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8:11:22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2021-2022学年度江苏省如皋市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作答试卷前,请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上,将考试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我们必须了解中国哲学的特色,然后方不至于以西洋或印度的观点来误会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主张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中国哲人研究宇宙人生的大问题,常从生活实践出发,以反省自己的身心实践为入手处;最后又归于实践,将理论在实践上加以验证。即是,先在身心经验上切己体察,而得到一种了悟;了悟所至,又验之以实践。要之,学说乃以生活行动为依归。
中国哲人探求真理,目的乃在于生活之迁善,而务要表现之于生活中,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深研学问之鹄的,在于自得于道,到自得于道的境界,便能有最大的精神自由。不仅儒家有如此见解,即“散于万物而不厌”的惠施,其理论也以“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为归结。要之,理论是生活的解说,生活是理论的表现。在日常行动上表现真理,要做到著衣吃饭都是“至理之流行”。
中国哲人在方法上更极注重道德的修养,以涵养为致知之道。庄子说:“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所谓真人即是无好恶爱憎之情感,忘生死善恶之区别的人。必有真人的修养,才能有真知。荀子说:“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必有“虚一而静”的修养,然后能知道。宋儒张载说:“穷神知化,乃养盛所致,非思勉之能强;故崇德而外,君子未或致知也。”崇德乃致知之途径,中国哲人,都以为欲求真知,须有一种特殊的修养。穷究宇宙人生的真际,要先在德行实践上作工夫。
以此,中国哲学中有许多名词与理论,都有其实践的意义;离开实践,便无意义,想了解其意义,必须在实践上作工夫,在生活上用心体察。
要之,中国哲学乃以生活实践为基础,为归宿,行是知之始,亦是知之终,研究的目的在行,研究的方法亦在行。过去中国之所谓学,本不专指知识的研究,而实亦兼指身心的修养。所谓学,是兼赅知行的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哲学之特色》)
材料二:
“知”是意识的活动。“行”是生理的活动。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这两种活动同时产生或同时发动,在时间上,知行不能分先后,两者同时发动,同时静止。用“同时发动”来解释“合一”,乃系西方近代著名的哲学家斯宾诺莎,他说:“身体之主动与被动的次序,与心之主动与被动是同时发动的。”
在合一体中,应当辨别主从,主从关系的区别当以逻辑上的知与行的本质来定。很显然,知为主,行为从。
知是行的本质,行是知的表现。行若不以知作主宰,为本质,不能表示知的意义,则行为失其所以为人的行为的本质,而成为纯物理的运动。因为纯物理的运动就是不表现任何思想方面、知识方面的意义的。故行为之所以超出纯机械的物理运动,而取得有意识的行为的资格,就因为它能够与知合一,服从知的指导,表示知的意义。知是不可见的,知籍行为而表现其自身。吾人一方面可以自内反省,而知自己之知或自己之思,一方面可以籍观察他人表现在外之行为,而知他人之知或知他人之思。知是有意义的、有目的的,行是传达或表现此意义或目的之工具或媒介。
“知”永远决定行为,故为主。“行”永远为知所决定,故为从。人之行不行,人之能行不能行,为知所决定。盖人决不能做他所绝对不知之事。人之行为所取的方向,所采的方法,亦为知所决定。行为效率的高低,行为之坚定笃实否,为知识之颖敏深澈精到否所决定。被动之行为,为被动之知所决定。错误的行为,为错误的知所决定。道德行为、艺术创造、学术研究的行为为道德、艺术、学术的知所决定。这就是说,知为行之内在的推动原因,知较行有逻辑的在先性。
“知”永远是目的,是被追求的主要目标,“行”永远是工具,是附从的、追求的过程,任何人的活动都是一个求知的活动。科学家种种实验观察、旅行调查的行为,是求知“是什么”的历程。哲学家种种推论、分析、批评、怀疑的活动,乃是求知“为什么”的努力。道德家的知识是关于“应做什么”的知识;道德家的行为是为“应做什么”的理想,或价值之知所指导所鼓舞而产生的行为。其他如军事家、政治家、工程师等,表面上好像以作战胜利、改革政治、开发自然等实际行为为主要目标,而以知识为附从的手段。其实深一层观察,任何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工程师,他们最后的目的仍是求知,他们整个的生活仍是求知的生活,不过他们所求的知识,主要的乃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罢了。没有“怎么做”的知识,他们一件事也做不出来。他们事业上伟大的建树,乃是他们学问上伟大知识的表现。无论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情形下,他的行为永远是他的知识的功能。
(摘编自贺嶙《知行合一新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不同于西洋哲学,主张思想学说与生活实践融成一片,以生活行动为依归,知行合一。
B.中国哲人没有好恶爱憎的情感,忘记了生死善恶的区别,是因为他们注重在德行实践上作功夫,在生活上用心体察。
C.斯宾诺莎对“知行合一”的认识不同于张岱年,他认为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两种活动同时产生或同时发动。
D.贺麟认为知是行的内在推动原因,知较行有逻辑的在先性。“知”决定行为,故为主;“行”为知所决定,故为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哲人从行出发探求知,最后又归于行,将知在行上加以验证,行是知之始,亦是知之终,认为“知行合一”重在“行”。
B.物理的运动不表现任何思想、知识方面的意义。行为之所以有意识是因为它能够与知合一,服从知的指导,表示知的意义。
C.“知”永远决定行为,“行”永远为知所决定,人的行为取向都是由“知”决定的,所以道德决定艺术创造、学术研究的行为。
