政府地方官吏向铁匠铺勒索捐税,蛮不讲理,公干看不过,挺身而出,与之相争,几遭不幸。气愤之下,投军当兵,去了省城。
    那时候,已是1906年的春天。大概就是这年春天,吴公干的胞兄吴公锦被选送到日本东京留学,学习法政。同年,经人介绍加入同盟会。第二年,吴公锦从日本留学回国到开封创办“大河书社”,联络同盟会员及开明人士,积蓄革命力量,为推翻清王朝做准备。吴公干闻讯,弃军投之,在书社做招待。此间,他常与同盟会的领导人张仲瑞、刘积学、杜潜、程克等接触,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他以推翻清朝统治为己任,斗志极高。
    武昌起义一声炮响,河南同盟会积极响应,决定于12月22日夜举义,以放火鸣炮为号,分区出动。公锦公千二兄弟此时更是日夜奔忙,协助总司令联络开封民军和商学各界进步人士,并帮助部署兵力。不想在起义就要爆发之际,义军内巡防营统领柴德贵叛变,突遭汴军包围,起义失败,不少革命者惨遭杀害,吴氏二兄弟双双被捕入狱。
    12月23日,敌人开始审讯吴氏弟兄。他们先拉出公干,问他为何要反清复明?吴公干直言不讳,厉声回答:“我为革命而来,无所畏惧,朱元璋的天下,失之胡儿,即不还之朱家,也应还之汉人!”问官要把他推出斩首,他说:“革命党遍天下,杀之难,杀之尽更难!不杀革命党,革命党就不多!革命党不多,革命就不容易成功。革命党的血,就是灌溉自由的肥料!杀,是我求之不得的!”言毕,伸颈大呼:“杀,杀,杀!
    真可谓无所畏惧了!
    敌人需要的是怕死鬼,所以对此恨之入骨,最后想出一条毒计,把吴公锦也拉到刑场,对他们说:“你们兄弟二人,一奶同胞,如果谁先动手把谁杀了,谁就可以活命!”
    公锦和公千二人一听此言,禁不住仰天大笑,笑毕,兄弟俩深情地望着。吴公锦说:“兄弟,分别一夜,如别三秋,心想今生今世见不到你了,不想还有如此杀场之缘!”吴公干说:“哥,你我能有今天,算没白做兄弟一场!兄弟没啥盼,只盼来世你还当我哥!只是有一点,咱俩一死,苦了咱爹咱娘了!二老养儿不容易呀……”
    吴公锦叹了一口气,对弟弟说:“那咱就面朝南给爹娘叩几个响头吧!”
    言毕,兄弟俩双膝扎地,面朝陈州方向给爹娘“咚咚咚”叩了三个响头。
    兄弟俩再相望,都是一脸“红牡丹”。二人相视一笑,站了起来。
    哥说:“兄弟,你动手吧?”
    弟说:“哥,你动手吧?”
