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二试题库 > 期中考 >

福建省莆田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尽管儒家和经学在汉代盛行,“成人伦,助教化”“惩恶扬善”被规定为从文学到绘画的广大艺术领域的现实功利职责,但汉代艺术的特点却恰恰是,它并没有受这种儒家狭隘的功利信条的束缚。刚好相反,它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的形象画面,极有气魄地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有意或无意地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作为人的有机或非有机的躯体而表现着的。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这才是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
    首先,你看那神仙世界,那里没有苦难的呻吟,而是愉快的渴望,是对生前死后都有永恒幸福的祈求。神仙世界不是与现实苦难相对峙的难及的彼岸,而是好像就存在于与现实人间相距不远的此岸之中。也由于此,人神杂处,人首蛇身(伏羲、女娲的形象) ,豹尾虎齿(《山海经》中的西王母形象)的原始神话与真实的历史故事、现实人物之纷然一堂,同时并在,就并不奇怪。汉代艺术中的神仙不再具有在现实中的威吓权势,而带着更浓厚的主观愿望的色彩。它不是如原始艺术请神灵来主宰、统治、支配人间,而是人们要到天上去参与和分享神的快乐。人间生活的兴趣不但没有因向往神仙世界而零落凋谢,相反,是更为生意盎然、生机蓬勃,使天上也充满人间的乐趣,使这个神的世界也那么稚气天真。它不是神对人的征服,而是人对神的征服。神在这里还没有作为异己的对象和力量,而是人及人间生活的直接伸延。
    其次,与向往神仙相交织并列的,是对现实世间的津津玩味和充分肯定。它一方面通过宣扬儒家教义和历史故事——表彰孝子、义士、圣君、贤相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更通过对世俗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多种描绘表现出来。如果说,神仙幻想是主体,那么它们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双翼。汉石刻中,历史故事非常之多。例如,“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管仲射桓公”“狗咬赵盾”“蔺相如完璧归赵”"高祖斩蛇” “鸿门宴” ,各种历史人物,从孔子到老莱子,从义士到烈女,从远古历史到近代人物……无不品类齐全,应有尽有。其中,激情性、戏剧性的行为,人物和场景(例如行刺),更是艺术家兴趣和意念所在。所以,尽管道德说教、儒学信条已浸入画廊,却仍然难以掩盖那股根柢深厚异常充沛的浪漫激情。
    黑格尔《美学》曾说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和细节——例如一些很普通的房间、器皿、人物等等各种场景和细节作那样津津玩味的精心描述,表现了荷兰人民对自己日常生活的热情和爱恋,对自己征服自然(海洋)的斗争的肯定和歌颂,因之在平凡中有伟大。汉代艺术对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许多异常一般的东西,反射出一种积极的对世间生活的全面关注和肯定。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其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汉代艺术中如此丰富众多的题材和对象,比起荷兰小画派来,它们的力量、气魄、价值和主题等艺术世界的规模要更为宏伟巨大。因为这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第一次得到高度集中统一的强盛奴隶帝国的繁荣时期的艺术。辽阔的现实图景、悠久的历史传统、邈远的神话幻想的结合,在一个琳琅满目、五色斑斓的形象系列中,强有力地表现了人对物质世界和自然对象的征服主题。这就是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
    (摘编自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有删改)
    材料二:
    从中国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汉代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一座高峰。
    刘汉王朝不仅是新生的充满活力的大型中央集权制国家,同时也是正处于上升阶段的雄心勃勃的地主阶级统治的时代,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汉中期以后的艺术作品,往往表现出一种昂扬向上、豪迈奔放、雄浑有力的气势。它们把远古传统的原始活力和野性充分地保存和延续下来,这一点不但表现在主题的庞杂上,而且也表现在运动、气势和古拙的艺术风格上。常任侠先生四十年代所作《重庆附近发现之汉代崖墓与石阙研究》一文,引法国人色伽兰论汉画:“汉朝为强健战斗生气活泼之皇朝,其艺术之特征亦同,即在造墓艺术之中,从未稍露死丧之意。其特征即在其威猛常用动物表现之。
    汉代大兽姑不论其种类如何,尽为长身之兽,胸大腰耸,筋力呈现,大致以牡类体状居多……各种兽畜,互相追逐,互相战斗,生动之状,虽在墓所亦然。”汉代的艺术作品风格朴素、雄浑奔放。构图上既能表达繁复而又富于韵律的巨幅画面,也善于处理某一主题所需的小型画幅。创作者经常抓取历史故事矛盾冲突的高潮,并且善于运用必要的景物以交待特定的环境,人物之间的呼应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出色。
    由画像石、画像砖以及瓦当等反映出的汉代艺术尽管粗重笨拙,却心胸开阔、气派雄沉,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那种庞杂的主题,是后代艺术难以企及的。