D.军事家、工程师以作战胜利、开发自然等实际行为为主要目标,由此看出“知”只是被动迫求的,“行”永远是他们知识的功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张岱年“知行合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以美其身。
C.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D.入道莫如敬,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中国古代典籍中有“广大高明不离乎日用”的表述。请结合材料,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抉择
林语堂
战争开始之时,木兰正和全家在牯岭避暑。
阿眉现在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女,在南京一所教会中学念书。阿通已经大学毕业,正在上海附近政府电信局的无线电台做事。他请了六个礼拜的假,随家到牯岭
时局越来越紧张,中国将来的命运如何?或沦为日本的保护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或抗战建国,使中国成为一个自由团结独立的国家。
在七月十七号,政府终于向全国广播抗战到底的国策。
阿通说:“我愿去前线。”
木兰喊道:“什么?”她的脸突然沉下来。
“妈,怎么?您不恨日本吗?”
木兰看着荪亚,默不作声,荪亚也一言不发
阿通又问:“您不赞成?现在国家需要人人奋斗哇。”
但是木兰却走开了,依然没说话。又经过一个钟头,她也一句话没说。她失去了心情的平静。她突然的感觉,就犹如战争来临时普天下的父母的感觉一样。战争已经来到门前,为什么过去她没想到呢?中国现在向她来有所索取,索取她的儿子,
她和丈夫商量这件事。一个钟头之后,她和荪亚把阿通叫去,有话和他说。
她问:“你已经决定去打仗了吗?”
阿通回答说:“我若不去,我受教育有什么用?妈,我不了解您的意思。”
“你不能了解……我只是问你是不是已经决定。”
阿通说:“是,我已经决定。”
木兰心里在挣扎交战,她眼中流出泪来。她说:“阿通,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
说着哭起来,
荪亚说:“儿子,你现在年轻,你不懂父母的心……”木兰喊道:“我宁愿自己死,不愿看见你死。我受不了.”他父亲又说:“阿通,你听着。你妈和我已经商量过。国家若需要你,你必须要去,可是你要知道,在我和你妈这方面忍受的牺牲比你的牺牲要大。我们并不是阻拦你。你也要为家里想一想。”
阿通说:“国若亡了,家还有什么用?”
阿通两手很紧张地攥住椅子的两臂,他说:“爸爸,妈,我知道您两位老人家难过……可是我不得不去。”
木兰脸上流着眼泪,抬头看了看儿子,她说:“好,去吧!”
到九月一号,情势十分危急,孙亚和木兰决定把阿后接回杭州来,情势若再坏,就欲归不得了。
他们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接到阿通的一封信:
父母大人尊前,敬禀者,儿已从军。念及国若不存,家有何用?若为人子者皆念父母儿女之私情,中国将如何与日本作战?折勿悬念。不驱倭寇于东海,誓不归来
儿阿通
木兰看完信愣住了。儿子已经从军,她内心有种震动,但是何处从军,在何部队?为何不先告知父母?一丝担优迫使地越发急于往上海一行,也许阿通正在上海某处作战,亦未可知。他们到了上海但是那些日子在上海,并不太平、轰炸机天天在头上飞。空中机关枪的扫射常常打在街上和屋顶上爆炸之声,昼夜可闻。最坏的是,追难的男,女,孩于,由闸北涌来,在大街上踟蹰犹豫而无所归。
前途如何,茫然不可知,她现在已经觉得自己是个无儿之母,也开始了解陈三的母亲等儿子回家的心情,望子归来似乎永远是母亲生活之中的一部分。
现在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到了秋天,但她又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生活的意义,也感觉到青春的力量正在阿通身上勃然兴起。
荪亚发现她的面容已经改变,虽然有点儿伤感,有点儿衰老,但却显得总爱多了,她已经不再对死亡恐惧,也不再担心自己的遭遇,不再担心自己的利害。
不久,他们看到军队的卡车,上面载的是中国兵,高举着手向这些难民欢呼。如洪波巨浪起伏相续的欢呼声,向他们涌近,又由巨大的峭壁将声音传回。他们是开赴前线的部队。
军队的卡车近了,士兵戴着钢盔在车上站得威风凛凛,向老百姓招手。士兵得到民众的欢迎,开始唱出军歌,那军歌的重复句子是:
上战场
为家为国去打仗
山河不重光
誓不回家乡
木兰的眼泪开始往下掉,这时她四周每个人都参加了震耳欲聋的欢呼。歌声渐渐在远处变小,站在道旁的群众的欢呼声也渐渐淹没了那远处的歌声。很多人还在欢呼,有些人在流泪。
木兰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快乐感,一种光荣感,她想那是必然无疑的,她的激动为从前所未有。这种激动,只有个人融进伟大的运动中,才会感觉得到,她感觉到自己的国家,以前从来没有感觉得这么清楚,这么真实;她感觉到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的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她更感觉到一个民族,其耐心,其力量,其深厚的耐心,其雄伟的力量,就如同万里长城一样,也像万里长城之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
木兰所见的外在的光景改变了,她的内心也改变了,因为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她也迈步加入了群众,站在群众里她的位子上。
(节选自《京华烟云》,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木兰和荪亚之所以开始不同意阿通从军打仗,是因为他们首先是站在父母角度来考虑孩子的生命安全,这是人之常情。
B.文章插入阿通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具体内容,将阿通忠勇爱国、牺牲自我、勇于斗争的精神展现出来,非常具有真实感。
C.小说中的军歌,凸显抗日军人誓死保卫国家的精神,使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看出作者林语堂作为爱国者的胸怀。
D.文章写到木兰看完儿子阿通的信后“愣住了”,一方面展现了她得知儿子参军的震撼,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写,描述了一个小家庭在大背景之下的抉择与成长,展现了国难当头之际国人的团结与爱国精神。
