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级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29 互联网 admin 参加讨论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级第一次段考
语文答案及说明
1.C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从始至终都充满叙述与抒情的交融”错误。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故选C。
2.B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B项,“《红楼梦》中‘情’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错误,原文材料二最后“……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可知是“或许”,是可能,而不是肯定。故选B。
3.D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项,“《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B项,“《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项,“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错误,这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故选D。
4.①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②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③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④对主要人物(特定人物)、关键情节(特定人物)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⑤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综合运用又能自如转换。(每点1分,答出4点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整合能力。解答本题应从材料一入手,理解文中的主要观点,抓住重点语句,整合成符合题干的表述。
5.①论证方法多样,有例证法、喻证法、引证法、对证法等。引用了鲁迅、刘鹗等人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事例,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论证更有说服力。②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③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运用比喻、对比、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用通俗平易的语句,表达并论证观点,化难为易,通俗易懂。(每点3分,任答2点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从材料二入手,把握文章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从论证思路、论证角度、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方面思考。
6.C
7.C
【解析】惛:不明事理,糊涂
8. D
【解析】判:决定,确定;速:招致(A两句都正确;B申:申戒,告诫;C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9. D
【解析】D介词,用(A.介词,于;形容词尾,“……的样子” B.同“盍”,何、怎么;同“盍”,何不 C.连词,至于;代词,你们)
10. A
【解析】A介词,给、替(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C.疑问代词,怎么;疑问代词,为什么 D.介词,对;介词,和,同)
11. D
【解析】D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A.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B.刑,名词作动词,处罚 C.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2. D
【解析】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13.A
【解析】A省略句(其余均为被动句)
14.B
【解析】B主谓倒装;陈述句(A.宾语前置。C. 判断句。D.状语后置。)
15.B.
【解析】B指人格卑下的人(A.童子:古义,少年,未成年的男子;今义:儿童。C.天理:古义,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D.于是:古义,到这一步;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16. C.
【解析】③犹在:还在。⑤无罪:没有犯罪。⑦不扶:不搀扶。(①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②有事:古义,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④婚姻:古义,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⑥智力: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⑧所以: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17.B.
【解析】①“戮”同“勠” ②“莫”同“暮” ③“涂”同“涂”⑦“暴”同“曝”
18.B
【解析】《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19.(1)难道大王调动军队,使军士臣下受到伤害,和诸侯结怨,这样以后(才)从心里感到痛快吗?
(抑,难道;兴、危均为使动用法,危的使动用法一定要译出来,使……受到伤害;构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快,形容词作动词,感到痛快。以上每点1分。)
(2)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因,依靠、凭借;所与,名词性所字结构,同盟者;知,通“智”,明智;判断句。以上每点1分。)
(3)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凶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厉害。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满足;弥、愈:越、更加;补充省略内容。以上每点1分。)
20.B
【解析】“世”是“世人”之意,作主语,“当今之时”,现在这个时候,句中作时间状语,所以“时”“世”中间断开,排除A、C两项。“吾甚不取”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吾”主语,所以“伤生”和“吾”中间要断开,排除D项。
本句的意思是:如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
21.D
【解析】D项,“认为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同汉文帝相比较”错误;根据原文“孝景皇帝……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意思是“孝景皇帝……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孝景皇帝认为文帝比古代帝王做得都好。由“太史公曰……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可知,司马迁只是肯定了文帝的德政,没有将文帝跟古代帝王进行比较。
22.B
【解析】B项,“这里指脱去朝服”错误;根据语境“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意思是“诏令天下官吏和百姓,从令到之日算起,服丧三日……三日后,恢复人们的正常生活,婚庆娱乐,饮酒吃肉,概不禁止。”可知,“释服”为除去丧服之意。
23.(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要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或怎么用得着建造高台呢)!
