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语文 > 高一试题库 > 月考 >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2)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试卷
高一  语文必修上
    一、基础知识
    1.B(2分)【解析】A项,各奔东西(bèn),蠕动(rú);C项,卓zhuó尔不群,随大溜(liù)。D项,一哄而散(hòng), 山川相缪(liáo)
    2.D(2分)【解析】D项,限:门槛或像门槛一样。
    3.C(2分)【解析】①名词做状语,②④⑧⑨⑩为名词做动词,③形容词意动用法,⑤形容词用做名词,⑥动词使动用法(使……起舞),⑦名词的意动用法。
    4.D(2分)【解析】①被动句,②⑥状语后置句,③⑤⑦判断句,④⑨宾语前置句,⑧省略句。
    5.B(2分)【解析】B项“阴”与“阳”解释刚好相反,山南水北为阳。
    6.D(2分)【解析】D项 固,简陋、鄙陋,这里是寒酸的意思
    7.D(2分)【解析】D项“直接宣泄诗人对土地的无限感慨之情”的分析是错误的。诗人对旧社会的农民怀有同情之心,但他在写诗时力求把自己的感情隐藏在所描绘的意象后面,不作直接的抒发和宣泄。
    8.D(2分)【解析】D项“觉新也催觉民开门让巫师进房捉鬼”错误。觉新是催觉慧让巫师进房捉鬼,而不是觉民。当时觉慧紧闭房门,不让巫师进入,并痛骂陈姨太和众人请来巫师闹得鸡犬不宁。
    二、现代文阅读
    (一)散文阅读
    9.B(3分)【解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不是“因为没有林妹妹聪明”,而是年龄、环境、心境等不同带来的认知差异。
    10.(4分)①光鲜洁净,赏心悦目,有无穷生机;②是孩子的“玩伴”;③妈妈做的荷叶粥让作者念念不忘。(一点2分,任答2点即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题时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梳理结构,再寻找目标语段,圈定筛选范围,最后提取要点组织语言表述。从第④中“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从第⑤中“最快乐的自然还是孩子”等相关描述和第⑥中的描述,可以看出喜爱之情。
    11.(6分)【答案】①描写的时间不同:选文是阳光下的荷塘,朱文是月下荷塘;②描写的对象不同,选文是一幅夏日新荷图,重点写了蛙、鱼等动态景物,更有人的活动;朱文描绘的是一幅月夜荷塘图,主要是荷花、荷叶等静态景物;③营造的意境不同,选文意境明丽,充满生机;朱文意境朦胧而静谧;④寄托的情感不同,选文情感是快乐、欢喜;朱文是淡淡的喜悦。(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本题,先枝理本文写荷的内容,再回顾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内容。然后对比分析作答,从题干看,比较的重点是“描写的景物”,景物描写的异同比较,可以从景物本身特点、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等角度作答,就本趙而言。两文描写的景物都是荷叶、荷塘,它们的不同,可从时间、地点、荷的特点、意境氛围、景中隐含的感情等方面比较。本文实写荷是在第④⑤两段,写的是夏日的新荷,重点写了荷塘中的动物。如蜻蜓、豆娘、青蛙、鱼等,还写了孩子在荷塘中的活动。从作者的描写看,本文的荷塘明快、欢乐,生机勃勃,蕴含着作者的快乐、喜爱之情。
    (二)小说阅读
    12.C(3分)【解析】C项,“从而揭示出人们对人生无常的哀痛”分析错误。司机只知“我”老伴住院,而不知其病重危及到生命,因此“对人生无常的哀痛”语意过重。
    13.(4分)①渲染寒冷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伤感心情。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气寒冷,而老伴重病,“我”心情沉重,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的内心哀伤。
    ②用寒冷的气候突出、反衬流浪汉、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老板娘等人热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每点2分,作用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
    14.(6分)①“我”为老伴的病情担忧,为了安慰老伴,寻找老伴喜欢吃的菜,而老伴最后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等,体现了夫妻之间相濡以沫、为对方着想的深情。②流浪汉在大街上用小铁桶涮“火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我”陌不相识,叫“我”一起过年,告诉我小饭馆的位置,还祝“我”老伴早日康复。体现了以苦为乐、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精神。