    ……敌人当然不允许他们磨磨蹭蹭,端来两盏灯,放在他们面前,先杀吴公锦,鲜血扑灭了一盏灯,再杀吴公干,鲜血扑灭了第二盏灯。兄弟俩的鲜血交叉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很大的红色“十”字架!……
    后来一位颇有名的画家以此景状创作了一幅油画,取名为《血灯》。
    (选自孙方友《陈州笔记》)
    文本二:
    孙方友之所以对小小说锲而不舍,植根于他对小小说深刻的文体意识。他是小小说的觉悟者。他早早地看到了小小说独有的文学功能与不可低估的独立价值。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和方法;一斑窥豹,滴水现太阳,更是文学反映世界的规律和方法。孙方友在小小说中看到了“大”。
    小小说聚焦焦点,放大细节,微型可编微,微型可显微。正如细胞解剖可成人类标本,地方邮票可成世界窗口。因其“寸铁杀人”的功能,小小说向为小说家族中的小精灵,为长、中、短篇所不可代替。如律诗之绝句,亦为文学史之一景观。
    就写作艺术而言,小小说更需要作家呕心沥血成为妙手。孙方友清醒地认识到小小说对作家实力、功力的挑战。小小说因其小而无法藏拙,无法兑水,不给粗疏留下空间,因其数量大又必须避免重复。因而不仅选材要刁钻,布局要出人意料,语言要像鸡汤一样有味道,一石三鸟,意趣横生,对细节精雕细刻,以一二动作或片言只语突显人物性格,笔简神肖,即事见人,着墨不多,而一代人物,百年风尚,历历如睹,最终在艺术长廊里留下人物的脚步声,让读者难以忘掉。
    (孙荪《卷帙浩繁的百姓列传一读孙方友<小镇人物>》)
    (1)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小说开头借鉴我国古代传记、笔记的手法,以简洁语言勾勒出吴公干勤奋好学、刚强勇敢的形象,为人物的命运埋下伏笔。
    B.小说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兄弟刑场意外相见,吴公锦谈吐文雅,符合他知识分子的身份,也体现出革命者的精神气质。
    C.小说先以大量笔墨平铺叙事,看似散漫,实为蓄势,这样当下文写到兄弟二人被捕、受审、受刑等内容时,情节才更有爆发力。
    D.小说夹叙夹议,表意自然,如“真可谓无所畏惧了”一句,言简意赅,高度赞美了吴公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2)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文本二中评价孙方友的小小说“对细节精雕细刻,以一二动作或片言只语突显人物性格,笔简神肖”。文本一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请分别举例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艺术特色的能力。这要求考生既要注意小说的情节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小说主题的象征意蕴。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情节作用题的思维角度为以下五个方面: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情节与人物的关系,情节与环境的关系,情节与主题的关系,情节与读者的关系。
    (3)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塑造手法的鉴赏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D.“小说夹叙夹议”分析错误,“真可谓无所畏惧了”,仅仅这一句话构不成夹叙夹议手法。
    故选D。
    (2)小说最后一段写一位画家以兄弟二人就义的景状创作了一幅名为《血灯》的油画。
    从结构上看,小说题目就叫“血灯”,结尾写画家的油画叫做“血灯”,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同时,这幅画是以兄弟二人就义的场景创作的,这样也照应了上文兄弟就义的情景,“敌人当然不允许他们磨磨蹭蹭,端来两盏灯,放在他们面前,先杀吴公锦,鲜血扑灭了一盏灯,再杀吴公干,鲜血扑灭了第二盏灯。兄弟俩的鲜血交叉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很大的红色‘十’字架!”,这样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
    画家为兄弟二人作画,而画作是可以流传的,文章借此表达了人们对兄弟二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画作名为“血灯”,“灯”有照亮黑暗的作用,正如吴公干所说“革命党的血,就是灌溉自由的肥料”,吴氏兄弟虽然死了,但他们的精神不灭,一定会像灯火一样引导后人前赴后继参加革命,这样赋予“血灯”以“烈士精神不灭”“引导后人前行”等象征意义,深化主题。
    (3)抓住“一二动作”和“片言只语”,举出相应事例加以分析。
    “一二动作”示例:
    ①敌人提出他们兄弟谁先杀了对方就可以活命,“公锦和公干二人一听此言,禁不住仰天大笑,笑毕,兄弟俩深情地望着”,“仰天大笑”的动作是对敌人这种离间手法的蔑视;“深情地望着”的动作则表现出兄弟感情的深厚。
    ②临死前兄弟二人唯一牵挂的就是他爹娘,吴公锦提出给爹娘磕头,“言毕,兄弟俩双膝扎地,面朝陈州方向给爹娘‘咚咚咚’叩了三个响头”,“双膝扎地”“面朝陈州方向”磕头的动作,写出兄弟二人对爹娘的愧疚,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只能抛小家为大家,兄弟二人双膝扎地、面向陈州叩头、再相望等动作表现出他们深明大义又不忘孝道的思想性格。
    ③磕完头之后“兄弟俩再相望,都是一脸‘红牡丹’。二人相视一笑,站了起来”,“红牡丹”是因为二人磕头很郑重和虔诚,说明他们对爹娘的感恩、愧疚,体现出他们不忘孝道;“相视一笑”表明他们不惧死亡,大义凛然,“站了起来”是准备好英勇就义,写出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片言只语”示例:
    ①敌人审讯吴公干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为革命而来,无所畏惧,朱元璋的天下,失之胡儿,即不还之朱家,也应还之汉人!”,敌人要将他斩首,他说“革命党遍天下,杀之难,杀之尽更难!不杀革命党,革命党就不多!革命党不多,革命就不容易成功。革命党的血,就是灌溉自由的肥料!杀,是我求之不得的!”并伸颈大呼,“杀,杀,杀!”,这些语言描写虽然不多,但却表现出他英勇豪放、视死如归的性格。
    ②敌人让他们互相杀死对方,他们在给爹娘磕头之后互相谦让,“哥说:‘兄弟,你动手吧?’弟说:‘哥,你动手吧?’”,在生死面前他们都愿意让对方活命,宁愿自己去死,相互让对方动手的谦让之词,表现出他们重情重义、视死如归等性格。