B.小说通过信件的巧妙安排,虚实结合,以实写虚,详略得当,和前文阿通想要去参军这一想法相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C.本文由点到面,由写木兰一家在抗日时期的状况到写所有的抗战军民的抗战热情,增强了小说的张力,使小说更具感染力。
D.小说人物形象立体,木兰开始不同意儿子上前线,后来忍痛同意,经过了艰难的抉择,塑造了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母亲形象。
8.衬托是创作中常见的手法,它既可用类似的事物正衬,也可用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反衬。请从文本中各找一例加以简析。(4分)
9.请结合文本,筒析小说标题“抉择”的丰富意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3分)
10.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永保无疆之休 休:喜庆,福禄 直走咸阳 走:通达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恤:怜悯 二川溶溶 溶溶:河水盛大的样子
B.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牧:养 承天景命 景:大
乐盘游 盘:环绕 弘兹九德 弘:光大
C.举先王之政 举:推举 以膏泽斯民 膏泽:施加恩泽
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特:只,仅仅 冀君实或见恕也 见:被
D.辟邪说,难任人 难:排斥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
始速祸焉 速:招致 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劫:胁迫,挟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袁盎字丝,其父楚人也,徙安陵。高后时,盎为吕禄舍人。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盎进曰:“丞相何如人也?”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本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诛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盎曰:“吾与汝兄善,今儿乃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就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请室,诸公莫敢为言,唯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谈以数幸,常害盎,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谏盎曰:“君众辱之,后虽恶君,上不复信。”于是上朝东宫赵谈骖乘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之余共载于是上笑,下赵谈。谈泣下车。
上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盎揽辔。上曰:“将军怯邪?”盎言曰:“臣闻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不侥幸。今陛下骑六飞,驰不测山,有如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奈高庙太后何?”上乃止。
洛阳剧孟尝过盎,盎善待之。安陵富人有谓盎曰:“吾闻剧孟博徒,将军何自通之?”盎曰:“剧孟虽博徒,然母死,客送丧车千余乘,此亦有迁人者,且缓急人所有。夫一旦叩门,不以亲为解,不以在亡为辞,天下所望者,独季心、剧孟。”诸公闻之,皆多盎。
(节选自《汉书·袁盎晁错传》,有剧改)
【注】绛侯:周勃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上朝东宫/赵谈骖乘/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之余共载/
B.于是上朝东宫/赵谈骖乘/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之余共载/
C.于是上朝/东宫赵谈骖乘/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之余共载/
D.于是上朝/东宫赵谈骖乘/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之余共载/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尉: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B.崩:古代把皇族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皇族死,常称“崩”。
C.请室:囚禁有罪的官吏的牢狱,也作“清室”,指清洗罪过之室。
D.骖乘:陪乘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称车右或骖乘。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帝对待绛侯非常恭敬,群臣朝觐退朝后,经常亲自目送他下朝。袁盎进谏,指出了绛侯只是功臣而不是国家重臣。
B.袁盎为人正直。绛侯得势时,袁盎力谏皇帝不能失去君臣的礼节;绛侯失势时,唯有袁盎义无反顾,申明绛侯无罪。
C.文帝在霸陵想要纵马奔驰下山,袁盎直言劝谏,认为明主不该冒险,否则对不起高祖太后。文帝听从了建议放弃了打算。
D.袁盎不因剧孟地位低微而轻视他,他认为剧孟有超过众人的地方。皇族公卿听闻了都效仿,因此多了很多袁盎这样的人。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弗取也。(4分)
(2)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4分)
15.袁盎为什么认定绛侯只是国家的功臣而不是社稷臣?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白 鹰
杜甫
雪飞玉立尽清秋,不惜奇毛恣远游。
在野只教心力破,于人何事网罗求?
