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第二阶段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24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答案
1.A. “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推动了‘权力意识’的高涨”因果倒置。原文是“‘权利意识’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2.B. “普遍存在的”夸大其词。第二段说“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可见只是“一部分人”,并非“普遍现象”,以偏概全。
3.A. B.“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是“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意思是以“法治观念”作为“通行证”是“保障自己和他人的权利,使整个社会和谐运转,社会福利趋于最大化”的一个条件,但并非充要条件。
C.“必然不存在”说法绝对。原文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必须”“应该”正确维权,而并不能保证错误方式“必然不存在”。
D.“‘法治观念’的启蒙尚未完成,这导致”强加因果。原文是“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的是“权利意识”和“法治观念”互相作用,选项只说了“法治观念”。
4.B(本文描写人物用的最多的是语言描写)。
5.(1)第一件事:我因为偷瓜被后母打了一巴掌。明白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要(2)第二件事:我因为藏钱被后母打了一巴掌。记住了要乐于帮助他人,要善良。(3)第三件事:我因为说不念书了被后母打了一巴掌。懂得了读书能改变命运的道理。(每点2分,共6分。)
6.(1)是非分明,坚持原则。(2)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3)重视教育,目光长远。(4)教子严厉,爱子心切。(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3点得6分)
7.B 8.B 9.B
10.(1)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皇上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2)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
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我所忧虑的,不只是黄经臣,这条路一开通,类似的进用者就会多起来,国家的祸患,就不可遏止,希望赶快把他放逐到远方去。
“国之重事”是偏正结构,做前面判断句的宾语,中心词是“事”,中间不可断开,排除 AC。“与”是动词,“参与”,这一动作的发出者是“宦寺”,即“宦官”,“宦寺得与”中间不可断开;且“愿”表达希望,一般放于下一句句首,排除D。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用来陈述表白,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错误,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他在由左正言升任给事中后……”错误,由“禾曰:……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事中,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可知,当时他还没有接受给事中的任命。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引”,拉、拖;“毕”,让……完毕;“衣裾落”,被动句式。(2)“适”,恰逢;“道”,路过;“谒”,拜访;“馈”,送礼。参考译文: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多次升迁担任辟雍博士。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有人指责这是无端生事,搁置起来不予批复。后来盗贼闹事,人们才佩服他的预见能力。升任左正言,不久授职给事中。当时童贯的权势越加扩张,和黄经臣一起执掌大权,御史中丞卢航跟他们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陈禾说:“这是国家安危的根本啊。我所处职位有进言的责任,这时候不进言劝谏,一旦调任给事中,进谏就不是我的本职了。”他没有接受给事中的任命,首先上书直言弹劾童贯。又弹劾黄经臣:“依仗恩宽玩弄权势,在朝廷同列中夸耀自己。常常说诏令都出自他的手中,说皇上将任用某人,举行某事,不久诏书下达,都跟他所说的相同。那发号施令,是国家的重大事情,降免昏庸官吏和提拔贤明之士,是天子的大权,怎么能让宦官参与其中?我所忧虑的,不只是黄经臣,这条路一开通,类似的进用者就会多起来,国家的祸患,就不可遏止,希望赶快把他放逐到远方去。”陈禾上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头颅来报答陛下吗 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 ”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第二天,童贯等人一个接一个地上前陈告,说国家非常太平,怎么能说这不吉利的话。卢航上奏说陈禾狂妄,把他贬为信州监酒。遇到赦免,陈禾得以自由地回到乡里。当初,陈瓘从岭外归来,住在鄞县,和陈禾相互友好,派遣他的儿子陈正汇跟从陈禾学习。后来陈正汇揭发蔡京的罪行,被押送到朝廷,陈瓘也被逮捕。黄经臣审理他们的案子,用檄文征召陈禾到案取证,陈禾回答说事情确实有的,罪行不敢逃避。有人说他回答失当,陈禾说:“祸福死生,都是命啊,怎么可以用逃避一死来换得个不义的名声呢?希望能够分担贤者的罪名。”于是陈禾因为被诬陷为陈瓘的同党而获罪免官。遇到赦免,陈禾又被起用掌管广德军,调任和州知州。不久遇上母亲去世,服丧结束,担任秀州知州。王黼刚刚执掌大权,陈禾说:“怎么能在王黼门下听候调遣?”他极力辞职,于是改任他为汝州知州。他辞职更加坚决,说:“宁可饿死(也不接受任命)。”王黼听说后对他怀恨在心。陈禾的哥哥陈秉当时担任寿春府教授,陈禾就到官邸侍奉兄长。恰逢童贯统领军队路过寿春府,想要拜访陈禾不能进门,送礼给陈禾也不接受。童贯恼怒了,回到朝廷后就说坏话诬陷陈禾,皇上说:“此人向来如此,你不能容忍吗?”过了很久,朝廷才又起用陈禾担任舒州知州,任命刚下达他就去世了,追赠他为中大夫,谥号为文介。