    (摘编自郭红梅《汉画像石、画像砖浅析》,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代艺术作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剔除艺术现实的功利职责,表现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
    B.现实人物走入神仙世界,神仙带着人的主观愿望,这使得汉代神仙世界充溢着人间气息。
    C.汉代艺术家将自己的兴趣和意念融入艺术创造中,使其艺术作品洋溢着鲜明的浪漫激情。
    D.汉代国势强盛,与十七世纪荷兰小画派相比,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世界的规模更宏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创造一旦掺入现实功利性,就会使之失去艺术世界的缤纷色彩,艺术世界难以表现人的意愿,就成为脱离人的世界的彼岸。
    B.在汉代创造的艺术中,神仙世界充满人间生活乐趣,人神杂处,神话与现实并存,从形象到兴趣堪称人以及人间生活的伸延。
    C.对儒家教义和历史故事进行艺术改造,让世俗生活和自然环境融入艺术的神仙世界,既符合贵族阶层的需要,又具有幻想色彩。
    D.艺术家因为怀有对世间生活的热情与肯定,必然能潜心观察普通的人、事、物,必然能创作出鸿篇巨制、平凡却伟大的艺术作品。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材料一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子虚赋》)
    B.“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孔雀东南飞》)
    C.“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心动苍穹。”(《董永卖身葬父》
    D.“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黄帝内经》)
    4.两则材料分别援引黑格尔与色伽兰的画论,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书房的窗子
    杨振声
    ①说也可怜,八年抗战归来,卧房都租不到一间,何言书房,更何从谈到书房的窗子!正因为没得,才想得厉害,我不但想到书房,连书房里每一角落,我都布置好了,今天又想到了我那书房的窗子。
    ②说起窗子,那真是人类穴居之后一点灵机的闪耀才发明了它,它给你清凤与明月,它给你晴日与碧空,它给你山光与水色,它给你安安静静地坐窗前,欣赏着宇宙的一切,一句话,它打通你与天然的界限。
    ③但窗子的功用,虽是到处一样,而窗子的方向,却有各人的嗜好不同。陆放翁的“一窗晴日写黄庭”,大概指的是南窗。我不反对南窗的光朗与健康,特别在北方的冬天,南窗放进满屋的晴日,你随便拿一本书坐在窗下取暖,书页上的诗句全浸润在金色的光浪中,你书桌旁若有一盆蜡梅那就更好,蜡梅在阳光的照耀下荡漾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上,如漆墨画,天知道,那是一种清居的享受。
    ④东窗的初红里迎着朝暾,你起来开了格扇,放进一屋的清新,朝气洗涤了昨宵一梦的荒唐,使人精神清振,与宇宙万物一体更新。假设你窗外有一株古梅或是海棠,你可以看“朝日红妆”;有海,你可以看“海日生残夜”;一无所有,你还可以看朝霞的艳红;再不然,看想象中的邺宫,“晓日靓妆千骑女,白樱桃下紫纶巾”。
    ⑤“挂起西窗浪接天”这样的西窗,不独坡翁喜欢。我们谁都喜欢。然而西窗的风趣,正不止此,压山的红日徘徊于西窗之际,照出书房里一种透明的宁静。苍蝇的搓脚,微尘的轻游,都带些倦意了。人在一日的劳动后,带着微疲放下工作,舒适地坐下来吃一杯热茶,开窗西望,太阳已隐到山后了。田间小径上疏落地走着荷锄归来的农夫,隐约听到母牛哞哞地在唤着小犊同归。山色此时已由微红而深紫,而黝蓝。苍然暮色也渐渐笼上山脚的树林。西天上独有一缕镶着黄边的白云冉冉而行。
    ⑥然而我独喜欢北窗。那就全是光的问题了。
    ⑦说到光,我有一种偏向,就是不喜欢强烈的光而喜欢清淡的光,不喜欢敞开的光而喜欢隐约的光,不喜欢直接的光而喜欢反射的光,就拿日光来说罢,我不爱中午的骄阳,而爱“晨光之熹微”与落日的古红。纵使光度一样,也觉得一片平原的光海,总不及山阴水曲间光线的隐翳,或枝叶扶疏的树前下光波的流动,至于反光更比直光来得委婉。“残夜水明楼”,是那般的清虚可爱;而“明月照积雪”更使你感到满目清辉。至于拿月光与日光比,我当然更喜欢月光,在月光下,人是那般隐藏,天宇是那般的素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坠时”比之“枝头春意”更富深情与幽思;而“宿妆残粉未明天,每立昭阳花树边”也比“水晶帘下看梳头”更动人怜惜之情。
    ⑧这里不止是光度的问题,而且是光度影响了态度。强烈的光使我们一切看得清楚,却不必使我们想得明透;使我们有行动的愉悦,却不必使我们有沉思的因缘;使我们像春草一般向外发展,却不能使我们像夜合一般向内收敛。强光太使我们与外物接近了,留不得一分想象的距离。强烈的光与一切强有力的东西一样,它压迫我们的个性。
    ⑨以此,我便爱上了北窗。南窗的光强,而不必说;就是东窗和西窗也不如北窗。北窗放进的光是那般清淡而隐约,反射而不直接。说到返光,当然便到了“窗子以外”了,我不敢想象窗外有什么明湖或青山的返光,那太奢望了,我只希望北窗外有一带古老的粉墙。最低限度地要老到透出点微黄的色;假如可能,古墙上生几片清翠的石斑。这墙不要去窗太近,大近则逼窄,使人心狭;也不要太远,太远便不成为窗子屏风;去窗一丈五尺左右便好。如此古墙上的光辉返射在窗下的桌上,润泽而淡白,不带一分逼人的霸气。这种清光绝不会侵凌你的幽静,也不会扰乱你的运思。它与清晨太阳未出以前的天光,及太阳初下、夕露未溢时湖面上的水光同是一样的清幽。
    ⑩假如,你嫌这样的光太朴素了些,那你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疏竹。有风,你可以欣赏它婆娑的舞容;有月,你可以欣赏窗。上迷离的竹影;有雨,它给你平添一番清凄;有雷,那素洁,那清劲,确是你清寂中的佳友。即使无月无风,无雨无雪,红日半墙,竹荫微动,掩映于你书桌上的清晖,泛出一片清翠,几纹波痕,那般的生动而空灵,你书桌上满写着清新的诗句,你坐在那儿,纵使不读书也“要得”。