    答案:
    (1)B
    (2)D
    (3)①照应题目及上文兄弟就义的情节,使小说的结构更加完整严谨。②表达了人们对兄弟二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赋予“血灯”以“烈士精神不灭”“引导后人前行”等象征意义,深化主题。
    (4)“一二动作”示例:①兄弟二人仰天大笑和深情相望的动作,既表现出他们对敌人的蔑视,又表现出兄弟感情的深厚。②兄弟二人双膝扎地、面向陈州叩头、再相望等动作表现出他们深明大义又不忘孝道的思想性格。③兄弟再相望、相视而笑、站起来等动作,一脸“红牡丹”的特写,表现出他们不忘孝道、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性格。
    “片言只语”示例:①吴公干伸颈大呼,“杀,杀,杀!”,表现出他英勇豪放、视死如归的性格。②兄弟二人相互让对方动手的谦让之词,表现出他们重情重义、视死如归等性格。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9分)
    4.(19分)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煆豚①,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 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日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篑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蕢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雁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注】①冠雄鸡,佩瑕豚:头戴雄鸡似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A.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雁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B.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雁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日/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C.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雁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D.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雁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
    A.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B.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D.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子路喜欢逞勇斗力,性格直爽,曾经欺凌过孔子,孔子没有跟他计较,而是用礼乐诱导他。后来,子路做了孔子的学生。
    B.孔子很赞赏子路判决诉讼案件的能力,认为他有仁德,可以管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赋税。
    C.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别时,孔子告诫他“恭以敬”“宽以正”“恭正以静”来治理蒲邑。
    D.卫出公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的采邑之宰,蒉聩联合孔悝作乱。子羔劝子路离去,他没有听从,最后被蒉聩手下的人杀掉。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②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在理解整句话及其语境的基础上,针对题干要求做具体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找到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解答】(1)句意: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来攻打子路,(他们)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死了,帽子也不除。”于是系好帽带死了。“于是子路欲燔台”是一句话,不能断开。排除AC。“石乞”“壶雁”是两个人,之间应断开,“君子死而冠不免”是一句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2)A.第一个“而”表示并列,第二个“而”表示修饰。
    B.两个“也”都是句中语气词。
    C.第一个“与”通“欤”,句尾语气词。第二个“与”,介词,同。
    D.第一个“焉”是疑问代词,哪里,怎么。第二个“焉”是兼词,相当于“于此”。
    故选B。
    (3)B.“可以管理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的赋税”理解不当,原文的意思是孔子赞扬子路具有管理千乘之国的才能。
    故选B。
    (4)①稍:逐渐。委质:带着礼物。因:通过。译文:孔子用礼逐渐诱导子路,子路后来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做孔子的学生。
    ②衣:穿。敝:破旧。耻:感到羞耻。穿着以乱麻为絮的破旧袍子和穿着用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
    答案:
    (1)B
    (2)B
    (3)B
    (4)①孔子用礼逐渐诱导子路,子路后来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做孔子的学生。
    ②穿着以乱麻为絮的破旧袍子和穿着用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
    参考译文:
    仲由字子路,是卞地人。子路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粗野,喜欢逞勇斗力,为人刚直,头戴雄鸡式样的帽子,佩戴着公猪形象的饰品,曾经欺侮孔子。孔子用礼逐渐诱导子路,子路后来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做孔子的学生。
    子路问:“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最崇尚的是义。君子好勇无义,就会作乱;小人好勇无义,就会为盗。”
    子路听到了教导,还没有行动,只怕又听到新的教导。
    孔子说:“以简练的言辞,就可以把案子断得一清二楚的,大概只有仲由吧!”“仲由崇尚勇敢超过我,别的不行。”“像仲由这种性情,不会得到善终。”“穿着以乱麻为絮的破旧袍子和穿着用狐、貉的毛皮制成的皮衣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愧的,恐怕只有仲由吧!”“伸由的学问已经登上了厅堂(由浅入深),但还没有进入内室(达到更高的水平)。”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仁德吗?”孔子说:“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仲由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是否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地豪壮而勇敢的人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敬谨慎,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正直,可以亲近民众;恭敬正直从而使社会平静,可以用来报答主上。”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南子。灵公的太子蒉聩得罪了南子,害怕被杀就逃亡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立公子郢(为国君)。公于郢不肯接受,说:“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逃亡)在外,不能够回来。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封邑的长官。蕢聩就和孔悝作乱,用计来到孔悝家中,于是和他的党徒掩袭攻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而蒉聩入宫立为国君,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骑马赶回来。子路遇到从卫国城门出来的子羔,子羔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为他白白地遭受祸事。”子路说:“吃了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最终离开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打开,子路就跟了进去。来到蒉聩处,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怎么能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把他杀了。”蒉聵不听从。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来攻打子路,(他们)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死了,帽子也不除。”于是系好帽带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政乱的消息,说:“唉,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子路的死讯。因此孔子说:“自从我有了仲由,再也没有听到过粗野的言语,恶毒的话。”
    【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5.(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读  书
    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
    读  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课:阅读。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陆诗思路清晰,前两句概括写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C.辛诗三、四句写即使读到书中古人写的有趣的情节,诗人也只能捶胸顿足。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2)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读懂诗歌大意,然后找到具体诗句,分析即可。
    【解答】(1)C.“捶胸顿足”错,“堪笑处”是指可笑之处,“摩腹”指揉着肚子大笑。
    故选C。
    (2)陆诗第一句“归老宁无五亩园”意思是:归老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
    陆诗第三四句“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意思是: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据此得到读书方面的启示: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
    陆诗第二句“读书本意在元元”的意思是: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据此可知: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
    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第二句写自己把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得到启示为:当自己是非不分时,要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