一生自猎知无敌,百中争能耻下鞲注。
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穴莫深忧。
注:鞲(gōu)鹰,指调教于臂鞲之上的鹰;鞲,皮制袖套。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的画面描绘极富立体感,在清秋时节,如雪似玉的白鹰傲立雄视,姿意远飞,身姿矫健。
B.颔联中运用反问,写白鹰神奇而灵异,竭尽心力争破猎人的罗网,表达对猎人行为的强烈不满。
C.颈联写白鹰天下无敌,百战百胜,不甘任人驱使,既表现了它外在的勇猛又表现了它内在的桀骜。
D.尾联运用典故,写白鹰遨游九天,使大鹏望而退避、野兔深藏不出的雄姿,笔调高扬,意味深远。
17.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说说诗人是如何借白鹰寄托心志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反问句“ ”说明了能善始善终的人很少的原因;他指出“ ”,如果看不起别人,那么亲骨肉也会成为路人。
(2)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斥责秦的统治者对百姓亳无限度地搜刮,自己却挥霍无度的句子是
“ , 。”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用“ ”一句,总括评价登楼远眺之景;想过往,六朝已成流水,观眼前,“ ”,不禁产生惆怅之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名著阅读(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题。
革命先辈们挺身而出的担当、前赴后继的奋斗,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反而经过岁月的淬炼 ,照亮后来人前行的道路。不久前,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青年为主要原型讲述建党历史的电视剧《觉醒年代》收荻不少好评。剧中,100多年前的绝望与希望、衰老与新生、传统与现代徐徐展开;剧外,当代青年认为,这些伟大人物不是书本上的名字,而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龄人。他们为寻找一条救国救民道路 、不畏艰险的决心,深深感召着年轻一代,“信念”“使命”“做有为青年”成为观众评论的高频词。
年少多壮志,青春应许国,百年前, 的青年救亡图存,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神州大地。在今日,重温年轻共产党人 的奋斗历程,是为了让当代青年领悟自己的使命责任、感知信仰的坚不可摧、坚定奋斗的决心信心。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天辟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这是历史的传承,也是家国的呼唤,更应是当代青年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闪闪发光 披荆斩棘 才华横溢 感人肺腑
B.熠熠生辉 上下求索 风华正茂 荡气回肠
C.熠熠生辉 披荆斩棘 风华正茂 感人肺腑
D.闪闪发光 上下求索 才华横溢 荡气回肠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代青年而言,这些伟大人物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名字,而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龄人。
B.当代青年而言,这些伟大人物不仅是书本上的名字,而且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龄人。
C.于当代青年而言,这些伟大人物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名字,而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龄人。
D.于当代青年而言,这些伟大人物不仅是书本上的名字,而且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同龄人。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题。
21.在下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祭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 ① ,就会在网上留下痕迹。无论是社交媒体上的照片、视频等个人信息,还是浏览的新闻、网页,或是对某个话题发来的感想,都会被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变成“数字脚印”,这些“数字脚印”常会被网络平台收集进行商业利用。
浩如烟海的网络痕迹关系到用户个人隐私, ② ?
对此,网络安全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应对网络平台收集与利用网络痕迹予以规范,对信息做必要的脱敏、加密等技术处理,对用户网络痕迹妥善保护。尤其要注意,③ 。一家平台分析到用户关注某项商品或服务,在资源共享下许多平台都掌握了该偏好,纷纷给用户推销商品或服务,用户轻则被“精准”骚扰,重则遭遇诈骗、勒索等恶性事件。可见,网络平台掌管着网络痕迹安全的钥匙,必须强化其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责任。
(三)名著阅读(本题共1小题,5分)
22.所谓“闲笔”,是指叙事文学作品中在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闲笔”近乎旁逸于正题之外,而且也不过一细节甚至一句话,看似可有可无,实则烘云托月,蕴藏真意。鲁迅《呐喊》里的作品有很多“闲笔”,且蕴藏深意。请结合作品指出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的一例“闲笔”,并简述其作用,120字左右。(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应该坚守初心。还有人认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类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