    (写于1946年9月15日,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作者抗战归来,既无卧室,更无书房,实属遗憾,这却促使作者摆脱现实的束缚,展开自由的联想和想象,谱写一支有关书房的畅想曲。
    B.本文写北窗之妙,将笔墨聚焦于一个特殊的角度——北窗的光影效应,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淡、素雅、隽永的诗境,体现了东方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格调。
    C.作者在想象中把书房的每一个角落都布置好了,他在北窗外设置了带古老的有石斑的粉墙,粉墙距离窗子适中,墙边还种植了一行疏竹。
    D.本文借书房的窗子,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创作环境和清幽恬静的生活方式的向往,抒发了作者对战争造成人们流离失所的批判之情。
    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说也可怜”开头引出全文的叙述运用有限视角,“我”作为亲历者,又是叙述者,使叙述真实可信。
    B.作者大量引用典故和古诗,扩大了文章的容量,表现了保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又使文章典雅精致文质兼美。
    C.本文的人称有点特别,大部分采用第一人称,而第④⑩段则用第二人称,既使文章亲切自然,又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D.本文以窗子为线索,作者开篇写窗子的功用,接着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使全文浑然一体。
    7.中国古代造园理论中,有通过窗子“框景”之说。本文第⑤段,作者“开窗西望”,一幅美丽的图画映人眼帘。画线的句子是如何描绘这幅画面的?(4分)
    8.本文信笔挥酒,姿态横生。文笔看似闲散,意脉却流畅完整。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课内文言文(本题共5小题,10分)
    9.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多谢后世人   (告诉、告诫)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文案、文件)
    B.大母过余曰   (经过 )            字而幼孩     (养育、养大)            
    C.始适还家门   (出嫁)             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记住)     
    D.形影相吊     (安慰)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希图、希望)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慈父见背                      府吏见丁宁
    B.余虽好修姱以为常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C.若不过焉则不及             故不我若也
    D.儿之成,则可待乎           仰观宇宙之大
    1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A.吾独穷困乎此时                  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C.自以为得其实                      D.与久卧病无聊
    1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不吾知其亦已兮                   B.其制稍异于前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D.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13.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驼业种树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      ③垣墙周庭
    ④审容膝之易安    ⑤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⑥当敛裳宵逝 
    ⑦名余曰正则兮    ⑧乐琴书以消忧        ⑨使人听此凋朱颜
    A.①⑧|②④⑦⑨|③|⑤|⑥         B.①⑧|②④⑨|③|⑤|⑥|⑦
    C.①⑧|②④⑨|③⑦|⑤|⑥         D.①⑧|②④⑨|③⑤|⑥|⑦
    (二)课外文言文(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桓荣字春卿,沛郡龙亢人也。少学长安,习《欧阳尚书》,事博士九江朱普。贫窭无资,常客佣以自给,精力不倦,十五年不窥家园。至王莽篡位乃归。
    建武十九年,年六十余,始辟大司徒府。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及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世祖从容问汤本师为谁,汤对曰:“事沛国桓荣。”帝即召荣,令说《尚书》,甚善之。拜为议郎,赐钱十万,入使授太子。每朝会,辄令荣于公卿前敷奏经书,帝称善,曰:“得生几晚!”会欧阳博士缺,帝欲用荣,荣叩头让曰:“臣经术浅薄,不如同门生郎中彭闳,扬州从事皋弘。”帝曰:“俞①,往,女谐。”因拜荣为博士,引闳、弘为议郎。
    车驾幸大学,会诸博士论难于前。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藉,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后荣入会庭中,诏赐奇果,受者皆怀之,荣独举手捧之以拜,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以是愈见敬厚,常令止宿太子宫。