    辛诗第三句“掩卷古人堪笑处”意思是:我合上书想古人可笑之处不正是今人的可笑之处。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是非得失的看法,觉得可笑。由此得到启示为: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
    答案:
    (1)C
    (2)①活到老学到老,要勤学苦学。如陆游所说,即使年纪大了,宁愿没有五亩田也要读书;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②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如陆游读书的本意就是为老百姓。③尽信书不如无书(或者书本和现实会有一定差距)。如辛弃疾在古人书中探寻是非得失的看法,觉得可笑。④学会从书中寻找面对现实困境的解决办法。如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读 书》译文:
    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在于黎民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赏析:
    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屈原以来诗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立足于时代,“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一二句直抒胸臆,说自己读书是为了人民,前两句不重情节画面,而是把事实压缩在极其精炼的诗句内,着重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强烈的抒情性。一个“宁无”把诗人内心深处对黎民百姓的牵挂表达的淋漓尽致。也显示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情操。在封建时代,能提出“读书本意在元元”,把读书看做是为百姓而读,展现了诗人的可贵。
    三四句是写实,具有二个特点:一是细节的真实性,灯下读书,眼神已大不如从前了。写这首诗时,诗人已经是老人了,透过诗句,诗人灯下读书的形象出现在眼前。二是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一盏青灯为何出现在陆游的诗中,因为是其读书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件物体,故而成了其读书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意象。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具体的描写,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忠于人民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尽管明白如话,浅显平淡,但却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把诗人在孤灯之下,老眼昏花地阅读蝇头小字的场景,维妙维肖地刻划出来。既是对生活描写,更是对后人告诫,寓意深远。
    陆游是一个善于学习的诗人。他提倡“万卷虽多应具眼”,又强调“诗思出门河处元?”他一生之中写出大量优秀诗篇,是与他的苦学精神分不开的。这首《读书》七绝,如同诗人的学习体会,既反映了诗人在年老时仍坚持苦学的情况,又表明了他学习是为平民百姓而并无他求的可贵精神。诗言志,诗歌是诗人对人生的歌咏,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关于诗歌内容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凡是属于人生的各类内容,都可以被纳入诗人取材的范围,不应有什么事先划定的禁区。对于主要身份是士人的陆游来说,其生活内容有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书斋里度过的,读书正是他人生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当他要想写诗歌咏其生活内容,表示其人生感慨时,读书便理所当然成为不可或缺的题材。
    【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是否正确。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6分)
    6.(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好战必亡,然而忘战也必亡,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 一片神鸦社鼓 ”两句也有着类似的担忧。
    ②古人推崇“君子”之道,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君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就能智慧明达,行为不会犯错:《论语•学而》中用一句“人不知而不愠 ”表达君子面对对不了解自己的人也不生气的态度。
    ③“丝竹”是汉族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借指音乐。古诗文中有很多带有“丝竹”的句子,如“ 浔阳地僻无音乐 , 终岁不闻丝竹声”。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解答】故答案为:
    (1)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重点字:佛、狸、祠)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人不知而不愠(重点字:愠)
    (3)浔阳地僻无音乐 终岁不闻丝竹声(重点字:浔、僻)
    【点评】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10分)
    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有人喜欢牡丹,说她 ______。我却喜欢梅花,喜欢她“凌寒独自开”的自信。客居海南,常听朋友说海南也有梅花,觉得有些诧异。朋友说,东山岭脚下的溪边村,是海南著名的三角梅风景旅游区,我便专程去看。