    ③小饭馆老板娘及厨师给流浪汉佐料,对待“我”很热情,价格与平时一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体现了待人善良、服务热情、生意公道、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④出租车司机开导大娘,还不收其车费,送大娘进车站口后才走,体现了为人热心,救助危难的道德品质。(每点2分,答出品质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任意答出3点给6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15.A(3分)【解析】A项 ①绝:动词,断绝。
    16.D(3分)【解析】原句标点为: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
    17.B(3分)【解析】B项中“当时的读书人也多有这方面才能”有错。
    18.(8分)
    (1)白居易不避被诛杀的危险,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一定奏报给您的原因,是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非说话轻率。(4分。“所以”、“酬”、“拔擢”、“被诛杀”被动句翻译出来,各要点各1分)
    (2) 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4分,磴:台阶、几:几乎、既:已经、烛:照;四个关键词各1分)
    参考译文: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开朗。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的一篇文章,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看了白居易的文章,顾况不由得到门口以礼相迎,说:“我以为这样的文章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遇见了你。”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都有讽谏之意,能针砭时俗之弊,补救政务的缺陷,因而读书人都很赞赏他,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话,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任命他为左拾遗。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献绢,为魏徵子孙赎买住宅,白居易谏奏道:“魏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曾赐宫殿建筑用材给他修成正宅,与诸官的宅第大不相同,子孙典押,钱并不多,自然可由公家为他赎买,而让李师道掠此美名,此事的确不合适。”宪宗认为很正确。
    王承宗反叛,皇上命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中十有七八上奏劝止。白居易面谏皇上,情辞十分急切。皇上很不高兴,对李绎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提拔他才有这样的声名地位,他却对朕无礼,朕确实难以忍受。”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不避被诛杀的危险,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一定奏报给您的原因,是为报答陛下对他的大力提拔,并非说话轻率。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止白居易讲话”皇上说:“你说的对。”从此白居易的意见多被采纳。
    元和六年四月,白居易遭逢母亲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鄄。元和九年冬天,重新进入朝廷,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官职,元和十年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疏论说他的冤屈,请求抓紧捕贼来一雪国耻。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主管这一事务的人正厌恶白居易为此事上谏,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江表刺史,追发诏令授任江州司马。元和十三年冬天,白居易被召回京师,授予司门员外郎。凡是朝廷内关涉文字的职务,白居易无不首当其选,然而大多被排斥,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当时天子荒淫纵欲不遵礼法,执政官不胜其任,治政失策,河朔再次发生动乱。白居易屡次上疏论说此事,天子不能采纳,于是他请求离京任职。七月,授予杭州刺史。大中元年,白居易去世,时年七十六岁。 
    (二)古诗文阅读