    二十八年,大会百官,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承望上意,皆言太子舅执金吾原鹿侯阴识可。博士张佚正色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称善,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而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十年,拜为太常。显宗即位,尊以师礼,甚见亲重,拜二子为郎。荣每疾病,帝辄遣使者存问,太官、太医相望于道。荣卒,帝亲自变服,临丧送葬,赐冢茔于首山之阳。
    (节选自《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
    【注】①俞:叹词,表示允许。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B.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C.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D.时/显宗始立/为皇太子选求明经/乃擢荣弟子豫章何汤为虎贲中郎将/以《尚书》授太子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以记言为主。
    B.朝会:古代称臣见君为朝,君见臣为会,合称朝会,分大朝和常朝两种。
    C.太常:官名,位列九卿之首,主管祭祀社稷、宗庙和朝会、丧葬等礼仪。
    D.阳:古代称呼“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反之“山南水北”为阴。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桓荣家境贫寒,刻苦自励。桓荣很小就到长安求学,学习古学;因家境困厄,常给人做佣人养活自己,在外十五年,直到王莽篡权才回到故乡。
    B.桓荣通晓经籍,深受器重。世祖召见桓荣,授官议郎,入宫教授太子;每次朝会,让桓荣在公卿面前讲述经书;任用他做博士以补空缺。
    C.桓荣熟谙古事,被委以重任。皇帝为太子选拔太傅、少傅的时候,在博士张佚的力荐下,桓荣因熟习古事,被选为少傅,并得到丰厚的赏赐。
    D.桓荣被待以师礼,深受尊崇。显宗继位后,拜桓荣的儿子为郎;每次生病,皇上就派使者慰问,派太医诊治;死后,皇帝亲自为他送葬。
    1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8分)
    (1)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
    (2)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8~19题。
    醉蓬莱•重九上君猷①
    苏轼
    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②,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③,物华依旧。
    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栽双柳。来岁今朝,为我西顾,醉羽觞江口。会与州人,饮公遗爱④,一江醇酎⑤。
    【注】①君猷:黄州知州。苏轼被贬到黄州后,受徐君猷多方关照。徐君猷即将离开黄州赴湖南作知州。②无事:苏轼曾写徐君猷“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终日无事。”③落帽:指宴饮。④遗爱,留下的恩惠,《左传昭公二十年》“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⑤醇酎:醇厚老酒。
    18.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将离任赴湘的徐太守的赠别词,开篇以“笑”字领起,自嘲劳苦 的生活如一场梦,贬居三年成为他乡的游子。
    B.“赖有”笔锋一转,值得庆幸的是“我”本是一个“多情”的人,喜欢饮酒又无所事事。
    C.“摇落霜风”写出了秋天草木凋零的特点,一个“霜”字突出了风之寒,“霜风”又直接表达了词人悲凉的心境。
    D.重阳向来是文人骚客宴游聚会、醉饮酬唱的最佳时节,词中“登高”“落帽”“紫菊茱萸”等突出了节日氛围。
    19.苏轼在本词序言中写到“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词”。苏轼是如何抒写对徐君猷的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菩萨蛮》中成功运用反衬手法表现人物寂寞空虚和孤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写行人用手可摘星的夸张写法写出山峰之高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中表现李密家里家外都无人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去来兮辞》中表达归心似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古籍保护,有着接续历史、传承文脉的重要功能,包含介质保护和内容保护两个层次。对于前者,最好的办法就是___________并将其置于合适的存藏环境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翻阅触动。而后者则要求将文献上的内容有效利用好,传播好,真正发挥出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籍,是全社会的共同课题。保护好古籍文献,不能只靠缩微技术“___________”,(             )。