    三角梅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不同颜色,三朵小花聚生于三片红苞中。徜徉在三角梅基地,我竟发现有一株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汇集,艳丽异常,这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小鸟叽叽喳喳在三角梅上欢快地跳来飞去,人就沉浸在一片______之中。在花团锦簇的三角梅花海中,还有一座书香四溢的书屋,经常有一些书法家、画家聚集于此,______,尽展才情。
    离基地不远处有一座溪边客厅。这是一座颇具古风的凉亭式建筑,走进亭内,可见桌椅摆件都是古物。墙上、吧台旁,挂着斗笠、簸箕等传统农家工具,素旧拙朴,充溢着乡韵,勾起游人的乡愁。
    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乡村,一处凉风习习的古亭式客厅,一派静谧朴拙的宜人氛围,让,人清心、净心。三角梅的美,可谓秀美艳丽甚至婀娜动人,她只属于自己,也在我心中真真地美丽起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增删词语,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3)文中面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请从“增文势”“广文义”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分析】(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要熟记所有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暗示信息。
    (2)本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3)本题考查的是辨析修辞手法。首先要对基本常见的修辞手法加以掌握,其次,分析句子,确定修辞手法;最后明确表达效果。
    【解答】(1)语境强调牡丹花的特点,应用“国色天香”。结合语境“小鸟叽叽喳喳在三角梅上欢快地跳来飞去”,第二处应用“鸟语花香”。第三处强调书法家、画家,应用“挥毫泼墨”。第四处强调传统农家工具朴素,应用“素旧拙朴”。
    (2)文中画线句中,“竟”和“发现”语序问题,“竟”应是表达对五种花色三角梅的惊讶,因此放在“发现”后面。句子未尾的主语应是“三角梅”而不是“特色”。修改为: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于一株,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三角梅。
    (3)题干点明排比的两个作用是“增文势”“广文义”,也就是增强语言的气势,丰富文章的意蕴,作答本题,就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乡村,一处凉风习习的古亭式客厅,一派静谧朴拙的宜人氛围”句中“一座”“一处”“一派”等排比结构词语,连续三句有长句的细致;而“让人清心、净心”,则有短句的简洁长短结合富有节奉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同时,从“乡村”到“客厅”再到“氛围”的表述,使内容更加充实,层层深入,由身到心。
    答案:
    (1)国色天香   鸟语花香   挥毫泼墨  素旧拙朴
    (2)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于一株,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三角梅。
    (3)增文势:“一座”“一处”“一派”等排比结构词语,有短句的简洁,连续三句有长句的细致,长短结合富有节奉感,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广文义:从“乡村”到“客厅”再到“氛围”,层层深入由身到心,内容更加充实,具有突出强调作用。
    【点评】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1小题,10分)
    8.(1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火种欢迎仪式上,现场工作人员① 先从火种灯引火 ,然后用取得的火点燃北京冬奥会火炬。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源于被视作“中华第一灯”的西汉长信宫灯。火种灯造型轻巧华丽,设计巧妙环保。飞舞的红色丝带环绕火种灯的顶部,象征着拼搏的奥运激情;方圆嵌套象征天圆地方,金属光泽和晶莹剔透的玻璃形成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灯体使用环保材料再生铝合金,采用双层玻璃结构。整体打造出既有传统中国韵味,② 又有现代感的火种灯 。
    长信宫灯出土于本届冬奥会赛区之一的河北,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历经2000多年,③ 长信宫灯虽受时间侵蚀(长信宫灯外表虽已有锈迹) ,但仍能体现出汉代鎏金工艺的高超水平。“长信”有永恒信念之意,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以此为创意,意在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根据文段内容和图片,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为开头写一个单句,简述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组成结构,不超过30个字。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解答时要细致分析,准确重点把握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相关要求分析,细致表达即可。
    【解答】(1)第一处,由“然后”“再次”可知,此处交代点燃火炬的顺序,由“完成仪式后,火种被再次引入火种灯”可知,火炬是从火种灯接入的,因此填写“先从火种灯中引火”。
    第二处,由“表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契合”等前文内容可知,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再由“又有现代感的火种灯”可知,空缺处关联词是“既”,因此应填写“既有传统中国的韵味”。
    第三处,前文“历经2000多年”强调长信宫灯时间长,后句“虽外表已有锈迹”说明由于时间导致灯的外表收到侵蚀,因此填写“长信宫灯受时间侵蚀”。
    (2)解答本题,需要先理清“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这一单句的结构,从“灯由提手”“丝带环绕顶部”“方圆嵌套的主体”三部分内容,将这些具体的要素进行依次排列,准确分析即可。