    19.C(3分)【解析】“可见诗人此时的心情极为轻松愉悦”表述错误。“轻香酒暂随”一句明写酒杯酒香只是暂时在自己手里,实则暗寓自己只是暂居云安,行踪仍旧漂泊不定。此乃触眼前之景而生的情,这情是漂泊伤感之情,并非轻松愉悦之情。
    20.(6分)①为时光消逝而感伤。“旧摘人频异”一句写去年摘菊登高之人,今已迥异,今人摘花登高,转眼也会成旧。时光消逝,令人伤感。
    ②为自己的四处漂泊而伤心。“轻香酒暂随”一句,写今日虽有清香之酒,不过暂时随我,明日明年又不知在何处,饮何人之酒,漂泊伤感之情由此可见。
    ③因思念家乡而伤心。重九登高,朋友相聚甚欢,而自己却不能与家人团聚,思乡之情顿生。
    ④为各地战火不息、民不聊生而伤心。杜甫登上云安高处,远眺四处群山,想到国家处于战火之中,百姓遭受苦难,不禁伤感落泪。(每点2分,其中要点1分,分析1分。任意答出3点给满分)
    【解析】阅读诗歌可知,“泪”为全诗的诗眼,要理解其意蕴,就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本诗主要写的是郑十八陪诸公喝酒的事情。标题中的“九日”为九月初九重阳节,古人有登高望远怀乡念亲的习俗。诗人此时正远离家乡。逢此住节,“泪”中自然有自伤漂泊之感。“旧摘人频异”中“人”指诸公,这一句写的是诗人所想,即菊荡盈枝,来此来摘菊花的人已经变了,年年不同,今亦不同,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的伤感;“轻香酒暂随”,诗人触景生情,以酒香之暂随,写自己的不定,漂泊伤感之情又涌上心头。“万国肯戎马”是诗人登高后联想到国家正处于战火之中,不禁感时忧国。据此分条表述即可。
    【诗意】天气冷了,所有的花都枯萎了,只有菊花在独自开放。想起过去采花的人数不胜数,多次变换,酒杯酒香只是暂时在自己手里。时至重阳,在这偏远的地方,人们开始穿上无絮的夹衣,登高远眺,看到周围山势险峻。国家遭受战乱,生灵涂炭,诸公酒酣纵歌之际,我却热泪盈眶。
    (三)名句名篇默写
    21.(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分)
    (2)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2分)
    (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2分)
    (4)凌万顷之茫然  万类霜天竞自由(2分)
    (5)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鹃啼血猿哀鸣(2分)
    四、语言文字应用
    22.选B(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知识。王稚登的诗歌题目为《立冬》,诗意为“等到秋风吹尽旧院的树叶树茎的时候,秋天也就尽了,也就该到冬天了。树叶黄了,枫叶红了的时候,我还客居他乡。夜里一盏青灯伴我,还有窗外那半轮不盈的秋月,今晚比昨晚还寒冷。”秋去了,冬来了,叶落尽,人客居,孤寂唯有禅月相伴,因而对季节变化感触颇多。
    23.选C(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休戚相关”和“息息相关”都有“彼此关系非常密切”的意思,但“休戚相关”含有同甘共苦、厉害一致的意思,适用面比较窄,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人、集团、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息息相关”没有这个意思。“息息相关”适用的对象比较广泛,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所以这里用“息息相关”。
    “孕育”本意是使哺乳动物得以在体内孕育其后代。也指事物衍生和发展。“养育”有时专指对年幼者的抚育教养,有时也指供给生活所需或提供教育指导,使生存、成长。这里“24节气”是天地四时衍生划分出来的,故用“孕育”。
    “运转自如”指活动不受阻碍,运动得非常熟练自然。“来去自如”指进入某个地方或者出来没有阻挡,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里从前面的“迎来送往”和横线词语修饰的“秩序”可知这里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在秩序范围内活动有序运转,没有阻碍。所以用“运转自如”。
    “打破”和“冲破”两个词都有突破限制的意思,“打破”更多的指使用物件受到突然或猛烈的一击而出现缺口或裂为碎片或几部分。“冲破”主要指用用较长时间实现某种突破。这里主语指“风”,用“冲破”更合适。
    24.选B(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①句中描绘出一幅和暖的春风吹来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屠苏酒的热闹情景,用“探问之风”,其实是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对新年到来的喜悦;②句是春雨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落下,悄无声息地滋润大地万物,体现“爱抚”;③句中的“绿”有吹绿之意,呈现出动态之美;④句抒发了戍边士兵的怀乡之情,扣住了“思念”。