11.C(“诗人直抒胸臆”有误。这个“愁”指的是采桑女的愁,不是诗人自己的愁)
12.原因:①蚕细如蚁,尚未初眠;②倒春寒使得桑树叶生长延迟;③丝茧收成难卜,里胥提前上门催征。(评分参考:原因每点各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3.(1)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3)为天下理财 不为征利
14.C 15.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纵情”,古义,任凭自己的感情;今义,尽情。“行路”,古义,路人,陌生人;今义,走路。
B.“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今义,副词,很、非常。“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C.“懈怠”,松懈懒惰;“劳神苦思”,劳神费思。二词古今意义相同。
D.“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16.B
17.D
18.C【解析】
1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墨守成规:形容死守老规矩,保守固执,不求改进。本处根据后文走出这个习惯守旧的圈子,所以选用“墨守成规”。天涯何处无芳草:一是指大千世界机会很多,不要过分注重于某一件事儿而不知变通;二是指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一方,可以爱的人或值得爱的人很多。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需要我去完成。本处是说李白的志向,选用“天生我材必有用”。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象。憧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根据后文加来道雄常会给自己提出许多的问题,所以童年时的加来道雄内心充满的是对世界的思索,选用“遐想”。昏昏然:形容一个人做事糊涂,不明事理。傻乎乎:糊涂无知或憨厚老实的样子。本处是说孩童提出的看似非常幼稚的问题,所以选用“傻乎乎”。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前文说法到李白走出了限制自己才华的“圈子”,所以衔接前面,本处应该是先说走出圈子,排除B、C;接着说走出圈子的意义,应该先“看到”小范围的自我转变,再“感受”到大范围的外界的不同,排除A。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二,一为语序不当,对应“幼稚”,应该先衔接“成人”,再是“物理学家”。二为结构混乱,“他开启了对未来探索的大门”结构混乱,整句话的主语为“正是这份幼稚”,而这句话的主语是“他”,暗换主语导致了句子结构混乱,应改为“开启了他对未来探索的大门”。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选项C。故选C。
19.【答案】①这些炎症细胞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②也会给自身造成损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此处应接着上文“此时身体就会有炎症细胞聚集在这一局部”中的“炎症细胞”说下去,后文“但细胞因子分泌后”与此处形成转折,故可填:这些炎症细胞会分泌一些细胞因子。第三处,根据“双刃剑”可知,上句“不仅可以杀掉病毒”是说好处,此处应是说坏处,且与上句形成递进关系,可填:也会给自身造成损害。
20.答案:(示例)您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您创造的社会财富,只有两个字可以形容——无价。而您,依旧躬耕于田畴,淡泊于名利,真实于自我。您以一介农夫的姿态,行走在心灵的田野,收获着泥土的芬芳。那里,有着一个民族崛起的最古老密码
21.作文【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一是惠特曼的,“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码头”,在所处领域内不断追求,穷尽自己的一切可能。侧重于眼界与胸怀。“做一个世界的水手”,“世界”强调一个人广阔的眼界与博大的胸怀,要能够突破本位的局限,从更高处放眼世界。具有了广阔的眼界与博大的胸怀,才可能奔赴世界各地不同的码头,才有可能发现世界精彩,取得事业的成功,实现人生的价值。材料二,塞涅卡的,“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格言是通过比喻表意。“风”之于“码头”,即如资源之于目标。直白地说,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一切资源都不能有助于他的发展。侧重于目标。不管是近期还是远期,人生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很难在人生的航程中顺利前行。第三则材料,是习近平的,“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侧重于青年人要志存高远,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题干要求“从中任选两则材料作为写作触发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能够针对这三则材料中的任何两则,写出了由此而产生联想、思考和看法,都是符合写作内容的。参考立意:如果选取材料一、二分析立意,第二则格言是从利用资源的角度在谈确立目标的重要性。这样,两则格言虽然在“要立志”的大方向上相同,但一者志于多,一者志于一,立意正相反。写作时,可将两种观点作辩证的分析,察其殊途,明其同归,也可以执其一端,一破一立,以破为立。也可以认为,第二则格言是从实践层面在谈如何实现目标。如生活中需要目标;做一个有胸襟的人等。如果选取材料一、三分析立意,眼光与坚持;相信自己,坚持不懈等。如果选取材料二、三分析立意,做一个持之以恒的追梦人;理想与坚持等。结构示例:可以结合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引出论点“目标在生活中非常重要”。然后分别分析论述目标的重要性,如有了目标才能为自己定位好;有了目标,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目标可能会变成现实;有了目标,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勇气等。最后,可以提出自己的期望或做法。如我们需要确定目标,坚持不懈,不断奋斗,成就完美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