对古籍进行数字化转化,可以方便更广大的读者群体进行检索阅读;影印出版,有助于让古籍走向更多读者,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不同方式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才能兼顾古籍的传承性保护、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长久地保存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籍既是文物,也是珍贵的不可再生文献资料,不仅诉说着过去,也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小小胶片,不过方寸大小,却可以记录古圣先贤的智慧,传承源远流长的文脉。得益于缩微技术、数字技术等广泛应用,如今越来越多古籍文献“寿命”更长、“人气”更旺。面向未来,推动更多古籍文献“活起来”、火起来,定能让珍贵文献___________,为全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___________。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复原             单枪匹马             代代相传             营养
    B.修复             单枪匹马             薪火相传             滋养
    C.修复             单打独斗             代代相传             滋养
    D.复原             单打独斗             薪火相传             营养
    2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更需要与古籍数字化和影印出版等携手并进。
    B.还需要与古籍数字化和影印出版等携手并进。
    C.更需要与影印出版和古籍数字化等携手并进。
    D.还需要与影印出版和古籍数字化等携手并进。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不同方式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才能兼顾古籍的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长久地保存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B.不同方式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才能兼顾古籍的传承性保护、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长久地保存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C.“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不同方式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才能兼顾古籍的传承性保护、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长久地保存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
    D.不同方式相互配合、协同发力,才能兼顾古籍的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长久地保存好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5题。
    近几年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  ①   。虽然如此,但是如何科学地减,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有些人觉得,减盐很简单,炒菜时少放一勺盐就可以了。这一想法很片面。在饮食上,科学“减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要做到厨房里科学用盐。可以在厨房准备一把限盐勺,根据家庭成员年龄及身体的具体情况而制定每天的盐摄入量。其次,要对味精、酱料等调味品多加注意。  ②   ,显性盐就是日常生活中的烹调用盐,隐性盐包括酱油、酱类等调味品和饼干、咸菜等高盐食品。再次,除了摄入的盐要控制外,  ③   。饮食中要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这些食物含钠元素较少,水分也多,对排盐有一定帮助。为了彻底排盐,吃盐较多的人需要多运动、多喝水,通过汗液、尿液把身体内多余的钠离子排出,进一步清理人体的内环境。
    24.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①                                                                          
    ②                                                                         
    ③                                                                         
    25.请依据上文科学减盐的措施,为社区“健康生活”宣传栏从三个角度拟写宣传语,每条宣传语不超过15个字。(2分)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信念(节选)
    罗洛
    信念是一株树/一株坚强的高山柏
    在险峻的群峰中/高山柏站在崖层上
    长年不息的风/像无数发怒的雄狮
    向它奔袭而来/高山柏站立着
    不弯腰,不屈膝/它的带着绿叶的树梢向上扬起
    在它头上/是祖国的蓝天
    在它脚下/是祖国的崖层
    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崖层深处
    读了上面的诗歌,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