    25.选A(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是比喻,把“白雪”比作“写满春汛的素笺”;把“草地”比作“春潮萌生的家园”。A.比喻,把“我的寂寞”比作“一条蛇”。B.反复和通感,两句“道一声珍重”是反复;“道一声珍重”是听觉,“甜蜜”是味觉,“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听觉和味觉相通,属于通感。C.拟人,“树”拟人化,“穿了红的衣裳”“嫁”。D.比拟和顶真,青牛“咀嚼岁月”是比拟;“慢慢地咀嚼碧绿的岁月”“岁月在牛嘴里发出响声”,“岁月”是上一个句子的最后一个词语,是下一个句子的第一个词语,属于顶真。
    26.第②处,将“这是”与“更是”后面的内容互换;第④处,将“凝结”改为“汇聚”。(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线句有两处语病。第②处,“这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更是一种巧妙的组合”语序不当,“是”与“更是”表示递进关系;第④处,“凝结成一条浩荡的生命长河”属于动宾搭配不当,改为“汇聚成一条浩荡的生命长河”
    五、作文
    27.【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属于命题作文。“当时”,不是“现在”和“以后”,是指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人和事情,或曾经拥有过的美好事物——它可以是记忆深处的,也可以是刚刚过去的记忆犹在的。在特定的情境下,触发了我们敏感的弦,让心儿为之震颤。
    “寻常”,就是“平常”。是指追忆的人、事、物、情、理,都是与我们的日子密不可分的,它可以是一句话、一种声音、一个腔调;可以是一个物品、一处亮景、一次邂逅:可以是一个或几个拥有共性的画面、细节、场景。这些曾经的温馨、温暖、温情,很多,很平淡。多到当时只道是寻常,没有感触、没有印象、没有体悟。
    “当时只道是寻常”,因为拥有的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琐事,拥有时,等闲视之;失去或过往后,就会想起无限的“好”。“只道”,既是一种陈述往事的平淡,又是一种常见真情的慨叹,也是一种生命哲思的顿悟。陈述的是平常事情中蕴藏的真实情愫,慨叹的是当时的懵懂与迷糊,顿悟的是而今的领略——真情、真思与真谛。在写作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运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思考、提炼作文的主题,写出一篇实实在在、情真意切的文章。
    【参考例文】
    当时只道是寻常
    轻轻捧于手心,静静感受从指尖传至心底的温热。小喝一口,让满嘴的香甜直蔓延至全身,袅袅的清香,带着自然最本质的气息在空气中播洒。那一刻,时光流转,一切又似乎回到从前,那些寻常的早餐,那一碗碗寻常的糁儿粥。
    一个寒冷的早晨,当太阳还蜷缩在被窝中未能展露笑颜时,大地似乎还在沉睡。浓郁的清香便在室内温润地传播开来。揉着惺轻的双眼,匆匆离了舒软的被窝,寻找着那份清香,开始又一天新的旅程。几乎是无论寒暑,早晨醒来,洗漱完毕,已有一碗热乎乎还散发着腾腾热气的糁儿粥放在桌前,旁边放了几碟小菜,便成了美好一天最甜美的开端。
    捧住青瓷花碗,让那一点温热从手心手指柔柔地传至心田,宛若一缕和煦的春阳,暖暖地唤醒沉睡了一夜的心之万物。蒸腾的清香携来股股源自五谷本质的气息,散落于清冷的空气中,诠释出世间永恒的温暖。“快喝啊,待会儿就要上学了。”奶奶轻声催促着,将刚刚煮熟的粥用棉布盖好,留着爷爷起床后再一起吃。我笑笑,小喝一口,满口的香甜从口间直传遍全身,暖了身,也暖了心。
    那一碗寻常的粥,成了心里最暖的期盼,那一刻,只道是寻常的瞬间,却成了未来日子里最美丽的怀念。
    奶奶开心地笑,对于她来说,每天给自家孙子煮上一碗热腾腾香气缭绕的粥似乎成了她人生最值得回味的点缀。袅袅清香在眼前盘旋缠绕,一切似乎仍是如此美丽。奶奶恬适的笑,苍老的面容上恍惚多了些自然的活力。哦,那也只是一种寻常,只是自然的眼睛未曾捕捉到那一直存在的一份活力罢了。当时,只是静静地望着,却忘却了、忽略了一份温情、一种动容……
    岁月总像无情的流水,从指间淌过,便不再回到最初的模样。奶奶老了,我亦不再是那个守望在桌旁的孩童。温糯的粥早已被柔软的面包和一杯白得似乎不含丁点杂质的牛奶所替代,却再找不到那份交递于心的温暖与匆匆。亦曾去早餐店专门点上一碗粥,可喧烦的世界里,却再找不到那份特殊的香与美。粥亦依旧,当时的人儿却已不是,当时的味道也再寻觅不到。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的词里亦有如此细腻的感慨。于我而言,一碗寻常的粥,却品出不同的美。那么,世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时以为是极其平淡寻常的人与事,只有在岁月的几番流转后,才能感受到它们独特的美丽与珍贵,然后却再难以拥有。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梦掠过,心间只剩一缕暖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