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网-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部编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电子课本资料下载-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人教网-高中试卷网题库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高中历史 > 综合辅导 >

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考点预测: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1年高考历史还未上考场,资深历史老师给大家带来最后的考点预测,希望能帮到大家。下面是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考点预测: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考前看一遍,考到不丢分。
    【热点点击】
    【2020中国GDP首超100万亿元,中国经济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初步核算,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84255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553977亿元,增长2.1%。我国GDP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知识衔接】
    一、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中国梦”
    1.“中国梦”的主旨:“振兴中华”
    孙中山在1894年兴中会成立章程中首次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
    2.“中国梦”的“两个百年”历程
    (1)从1840年到1949年:找到复兴之路,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2)从1949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完成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国梦”的“两重任务”
    “两重任务”指实现民族复兴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中国梦”的启示
    “中国梦”是一个长期奋斗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建党和新中国成立是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国家独立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国梦”实现的精神动力。
    二、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运动
    1.新中国的工业化运动和“一五”计划建设
    (1)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有计划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3)结果: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大都超额完成。
    (4)意义:“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1978年后的社会主义改革和经济建设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党和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经济体制改革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城市: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
    ①20世纪80年代,先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②1990年中央政府作出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
    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①1992年“南方谈话”奠基: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
    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④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发展的特征
    1.政治上
    (1)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了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律化。
    (2)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2.经济上
    (1)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
    (2)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为主向市场经济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3)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地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外交上
    (1)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2)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4.思想上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5.科技教育上
    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事业等逐渐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教育全面发展。
    
    【对点训练】
    1.(2020·全国Ⅰ卷高考·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解析】材料“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改变了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管理,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故选D项;1992年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改革的目标,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排除A项;材料做法有利于解决政企职责不分的弊端,但没有体现出已经解决,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没有体现出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排除C项。
    【答案】D
    2.(2020·江苏卷·12)建国初期,一位老大爷谈到种痘运动说:“现在的国家真好,共产党毛主席处处关心我们,从解放后,没听说哪个地方闹天花,也看不见有麻子的孩子啦。我家的四个孩子,要是在过去请‘花先生’栽‘花',顶少也得一石来粮。”这则材料作为例证,可用来说明()
    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
    B.新中国获得民众政治认同
    C.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
    D.卫生防疫体系的全面建立
    【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民众对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击天花等疫病所取得的成果十分认同,这从侧面反映出新中国获得了民众的政治认同,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大改造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与民主政治无关,排除C项;“全面建立”不符合建国初期的史实,排除D项。
    
    4(2021·河北张家口一模·9)1955年8月,国务院在总结两年来统购统销的经验的基础上,又发布了《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其中规定:城镇“居民口粮、工商行业用粮和牲畜饲料用粮,均按核定的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这一政策()
    A.调整了国民经济基本结构
    B.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C.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D.使农村和城市联系加强
    【答案】C
    【解析】1955年正处于我国实行一五计划的时期,当时的统购统销扩大到粮食在市镇的规定,要求按照核定的数量供应城镇需要,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工业化战略,故选C项;题干仅仅提到对粮食在市镇的按量分配问题,并没有改变工农业的比例问题,所以不是调整了国民经济的基本结构,排除A项;我国建国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在1952年底已经完成,B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提到的是国家把农村生产的粮食在市镇进行按计划分配的做法,并没有加强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排除D项。
    5.(2021·“皖赣联考”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考试·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肯定了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要求公有制企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这表明我国()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已全面出现
    C.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变化
    D.农村的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发展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肯定了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要求公有制企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可知对农村经济和公有制企业的政策改变,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出现了变化,故选C项;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新局面刚刚出现,排除B项;材料中提及农村和城市发展,排除D项。
    声明: (责任编辑:admin)