    答案:
    (1)①先从火种灯引火
    ②又有现代感的火种灯
    ③长信宫灯虽受时间侵蚀(长信宫灯外表虽已有锈迹)
    (2)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由提手、丝带环绕的顶部、和方圆嵌套的主体构成。
    【点评】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1.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2.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3.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四、写作(60分)
    9.(6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逆”的解释为:①向着相反的方向。②迎接。
    材料二:2022年2月6日晚,在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在0﹣2落后的局面下,不气馁、不急躁,迎难而上,最终追回并反超比分,以3﹣2战胜韩国队,再次夺得亚洲杯桂冠。
    材料三: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全歼美军一个整团,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一举逆转了战场态势,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涌现着大批“逆行者”,他们因责任与大爱逆行奉献,成为中国的最美身影。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逆向、逆行、逆战、逆转……
    阅读上面的材料后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
    材料围着一个字“逆”展开。材料共三则,第一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逆”的解释:向着相反的方向;迎接。这是对“逆”的字典意义的理解。第二则是女足“逆转”局势,夺得亚洲杯桂冠。第三则是长津湖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逆转”战场态势,为胜利奠定基础。最后的引导语是对“逆行者”的解释,疫情中的“逆行者”,日常生活中的“逆向、逆行、逆战、逆转”,这是对“逆”引申出来的更广泛的解释。
    考生要确定“逆”的内涵,并进一步思考。如要“逆转”,需要“不气馁、不急躁,迎难而上”;“逆行者”需要“责任与大爱”“奉献”精神;“逆向”需要转换思维,创新精神等等。
    考生可以围着材料中列举的对“逆”的理解,选择一个进行作文,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可以歌颂抗疫英雄的精神,可以谈自己青春的奋斗,可以论述人间大爱。
    参考立意:
    1.迎难而上,磨砺品质。
    2.走常规路,创新出新。
    3.不从众、不跟风,做有主见的人。
    4.逆行者,定格时代背影。
    【解答】
    “逆”迎困难,锤炼自我
    史铁生言:命运的局限难以改变,但不屈的力量须臾不可或缺。面对当下新时代,新挑战,我们应该不畏不惧,心存黎元,“逆”迎困难,锤炼自我,为自己的一生涂上一层不屈的底色!
    不畏不惧,砥砺前行。
    “逆”是千里路途步步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往前走才能看见彼岸的灯塔,亦如卢思浩所言:“唯有行动才能解除你所有的不安。”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冲出崖壁,逆着风雨,直面雷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踏出革命第一步,勇敢与命运逆行。如果有人问我,是什么令他们能够逆风而行、逆流而上?我想,狄兰的“尽管我戴着镣铐,依然像大海一样歌唱!”便说明了一切。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人生如逆旅,只有脚踏实地,方得始终。让我们漾起自己的风帆,正如《水上行路》中所说的“一下一下的”,向着成功的逆旅前行,因为我们坚信不畏不惧,砥砺前行,终见彩虹!
    心存黎元,道济天下。
    “逆”是激流勇进只身陷。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忆往昔,“救时宰相”于谦于大明王朝倾颓之际,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之既倒,为大明续命百年;看今朝,2020年伊始,新冠肆虐,人心惶惶之间,支援武汉的队伍毅然上路,最美“逆”行者的身影让人泪目!这个时代呼唤英雄,“你”是新时代的开路人,“逆”便是行动的号角。逆者,现在是他们,将来便是我们!00后当以心存黎元,道济天下,成就家国梦想。
    奋斗拼搏,锤炼自我。
    “逆”是少年凌云志在巅。寰宇一白雄鸡唱,拿云系日少年心。少年当锤炼自我,方能大展身手,有所作为。君不见,22岁的朱海秀,隐瞒家人毅然奋斗在抗疫一线;君不见,方舱医院中一刻不停忙碌的高三应届生;君不见,7岁小女孩案板下独自写作业的身影;君不见,《奇迹笨小孩》中的景浩……奋斗是当代的主旋律,纵然路途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可我们依旧要拼,毕竟“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梁启超先生说:“潜龙腾渊,鳞抓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如是,你我何不登高拼搏,逆流而上,锤炼自我,弄潮于时代峰尖?
    少年当“逆”迎困难,不畏不惧,心存黎元,锤炼自我,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是梦,“逆”迎困难,直面风雨,在最好的时代,锤炼最好的自己!
    【点评】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做法:
    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
    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理清写作的线索。
    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