(“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判断句式;奉,继承之意;“何以……为”,怎么用得着……呢,要(拿、用)……做(干)什么呢,为什么……呢;“台”,名词活用作动词,建造高台。每点1分,句意1分。)
(2)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
(“除”,动词,废除;“长老”,老年人;“孤独”,幼而无父为孤,老而无子为独;“群生”,众生,指百姓。每点1分,句意1分。)
24.B
【解析】“王安石则认为项羽自杀是唯一的选择”错误,属于主观臆断,王安石不认可杜牧“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并不能判定他认为项羽自杀是唯一的选择。
25. ①《题乌江亭》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讽刺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宣扬了要不怕失败的精神。
②《乌江亭》根据楚汉相争事实,对项羽不可能卷土重来的结局(或“中原一败势难回”)进行理性判断,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变幻莫测的道理。
③《夏日绝句》借古讽今,借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批评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但求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每点2分,思想感情1分,解析1分,能答到“手法”或能结合原文分析都可得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题乌江亭》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不期”这一普通常识,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忠言,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乌江亭》开篇“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就以史实扣题,针对项羽的失败直接指出“势难回”。楚霸王的转折点在“鸿门宴”,没能杀成刘邦,到“垓下之围”时已经面临着众叛亲离的境地。而细数项羽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因素恐怕就是他的刚愎自用了吧。所以文章“壮士哀”就隐含着这样的信息,那时的项羽已经失去人心,天时、地利、人和中,人和是最重要的因素,而项羽已经失去,要挽回大业是十分艰难,概率也是很低的。“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句中明确地表示,即使项羽真的重返江东,江东子弟也不会再替他卖命的。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夏日绝句》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26.答案:(1)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2)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每空1分,满分6分)
27.B
【解析】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就在学术意义上涵盖了中国文化的全部内容”缺少主语,从句意上分析,应将“一说起”删去,让“经史子集”作其主语;二是语序不当,应是先说“中国传统文化可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再讨论“经史子集”的意义。分析题目中的四个选项,只有B项全部修改正确。
28.C
【解析】“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擎天之柱”:古代传说中支撑上天的柱子,现在指能控制局面或在危难中能转危为安的人。语境强调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界中的地位,故应选“中流砥柱”。“栩栩如生”:形容非常逼真,像活的一样。“生生不息”: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语境中强调中国文化的生命力旺盛,故应选“生生不息”。“富丽堂皇”:多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或场面盛大、豪华,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高耸入云”: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峻挺拔。语境中强调国学这座文化大厦的高峻坚实,并没有富丽华美之意,故应选“高耸入云”。“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语境中说的是中国文化这座殿堂高大漂亮,故应选“美轮美奂”。
29.D
【解析】根据括号后的句子“为这座大厦开了一扇扇的门窗”“使得空气流通、阳光照耀”,那么括号内句子的句末强调“密不透风、缺乏生机”与后文语意更连贯,据此排除C项。从上下文的意思来看,此处先肯定钢筋水泥建起了大厦,然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表述上存在转折关系,据此排除A项。对比BD两项,D项,以“钢筋水泥”作主语,和前文衔接联系更紧密。
30.略
参考译文:
孝文皇帝,是高祖的排行中间的儿子。孝文帝从代国来(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若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放开法禁来便利民众。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露(高)台,召来工匠作预算,造价要值上百斤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继承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露台干什么呢?”文帝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对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长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帏帐不准绣彩色花纹,以此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做出榜样。(文帝规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金属做装饰,不修高大的墓冢,就是要节省,不要烦扰百姓。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而文帝却把尉佗的兄弟召来,(加官进爵)使他们显贵,用恩德回报他们,尉佗于是取消了帝号,向汉朝称臣。汉与匈奴相约和亲,匈奴却背约入侵劫掠,而文帝只命令边塞戒备防守,不发兵深入匈奴境内,不愿意给百姓带来烦恼和痛苦。吴王刘濞谎称有病不来朝见,文帝就趁此机会赐给他木几和手杖(以表示关怀他年纪大,可以免去进京朝觐之礼)。群臣中如袁盎等人进言说事,虽然直率尖锐,而文帝总是(宽容)采纳这些意见。大臣中如张武等人接受别人贿赂的金钱,事情被发觉,文帝就从皇宫仓库中取出金钱赐给他们,用这种办法使他们内心羞愧,而不把他们下交给执法官史处理。文帝专心致力于用恩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礼义兴盛。
后元七年六月己亥日,文帝在未央宫逝世。留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萌芽生长,最终没有不死的。死是世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归宿,有什么值得过分悲哀呢!当今世人都喜欢活着而不乐意死,死了人还要厚葬,以致破尽家产;加重服丧以致损害身体。我认为很不可取。况且我生前没有什么德行,没有给百姓什么帮助;现在死了,又让人们加重服丧长期哭吊,遭受严寒酷暑的折磨,使天下的父子为我悲哀,天下的老幼心灵受到损害,减少饮食,中断对鬼神的祭祀,其结果是加重了我的无德,我怎么向天下人交代呢!我有幸得以保护宗庙,凭着我这渺小之身依托在天下诸侯之上,至今已二十多年。依靠的是天地的神灵,社稷的福气,才使得国内安宁,没有战乱。我不聪敏,时常担心行为有过错,使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蒙受羞辱;岁月长久了,总是担心不能维持始终。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将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我死之后,诏令天下官吏和百姓,从令到之日算起,服丧三日就可以除去丧服。三日后,恢复人们的正常生活,婚庆娱乐,饮酒吃肉,概不禁止。孝景皇帝元年十月,下诏给御史:“孝文皇帝治理天下,开放了关卡桥梁,处处畅通无阻,边远地区也是一样;废除了诽谤有罪的法令,取消肉刑,赏赐老人,收养抚恤少无父母和老而无子的贫苦人,以此来养育天下众生;他杜绝各种嗜好,不受臣下进献的贡品,不求一己之私利;处治罪犯不株连家属,不诛罚无罪之人。废除宫刑,放出后宫美人,对使人断绝后代的事看得很重。我不聪敏,不能认识孝文皇帝的一切。这些都是古代帝王做不到的,而孝文皇帝亲自实行了。他的功德显赫,比得上天地;恩惠广施,遍及四海,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太史公说:孔子曾说,“治理国家必须经过三十年才能实现仁政。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除刑杀了”。这话真是千真万确!汉朝建立,到孝文皇帝已经历了四十多年,德政达到了鼎盛的时期。(孝文帝)已非常谨慎地开始更改历法、服色和进行封禅了,由于他的(谨慎)谦让,(改制)至今尚未完成。哎,这难道不就是仁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